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科技城,錢塘江彎處“擁抱”的這塊50平方公里的寶地,在杭州“擁江發展”的戰略部署下,在蕭山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現代化國際城區的勁風吹拂下,拉開了“產城融合”發展的大幕。
科技城人認識到,要在這塊“處女地”上有所作為,造出一座未來興旺繁榮的新城,必須要有產業做支撐,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即便再靚麗,也只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
科技城人實踐著。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現代生物、3D打印、機器人、大數據等等,一系列高新產業正陸續進駐科技城,大批行業“金字塔尖”人才涌入,一個個企業正“裂變”式爆發成長,一條條產業鏈正“盤踞”在這塊熱土。
高起點超前布局,打造覆蓋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工業大數據產業在科技城中試圖造一座“小鎮”,數家行業企業“安營扎寨”,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大顯身手。這座全國唯一的工業大數據產業園,背靠蕭山工業這片森林,必將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必須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從而進一步提升土地等要素價值,實現產業、城市、人之間持續向上發展。
采取產學研立體構建,科技城也正試圖打造一座全新概念的智慧之城,而導入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科研院所成為必然途徑。這其中,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蕭山生物工程中心首屈一指。
這家高規格的“智囊部隊”,以清華大學和研究院的人才、技術為依托,憑借蕭山良好的創業氛圍與產業基礎,同時結合浙江省的產業戰略規劃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的趨勢與重點,以地方發展需求及應用需求為導向來推動科技研究與成果轉化。
該生物工程中心定位于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旨在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孵化來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推動行業發展,運行幾年來,碩果累累。
在生物醫藥板塊中,已經擁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下屬8個研究平臺,與企業聯建4個研發中心,孵化企業中85%獲得杭州“青藍企業”、蕭山“5213計劃”等政府專項資助,其中25%以上的企業獲得風投的“追逐”,并獲得融資。
其核心團隊來自科研院所、政府機關、產業界、資本界等,在科技與資本融合、高端產業布局與運營等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平臺正致力于發展成為全球大健康產業孵化與投資平臺的“中國合伙人”,并成為中國大健康行業多個細分行業的整合者和領導者。目前,已建立了醫療器械、醫學美容、腫瘤康復、微流控檢測、生物環保、干細胞、口腔醫學、精準醫療等多個行業細分孵化平臺和產業投資基金。
眼下,蕭山生物工程中心已引進和孵化了多家生物高科技企業,并取得了產業化成果。同時,啟動了10余項的項目開發,成功研發了多個“獨創”產品。
霆科生物成功開發的微流控芯片農殘速測系統,就是全球首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術的農殘速測產品,其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生產的能力受到業界極大關注。
生物工程中心風頭正盛,錢塘新材料研究院也“快馬疾奔”。這家“高大上”的新生兒,由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浙江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產業協會和科技城共同打造,并已經啟動研究院建設。研究院是蕭山科技城在以高分子納米材料、石墨烯復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域進行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
科技城內的入駐企業“聞風而動”,綠馳環保、華烯新材等“投懷送抱”,積極參與到研究院建設中來,研究院也深度“黏合”企業的發展需求。
中心高度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板塊,構建專業板塊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研究院該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區,為推動蕭山科技城園區內產業發展試圖趟出新路。
自中心建立以來,已經引進10余家相關產業鏈上的高科技公司,在應用酶學與酶制劑研發、生物醫療科學儀器研發等領域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申請、獲得發明專利近10項。
華烯新材便是科技城引進的一家著眼于石墨烯個性化定制與應用的技術型公司,擁有石墨烯相關專利10余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該公司制定了國內第一個納米材料的行業標準,曾獲石油化工協會(部級)技術進步一等獎。目前,該公司已與亞洲最大的PVC廠家——新疆中泰化學集團合作,成功開發了石墨烯基聚氯乙烯新材料,填補國際空白。
科技城不斷“吃”進令人艷羨的“寶貝”,一個個產業帶來了人流、物流、資本流、產業流,隨著城市相關功能日益健全,杭州灣這顆璀璨的明珠愈發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