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日本_成人在线视屏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成人精品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_日本wwwcom

 
 
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行業新聞

新鄉市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 (2018-2020年)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18-04-03  點擊:2203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河南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7-2020)的通知》和《中共新鄉市委新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關于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新鄉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競爭力,特制定本行動計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河南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7-2020)的通知》(豫政辦〔2017〕114號)和《中共新鄉市委新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關于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新發〔2017〕21號),加快新鄉市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競爭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產業現狀和面臨形勢
  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居新鄉市4大主導產業之首。經過“十二五”以來的快速發展,新鄉市的裝備制造業是省裝備制造業4大產業聚集區之一,也是新鄉市規模最大的工業行業。新鄉市裝備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包含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工電氣、黑色金屬冶煉與延壓、汽車零部件5大類。其中起重機械、汽車零部件、振動機械、過濾分離設備等特色裝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并呈現集聚、集群發展態勢。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34.33億元(不含長垣),同比增長7.1%。然而,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總體上大而不強,高端供給短缺、中低端供給過剩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創新能力弱、資源消耗大、智能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缺乏、品牌影響力不強等短板凸顯,制約了裝備制造業整體素質的提升。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興起,裝備制造業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從全球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加速融合使裝備制造業的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價值構成、商業模式等發生了顯著變化,裝備制造業總體呈現出產品技術高端化、制造服務一體化、產業組織集群化、市場競爭國際化的態勢。從國內看,一方面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快速興起創造了巨大的裝備市場需求,需求結構重點轉向高端裝備、智能裝備、綠色裝備等,裝備制造業駛入新一輪發展的快車道,另一方面全國各地圍繞裝備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的競爭日趨激烈,紛紛以創新搶占發展高地和市場空間。新鄉市裝備制造業正處于跨越發展的難得“風口”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必須以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為動力,以創新引領裝備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構筑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的競爭新優勢。
 
       (二)基本思路
  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方向,按照“創新驅動、智能轉型、高端引領、基礎支撐”的思路,全面推進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結構升級、創新升級、制造升級、品牌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裝備,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精品品牌,推動起重機械、汽車零部件、振動篩分機械、過濾與分離器等4個優勢產業跨越提升,領軍全國;航空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現代農機等4個新興產業趕超突破,邁入省內第一方陣,實現裝備制造業結構轉型、動能轉換、方式轉變。
 
       (三)發展目標
  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起重機械、汽車零部件、振動機械、過濾分離器優勢產業,培育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新興產業,建成中原地區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實現由裝備制造大市向裝備制造強市的轉變。到2020年,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0%。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以上,規模以上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力爭達到1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知名品牌數量明顯增加。力爭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0家,其中國家級3家;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家。
  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取得明顯進展。力爭新增2家企業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專項或試點示范項目。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裝備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河南省領先水平。
  綠色制造水平顯著提高。綠色制造技術在重點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用能效率和資源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大幅提升,先進適用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及裝備基本普及。
  優勢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不斷壯大。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傳統裝備產業集群優勢更加凸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7個,其中3個達到200億元。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企業3-5家,超百億企業2-3家。
 
  三、重點領域
  基于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基礎和潛力,未來要積極推進高端裝備產業培育和傳統裝備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加快培育航空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現代農機等4大高端裝備產業,改造提升起重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振動機械、過濾與分離器等4大優勢裝備產業。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突破口,培育新的增長點,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新鄉市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河南裝備制造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一)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
       1.航空裝備。航空機載設備。大力發展飛機環境控制、液壓操縱、燃油系統等流體壓力與流量控制裝置、流體污染測試與控制裝置等航空機載設備,鞏固軍用航空機載設備市場,積極拓展民用航空機載設備市場。以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依托,鞏固軍用航空機載設備市場,積極開拓和發展民用航空機載設備。拓展航空裝備產業發展深度和廣度,構建航空關聯產業等各領域良性互動發展格局,打造軍民融合的創新型平臺,做優航空零部件系統級產品,做強做大做精部件級產品的系列化、集成化。將新鄉市建設成為中原經濟區知名的航空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重點推動新航集團航空關鍵零部件數字化車間、平原航空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大飛機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高性能復合過濾材料、中航聯創創新平臺等項目建設。
  無人機。積極發展軍用無人靶機系列產品,提升無人機導航、通訊、飛行控制、監測與數據鏈、感知與規避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安全性和保障性水平。以河南中兵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融航電軍民融合孵化基地為依托,加快無人機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先期重點落實加強無人靶機系列產品研制生產,積極擴大無人靶機產品市場占有率。推進無人機產品系列化,擴大產業規模,逐步向民用無人機市場拓展。進一步加強與防空兵指揮學院以及國內外無人機科研院所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大力引進人才,構建產學研用創新機制,打造河南省重要的無人機研究基地。重點推動中兵重工無人機制造及研發中心等項目建設。
  通用飛機及配套產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瞄準國內外知名通用航空企業,大力引進公務機及小型支線飛機、直升機等通用飛機整機制造項目。積極對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通用航空產業實驗區,著力引進通航零部件生產企業,大力發展機身部件、機場裝備、內飾配套及其他零部件等制造項目。2.智能制造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大力發展軸承套圈和滾動體數控裝備,鼓勵和支持實施智能化改造,自主研發和完善多軸控制伺服驅動技術、觸摸式人機交互界面技術、適應控制技術、主動在線測量技術、綜合誤差補償技術,積極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水平,提高數控裝備的開放性和聯網管理性能。依托新鄉日升數控、臺灣欣竑科技、新鄉市億威數控等優勢企業,將新鄉打造成專用數控機床生產基地。重點推進新鄉日升智能軸承磨床及滾動體磨床制造產業化項目、臺灣欣竑科技電阻器及自動化數控機器設備生產項目等重點項目實施。
  工業機器人。加強與河南省機器人產業聯盟和省內外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合作,重點發展焊接、切割、噴涂、碼垛等工業機器人,力爭在機器人本體設計和制造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支持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發展,加快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依托新松機器人、河南勤工機器人、河南中譽鼎力智能裝備等優勢企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重點推進新松機器人產業園項目、河南中譽鼎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及礦山智能環保破碎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微特高精度伺服電機、河南勤工機器人有限公司年產300套車輛加工機器人工作站等重點項目建設。
       3D打印。依托河南3D打印研究院、新科智能打印、飛鴻科教設備等優勢企業,著力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構建從技術研究、裝備制造、材料制備到產品加工、技術服務等環節完備的產業體系。依托上海增材制造協會、西安交大盧秉恒院士等團隊的科研及資源優勢,組建河南3D打印產業技術聯盟、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鄉分中心等平臺,為用戶提供創新設計、產品優化、快速原型、模具開發等應用服務,促進3D打印技術的推廣應用。建立健全3D打印人才培養體系,依托新鄉學院3D打印學院,建立3D打印人才培訓基地。將新鄉打造成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3D打印產業基地。盾構機裝備。依托中鐵隧道股份新鄉機械制造公司、中鐵裝備集團隧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建設國內領先的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基地,重點發展硬巖掘進機、頂管機、矩型盾構機及刀具產品,研究大型矩形斷面地下工程綜合技術,應用于城市地下停車場、地鐵及地下城市綜合管廊等工程。重點實施中鐵隧道股份公司隧道施工設備制造及專用盾構(TBM)維修再制造基地項目、中鐵裝備集團TBM加工基地、新鄉市天和盾構機械有限公司盾構機生產線等項目。
       3.節能環保裝備。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技術突破與推廣應用相結合,圍繞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堅任務和節能降耗目標,強化標準約束和市場倒逼,加強節能環保裝備供給。重點研究“三廢”(廢水、廢氣、固體廢物)處理技術、鍋爐熱處理技術,重點發展垃圾智能分選裝備、污水污泥處理設備、土壤修復設備及節能工業爐等。依托威猛振動、豫飛重工、天利熱工、華洋銅業等優勢企業,打造新鄉節能環保裝備優勢產業集群。智能垃圾分選裝備。圍繞垃圾處理需求,支持威猛振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重點發展破碎篩分系統、渣土分離系統、磚混分離系統、輕物質分離系統、包漿剝離系統等建筑垃圾智能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成套裝備,以及生活垃圾自動分揀裝備、高端污水污泥處理成套裝備等,降低環境污染。重點推進威猛公司污水污泥處理再利用成套設備的研發與實驗、年產20套建筑垃圾處理再利用設備等重點項目。
  土壤固化與修復技術裝備。依托豫飛重工集團國家級土壤固化與修復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搶抓國家“土十條”出臺的市場機遇,重點攻克工業污染土壤修復關鍵技術,發展成套土壤修復裝備,盡快形成土壤修復整體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高效節能熱處理裝備。依托河南天利熱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熱處理工程研究中心,生產新型高效節能環保智能連續型工業爐。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熱處理技術和工藝水平。重點推進河南天利熱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熱處理裝備綠色設計平臺、新鄉市航欣銅業設備有限公司年產1000套H13高強合金軋輥生產線升級改造等重點項目。
  高效節能電機專用線。支持華洋銅業集團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專用線等高效節能電機配套項目,鼓勵企業生產設備升級,加強與國內外高效節能電機企業的聯系,融入電機企業配套體系。
  脫硫、脫硝等節能環保裝備。支持科隆石化裝備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適用于燃煤發電、熱電廠以及工業鍋爐的煙氣脫硫脫硝裝備,重點研發第三代脫硫、脫硝等節能環保裝備,提高排放標準,減少工業排放。
       4.現代農機。重點突破農業機械數字化設計、可靠性與自動監測、智能信息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向高效智能、舒適便捷、節約可靠、復式功能、寬幅大型、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攻占高端農業機械市場。大力發展收獲打捆機、青貯飼料加工機、玉米仔粒割臺、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等高效收獲機械、農作物秸稈打捆機、農作物秸稈集儲運機械、熱泵糧食和果蔬烘干設備等。支持企業申請省級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進一步提高新鄉農業機械品牌的市場知名度。重點推進新鄉市和協飼料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年產4.8萬臺飼料設備、河南沃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年產2000臺4QZ-8型自走式青儲飼料收獲機等重點項目建設。
 
       (二)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
       1.起重機械。發展高端和新型起重機產品。建設高端專用起重機生產基地,加大與國際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積極引進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加快建成起重機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打造產學研用創新平臺。加快應用變壓變頻調速、故障自診、遠程監控、智能防擺和防撞、近場感應防碰撞等技術,實現產品輕量化、高端化、智能化、模塊化、大型化、專業化。加快通用橋、門式起重機輕量化升級換代,大力發展新型節能輕量化橋、門式起重機(歐式起重機)。滿足國防需要,開發高智能、高可靠性的新一代軍用橋門式起重機。進一步滿足下游行業特色需求,發展外裝式風電維護起重機、核級起重機、防塵防爆特種起重機、垃圾搬運起重機、航天發射塔用臂架式維修起重機等。大力發展吊鉤吊具、新型電動葫蘆等產品。重點推動衛華集團智能制造裝備項目、河南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起重機自動化生產項目、豫飛重工集團年產3萬噸大型工程設備生產線智能化改造等項目建設。
  支持企業轉型發展。鼓勵企業利用產能和技術向其他領域拓展,生產環保裝備、鋼結構、電力塔、通訊塔等產品,有效化解起重機械行業的產能過剩矛盾。鼓勵和支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提供設備現場維修、遠程檢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再制造服務等服務。構建全球性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進一步開拓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市場。重點推動河南東起集團風電塔筒及物流裝備、華友公司智能立體停車設備等項目建設。
       2.汽車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促進合資企業由單純合作生產向合作研發、生產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力度。支持優勢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大力發展離散型智能制造。支持和鼓勵企業應用輕量化、新能源技術,開發節能、環保新型產品,實現由傳統零部件制造向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制造升級。積極與鄭州等地區整車廠對接,鼓勵企業積極融入整車配套體系。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建設特色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汽車轉向器、濾清器、空調、制動器、齒輪等特色產品,以及排放后處理系統、自動泊車系統、輔助駕駛系統等新產品。重點推進豫北轉向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節能汽車轉向系統智能制造新模式、河南廣瑞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打磨車間、新鄉智慧裝備產業園、中威公司汽車懸掛系統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
  專用車。加快新鄉市專用車發展,堅持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鞏固提升專用車產業競爭優勢。推行智能化生產,建設柔性化生產線,在定制化模式下,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抓住專用車智能化、新能源、多功能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新品種,提高在運輸、醫療、環衛、公安、部隊等領域的專用車市場份額,打造新鄉市專用車知名品牌。重點開發用于運輸的冷藏保溫車、廂式運輸車、農產品加工和物流專用汽車、爆破器材運輸車。大力發展用于軍隊的軍用車、特種車等,把新鄉建成軍民結合的專用汽車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公路養護專用車,開發作業速度快、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積極擴大出口。積極發展適合城鎮化建設需要的小型電動環衛特種車輛、新型環保渣土車。重點推進高遠公司養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車輛智能化管理信息平臺等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產業向服務型方向轉變。以汽車后市場為發展契機,打造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集產品研發、生產、展示、服務和物流等為一體的汽車后市場服務區。
       3.振動機械。應用運用離散元法(DEM)、大剛度包容體設計、超靜定梁系結構組合等先進理念和手段,提升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重點開發節能環保復頻振動篩等高效率、高可靠性、低噪音、低能耗、大型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振動機械。加強新鄉振動機械工程研究中心和新鄉振動機械設備行業協會建設,依托骨干企業,聯合省內外科研機構,建設新鄉市振動機械協同創新中心,加強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支持企業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由產品制造商向集成供應商和系統服務商轉變。支持企業應用“互聯網+”等新模式,借助“一帶一路”開拓海外市場,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支持和鼓勵企業轉型,在振動機械技術基礎上,進入節能環保裝備等新領域,積極發展垃圾處理設備、污水污泥處理設備、固廢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設備、土壤修復專用設備等。重點推動河南威猛振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盾構機專用泥水處理系統的研發與實驗、新鄉市格林實業有限公司建設智能振動源生產線等重點項目建設。
       4.過濾與分離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環保、節能、多功能、模塊化、系統化、集成化、智能化過濾分離設備,著力提升設備的集成化、智能化、成套化水平,繼續保持在煤機、制冷等傳統工業過濾領域的領先地位。積極進入污水處理環保領域、風電和地熱水供熱等新能源領域,大力發展地下水過濾回灌裝備等先進產品。加強先進技術裝備示范推廣應用。重點推進新鄉市華航航空液壓設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套液壓附件生產線項目、新鄉市勝達過濾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核電用過濾裝備濾芯的研發及產業化技改項目、新鄉市德源石化裝備有限公司年產15萬塊濾材及3000臺套凈化設備等重點項目建設。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創新升級
  以提高技術水平為目標,培育創新引領性龍頭企業和研發機構,帶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整體跨越。
       1.培育創新引領型龍頭企業。在4個高端裝備產業及4個優勢產業領域選擇龍頭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重大科技專項承擔、高層次創新平臺建設、人才技術集聚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面提升創新能力;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壯大實力,打造裝備制造“航空母艦”,使其在轉型升級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2.建設創新引領型平臺和機構。在4個高端裝備產業及4個優勢產業領域加快布局省級創新平臺,爭創一批省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支持中國工程院、鄭州機械所、中機六院、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共建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加快籌建3D工程技術研究院、航空航天雙創中心、土壤修復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信委、財政局)
       3.培養引進創新引領型人才。依托“中原千人計劃”等平臺,加大高端裝備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加大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其團隊的引進力度;完善技術入股、股權激勵、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機制,提升裝備制造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深化產教融合,優化裝備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加大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培育一批裝備制造業知名企業家、知名技術專家、知名工匠。
 
       (二)推進制造升級
  以增強制造能力為目標,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協同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基礎制造,實現裝備制造能力的全面躍升。
       1.推進智能制造。實施智能制造示范應用工程。積極爭取國家各類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及時復制推廣其成熟經驗。連續4年每年滾動培育2個智能工廠、3個智能車間,推動10家裝備企業實施以“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為重點的智能化改造,推動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改造走在全省前列。
       2.發展綠色制造。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圍繞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應鏈等關鍵點,實施一批全工藝流程生產線的綠色化改造升級,實現綠色生產。推動機床、工程機械、機械零部件等行業開展再制造服務,鼓勵企業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再制造提供協同管理、資源管理和數據服務,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支持中鐵隧道設備有限公司建設盾構機檢修再制造生產基地。
       3.培育服務型制造。引導企業圍繞制造發展工業設計、品牌運作、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增值服務在價值鏈中的比重,通過整合產業資源、延伸產業鏈條,從以制造為主向“制造+服務”轉變,以銷售產品為主向銷售“產品+服務”轉變,實現從設備供應商向服務供應商的戰略轉型。每年滾動培育2個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推廣制造模式創新典型案例。
       4.提升基礎制造。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堅持“市場導向、需求牽引、協同創新、協同制造、優化提升”,針對技術基礎薄弱、制造能力滯后的短板,聯合優勢企業和科研院所分領域實施一攬子突破計劃,夯實制造基礎。重點實施盾構機刀具和微特高精度伺服電機、光伏電纜、微型鉆頭等項目,提升新鄉市裝備行業基礎制造能力。
 
      (三)推進品牌升級
  以“新鄉裝備、裝備全國”為目標,牢固樹立“以質取勝”理念,加強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建設,培育若干中國知名品牌企業,推出一批河南裝備精品,實現新鄉裝備品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
      1.發展高端裝備。實施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工程。依托國家和省重點工程,組織開 展重大技術裝備聯合體協同開發,突破產業技術瓶頸,開發一批技術水平先進、市場需求潛力大的高端裝備并實現產業化。對經國家、省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激勵。
       2.推進“機器換人”。開展數控機床、機器人產銷對接系列活動,改造提升傳統企業制造水平,帶動本土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產業發展,培育本地知名品牌。連續4年實施機器人“十百千”示范應用倍增工程,2017年在機械、汽車等10個重復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重點領域和10個特色裝備園區,推動15家企業規模化示范應用150臺以上機器人,力爭2020年機器人示范應用達到1000臺。
       3.加強市場推廣。支持企業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等國內外高水平展會,依托省內大型綜合展會平臺舉辦裝備專業展,提升新鄉裝備品牌整體影響力。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利用其重點工程和海內外渠道提高新鄉裝備的市場占有率。加強政府引導服務,定期舉辦裝備重點領域產銷對接活動,引導各類采購主體擴大對本省裝備的采購使用,以應用促質量提質、品牌提升。
       4.擴大國際合作。支持新航集團、衛華集團、中鐵裝備等有能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建設境外生產基地和工業園區,鼓勵國內相關產業入住園區,形成園區內裝備制造業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充分利用園區的多功能和影響力,建立資源與市場共享、風險共擔的“走出去”聯盟。以“一帶一路”對外承包工程、對外援助項目為突破口,以“工程+裝備+運營”方式,推動專用數控機床、盾構裝備、礦山裝備等優勢產品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提升新鄉裝備在海外的品牌影響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成立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參加的工作團隊,專職專責推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健全工作機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認真抓好落實。市政府每年組織對各地轉型升級進展情況進行考評,對各縣(市、區)政府、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督查。
 
       (二)加大政策激勵
  落實省支持轉型發展攻堅戰若干財政政策,統籌用好省、市級各類資金基金,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子基金。全面落實國家關于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進口、企業重組改制、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農機購機補貼以及國家和省、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獎補等各類優惠政策。
 
       (三)突出項目支撐
  選擇符合轉型升級方向、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項目,按照技術轉化類、支撐引領類、承接轉移類等類別,建立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庫,分類施策推進項目實施。完善重點項目管理服務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加強項目定期監測和跟蹤協調,建立全過程服務鏈條,發揮全方位保障效應,確保項目如期落地建成、投產達效。
 
       (四)實施專業園區培育工程
  根據《新鄉市人民政府關于新鄉市加快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新政文〔2016〕199號),在現有產業集聚區規劃框架內,瞄準高端領域,把高端裝備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科學規劃布局,按照一個園區、一個產業、一個品牌(簡稱一園一業一品),堅持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打造一批名企引領、具有知名品牌、知名專家與著名工匠聚集的高層次專業園區,推動新鄉裝備制造業走在全省前列。重點推進航空航天軍民融合科技專業園區、3D打印專業園區、高端裝備專業園區建設。
上一篇:服務機器人的出現恰逢其時
下一篇:2018年將是中國裝備制造業踏入高端市場最好的契機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第一 | 亚洲伊人成综合网 |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 天天色综合3 | 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91大片| 免费久久 | 久久九九精品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 久久精品视频99 |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色播欧美 | 中文天堂av| 33ee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 国产精品人妻无码八区仙踪林 | 奇米影视在线 | 五月婷婷久久草丁香 | 成人网址大全 | 热99这里只有精品 | 狠狠撸电影院 | 亚洲免费av在线 |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 国产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做爰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 日本呦呦 | 97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对白 | 欧美精品亚洲 |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四季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