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旨在貫徹落實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及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6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分析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安排部署2017年重點工作。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照平在會上表示,2017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完成約束性指標。
加快建設“兩個強省”
記者了解到,2016年,河南省全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保持定力、精準發力,全省工業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突破5000億元。
在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的情況下,河南省制造業面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和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的雙重困境,以中低端為主的產品結構導致供給能力與市場需求錯位。“辯證地看,新常態既是困難期,也是機遇期,河南省制造業仍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能。”王照平在會上指出,“河南省制造業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這是我們不得不邁過的坎、不得不闖過的關,必須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切實提升制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據悉,2017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網絡經濟強省為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著力技術改造加快創新發展,著力智能制造加快融合發展,著力集群引進加快開放發展,著力化解過剩加快綠色發展,壯大主導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努力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大力發展網絡經濟,為建設經濟強省提供堅強支撐。
根據這一總體要求,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將統籌推進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重點打好“一場戰役”、建設“兩個強省”、把握“三個關系”、突出“四個重點”。打好“一場戰役”,就是要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建設“兩個強省”,就是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網絡經濟強省。把握“三個關系”,即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培育新動能與修復傳統動能的關系和環境治理與工業運行的關系。突出“四個重點”,即創新引領、智能轉型、開放帶動和綠色發展。
重點抓好九方面工作
王照平強調,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做好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必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2017年要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主導產業和重大項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實施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項行動方案,制定裝備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電子制造、汽車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年度行動計劃,抓好一批投資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標志性項目,推動投資回升與轉型發展良性互動。圍繞主導產業,實施“五個一”發展模式。即建立一個推進機制,組建一個智庫,抓好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和產業示范基地,開發一批標志性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
二是以大規模技術改造為抓手,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把創業創新與大規模技術改造有機結合,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創建鄭洛新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啟動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制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聚焦主導產業、兼顧其他領域,首批培育10個左右、今年認定3~5個;培育創新型企業,實施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培育開發新產品,組織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實施“十百千”技改示范項目,重點支持10個制造業創新中心項目、100個創新型企業技術改造項目、1000個以新產品開發為主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推進一批工業“四基”和軍民融合示范項目,力爭全年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
三是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兩化融合是推動制造業轉型最有效的抓手,要落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揮財政資金和基金引導作用,推動大范圍智能化改造,做實兩化融合這篇大文章。抓試點推動智能化改造,滾動培育50個智能工廠、100個智能車間,爭創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廣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和產品,培育2~3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抓典型推動制造模式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累計培育50個服務型制造、100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示范企業,推廣一批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抓平臺完善支撐體系,深化國家和省級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打造以若干區域和行業平臺為支撐、覆蓋重點行業的工業云平臺體系,推廣云計算、大數據應用和服務;制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基地、大中型企業“雙創”平臺認定管理辦法,首批分別創建10個左右基地和平臺,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服務體系。
四是深化企業服務,穩定經濟運行。保持工業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是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要制定企業服務年度工作實施方案,構建企業服務與經濟運行相貫通的工作機制。開展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活動。實施“百千萬助力企業成長計劃”。深化銀企、產銷、用工、產學研“四項對接”。
五是實施“三品”專項行動,提升工業質量品牌。隨著消費升級加快,中高端消費需求旺盛,新興服務消費增長迅速。要順應消費需求變化新趨勢,加快實施“三品”專項行動,大力推進精品制造、品牌制造。一要增品種。制定出臺省級工業新產品認定管理辦法,引導企業研發創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二要提品質。開展達標對標和產品品質比對活動,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提高產品創意設計水平。三要創品牌。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和產業集聚區域品牌培育,創建區域品牌、行業品牌、企業品牌。
六是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加快綠色發展。這既是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硬任務,也是轉型攻堅的著力點。
七是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制定承接產業轉移年度工作計劃,研究編制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引進路線圖,突出精準化對接、專業化運作、多元化合作,整合產業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大力實施集群引進,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持續實施“百千萬”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爭取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達到16個以上。
八是壯大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優化政策環境,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九是加快信息化進程,推動網絡經濟強省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和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定信息化推進年度實施方案,深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力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新興業態,加快推進社會領域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加強無線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