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我國需要不斷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中國的制造裝備才能走出國門,并在未來競爭中掌握主動。
長期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一直處在中低端市場行列競爭中,并且競爭還愈演愈烈,但在高端市場上卻一直表現不佳,長期受制于人。特別是像機床測量設備等關鍵機床附件的品質與國際先進產品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很多關鍵技術創新能力還在發展中。不過,筆者在研究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中發現:2018年將是中國裝備制造業踏入高端市場最好的契機。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里,中國裝備制造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制造裝備在我國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我國成為了世界裝備制造業的大國。這是改革開放中,中國制造裝備業取得成績,雖然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在很多核心技術上依然缺乏競爭,但是不可否認,中國裝備制造在與世界制造裝備強國之間的差距正不斷的縮小。中低端裝備制造業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高端裝備制造業市場在中國也在得到不斷的滲透,中國裝備制造業在高端市場中正不斷的崛起。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十三五”規劃中已經明確要加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從“中國制造”加速走上“中國智造”,并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而在“十三五”規劃實施的前兩年里,中國裝備也取得了很多亮眼的成績,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火箭發射升空,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的飛機C919的成功試飛," 復興號 " 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3D機床測頭的成功研發……
特別是在高端裝備制造業上的成績更值得期待,據《2017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年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了9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了15%,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2.3%,實現了又一次跨越式增長。其中,2016年我國數控機床銷售額為2732.3億元,同比增長7.69%,2017年首次超過3000億元,達到3060.3億元。目前中國的機械工業已經形成了擁有4萬多家企業、300多萬臺機床、900多萬在職職工的工業體系。
2018年還是中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十九大精神再次明確了《中國制造2025》,更加切實的為各大裝備制造業企業明確了“以提高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目標”,這也使得2018年成為了中國裝備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市場的大好契機。在這一契機中,中國裝備制造業必將迎來新的突破。
當然了,在2018年如此諸多利好的契機下,中國裝備制造業還需要看清形勢、順應趨勢、發揮優勢,尋求突破發展,同時還要堅定信心、決心,保持耐心,積極推動自主創新,并不斷完善制度,實施人才戰略,優化行業環境,找準重點、難點、關鍵點,中國裝備制造業才能真正把握發展契機,快速踏入高端市場,掌握未來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