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航空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臨空經濟區也隨之蓬勃發展。一些城市通過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隨著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和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獲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復,目前我國的臨空經濟示范區增至12個。
一、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現狀
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
為了推動臨空經濟區有序發展,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于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選擇若干條件成熟的臨空經濟區開展試點示范,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挖掘內需增長潛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對于促進民航業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發展格局、全方位深化對外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一些內陸省會城市、直轄市而言,臨空經濟區的建設使得這些城市由內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高地,推動很多相關產業迅速做大做強。
截至2017年底,全國超過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明確提出空港經濟區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已經明確規劃并進行建設的空港經濟區有67個。其中,全國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2個機場均已規劃建設空港經濟區。截至2018年6月1日,全國共有12個臨空經濟示范區,東部、中部、西部均有所發展,也充分體現了空港作為不依賴沿海、沿江等區位優勢發展的新型港口,將成為內陸地區“彎道超車”的重要功能依托。
臨空經濟區
二、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特點
近年來,我國臨空經濟區得到了較快發展,這一方面是航空大都市概念的引入,另一方面和目前盛行的地產經濟有直接的關系。我國臨空經濟發展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臨空經濟區
三、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1、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批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標志著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正式起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全國第一個獲批的臨空經濟示范區,可以說是先有2013年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后有2015年7月發布的全國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面積4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60萬人,五大定位分別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中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國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0.10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5.3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0.50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30億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98.10億美元。其中,航空貨運完成50.30萬噸,年均增長27.2%,是2012年的3.3倍。
2、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
2014年,經過多年論證,北京新機場最終落戶大興區的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的廣陽區。2014年7月,為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北京新機場大型國際航空樞紐輻射作用,促進京冀兩地深度融合發展,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簽署了《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2016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該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編制,北京市、河北省配合。
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新機場客流量將達到7200萬人次,貨流量200萬噸。規劃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布局航空物流區、科技創新區、服務保障區等3個組團。
目前,北京新機場主體工程和外圍交通市政配套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未來,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作為國家戰略工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平臺,將成為中國國際交往的重要門戶和融入全球產業體系的重要節點。
3、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6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16〕2208號),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式獲批。2016年11月,《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總體方案》發布,明確提出了示范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規劃面積149平方公里,戰略定位為區域性航空樞紐、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對外開放引領區、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構建“一核五區一帶”空間發展格局,同步帶動周邊區域建設發展。
“一核”為空港發展核,包括膠東國際機場及其周邊區域,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五區”為通航產業區、航空制造產業區、臨空現代服務區、航空特色社區、示范區北區。“一帶”為大沽河生態保護帶。預計到202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3500萬人次,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50萬噸。
4、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6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16〕2209號),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和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同日獲批。2017年5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示范區臨空制造業和臨空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R&D投入與GDP的比值達到3.5%,航空客貨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100萬噸,國際貨郵吞吐量超過20萬噸。
空間布局按照核心引領、區域聯動的發展思路,以十二個功能平臺為支撐,著力構建“一核五區”的產業空間和“一主軸、三核心、九廊道”的生態空間格局。“一核”,即臨空經濟示范核心區,面積42.21平方公里,是臨空經濟集聚展示窗口。“五區”,即臨空制造區、臨空商務區、臨空物流區、臨空會展區、臨空保稅區5個功能片區。“一主軸”為生態景觀主軸。“三支點”為航空文化公園、重慶中央公園、濕地科普公園。“九廊道”為9條線性生態景觀廊道。
5、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16〕2810號),同意廣州設立臨空經濟示范區。
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規劃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機場區域面積41平方公里。示范區的獲批有利于提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帶動珠三角地區在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參與全球產業分工。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已入駐南方航空、九元航空等70多家航空公司,開通國際航線136條,通達全球216個航點。2017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6583.6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8萬噸,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將分別達到8000萬人次、250萬噸。
6、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明確要把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區、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規劃范圍,北起天山西路到蘇州河區域,東臨淞虹路至外環線區域,南至滬青平公路,西迄七莘路,占地面積13.89平方公里。
7、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7年3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民航局正式批復設立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
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成都市雙流區,規劃面積約100.4平方公里,分為五大功能,航空港功能區、臨空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航空物流與口岸貿易功能區、臨空綜合服務功能區、生態防護功能區。
8、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7年5月17日,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宣讀了國家發改委、中國民用航空局關于支持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
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長沙主城區東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包括長沙縣、雨花區、芙蓉區所轄的10個鎮(街道),包含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航空產業功能區、黃花綜合保稅區、高鐵新城等平臺載體,具有區位交通、航空發展、產業基礎、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等5個方面的優勢。
未來,示范區將按照“一軸兩核三組團”的總體空間布局進行規劃建設。“一軸”是指空鐵聯動發展軸,“兩核”是指依圍繞機場、高鐵站重點打造航空與高鐵運輸服務“雙核心”,“三組團”是指空港樞紐組團、臨鐵新城組團、星馬創新組團。
9、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7年5月18日,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印發《關于支持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同意以龍洞堡國際機場為中心,建設148平方公里的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
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東起龍里谷腳鎮中鐵大道,西至貴陽市南岳山脈,南起貴陽市南明區小碧鄉,北至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
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將堅持統籌規劃、生態優先、臨空導向、節約集約、集聚發展,建設成為西部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西南航空客貨運樞紐、特色高端臨空產業基地、智慧型生態化臨空示范區。
10、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7年5月23日,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關于支持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17〕876號),杭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
2017年,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實現產值超過1000億元,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0億元,同比增長11.0%;完成財政總收入37.4億元,同比增長30.4%;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29.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9億元,同比增長16.6%。
2017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各項數據在全國前十大機場中名列前茅,累計完成航班起降27.11萬架次,同比增長7.97%;旅客吞吐量3557.04萬人次,同比增長12.58%;貨郵吞吐量58.95萬噸,同比增長20.90%。
2018年5月,《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規劃》正式獲省政府批復,明確了示范區戰略定位是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商標桿、亞太國際航空樞紐、全國臨空產業高地、生態智慧航空都市。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特色鮮明、高質高效、全國領先的臨空經濟示范區,成為全國臨空經濟示范區的樣板。
11、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復函寧波市發改委《關于支持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18〕636號),支持建設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
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規劃范圍包括橫鄞線以東、鄞城大道以北、奉化江以西、聯豐路以南區域,涉及機場物流園區、望春工業園區、海曙區石街道、古林鎮等多方主體,管理面積82.5平方公里。
2017年,櫟社機場客貨量繼續突飛猛進,客運吞吐量939萬人次,貨運跨越12萬噸大關,創造了寧波航空貨運發展新速度。
12、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
2018年4月25日,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復,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陜西省、西安市再添國家級開發開放平臺。
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規劃范圍南至福銀高速、北至涇河、西至渭城區北杜街道行政邊界、東至渭城區底張街道行政邊界,管理面積144.1平方公里,其中機場規劃面積26.4平方公里。
2017年,西安咸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186萬人次,航空貨郵吞吐量接近26萬噸,首次躋身全球機場前5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