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國家級創意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頭企業和文化產品。在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隨之凸顯。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急需通過轉型升級的方式來實現發展模式的完善和優化。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遍地開花。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勢頭強勁,至2017年底已有超過2000個文化產業園建成,還有近萬個正在籌建或直接更名的產業園區。但在繁榮景象的背后,問題同樣凸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大部分存在著園區功能定位不清、產業同構明顯、服務平臺不完備、高端創意人才匱乏和產業鏈不完整等不足。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升級方向
目前,國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以新建和擴展作為主要的發展模式。盡管目前創意產業暴露出了各種問題,但從整個國際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創意產業仍有廣闊前景,其轉型或升級的方向有:(1)從文化創意產業化集聚的方式,轉變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地方經濟之間相結合的方式;(2)從傳統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變為信息化的智慧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創辦者,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園區向著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方向進行轉變;(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抓住機遇,創新求變,使園區成為創新型園區。
三、創意產業園區未來發展趨勢
1、更加“泛在化”
在“新常態”下,轉型升級進入攻堅期,旅游業、工業、農業、商業,尤其是地產業的發展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形下,以文化創意為核心推動力,或者是借文化創意之名,進行融合式發展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
2、虛擬園區開始快速發展
在移動互聯概念的熱炒下,怎樣結合線下的實體園區,做好線上的虛擬園區運營,形成線下線上相互補充、互相促進之勢,成為很多園區思考的問題。同時,一些門戶網站也在思考推出虛擬園區板塊,為園區和園區企業服務。
3、國際化探索涌現
2017年,隨著國家對對外文化交流和貿易的重視,我國的一些文化企業開始在美國、韓國等地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8年,在國家的重視和這些企業的帶動下,已經有更多的企業和園區探索在海外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貿易的平臺。
4、與金融合作更加深入
2017年,文化創意產業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實業資本也關注并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在目前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中,60%左右都配備有園區孵化器。2018年,文化創意產業園與金融的結合更加緊密,開發更多、更新的金融產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銀行和金融機構與園區之間將通過授信、融資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促進園區自身的規模化、品牌化、平臺化發展和建設;第二,給園區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支持,如知識產權融資服務,結算、網絡銀行、自助銀行、帳戶管理、POS消費等;第三,給文化創意的創新、創業者提供個人金融服務支持。通過這種深度的、全面的金融合作,可以更好地改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環境。
5、融合化發展加速
融合化發展是文創3.0時代的主要特征,這種融合趨勢還會得到加速。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融合來說,新的趨勢將出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6、眾籌園區出現
幾年前眾籌成為國內火熱的概念,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新方式,類似“團購模式”募集資金的眾籌模式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隨著國家對創新創業的鼓勵和扶持,面對互聯網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如何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將是今后社會思考的熱點,在這種背景下,眾籌園區將成為一種載體和形勢出現。
7、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生態體系建設
經過近十年來的發展,面對新進入者的挑戰和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面臨著管理和運營升級的難題和挑戰。在目前的環境和條件下,這些園區的最好出路在于:根據各個園區自身特點和自身資源情況,建設符合園區定位的產業生態,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和氛圍。
不管以上的趨勢是單個出現,還是組合出現在某個園區,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方向在于:建立創新的環境和氛圍,產生新的思想和產品,培育創新企業,用感性的園區,塑造情感的商業,回歸溫暖的人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