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物流業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業化進程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一個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我國進出口業務量的增大和長江三角洲加工貿易工業的發展,使得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倉儲物流企業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增長,從過去簡單加工和倉儲業務發展到集存儲、運輸、裝卸、包裝、貼標簽、拼柜、貨物采購、分撥、配送和物流信息處理為一體的現代物流業,為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和加工貿易企業提供了第三方物流服務。國際物流形式的多種多樣,使檢驗檢疫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虛擬口岸直通放行
“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是對現有檢驗檢疫通關放行機制的改革。該模式旨在內陸地區建立檢驗檢疫虛擬口岸作業管理區,在虛擬口岸內,對從特定對外開放口岸進出境的特定貨物,實現“一次報檢、一次檢驗檢疫、一次放行”。
在進口檢驗檢疫方面,“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改變了原來需要進口貨物收貨人在港口和目的地兩次報檢,分別由港口檢驗檢疫機構實施集裝箱口岸查驗和目的地檢驗檢疫機構實施貨物檢驗檢疫的傳統做法,由進口目的地檢驗檢疫機構一次完成報檢、檢疫查驗、貨物檢驗、放行所有手續。
在出口檢驗檢疫方面,“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改變了原來在出口貨物企業取得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的合格憑證后,還需向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報檢申請換發“出境貨物通關單”,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按比例實施口岸查驗的傳統做法,由產地檢驗檢疫機構一次完成報檢、貨物檢驗、查驗、放行的所有手續。
“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能有效實現對進出境貨物檢驗檢疫監管的“前推后移”:“前推”是對出境貨物、集裝箱的檢驗檢疫在發運地完成,減少在港口的停留時間,提高效率;“后移”是對進境貨物、集裝箱的檢驗檢疫到達目的地后實施檢驗檢疫,檢驗檢疫查驗徹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蘇州檢驗檢疫局率先開創“蘇州-太倉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檢驗檢疫查驗業務新機制后,又率先探索跨省口岸“蘇州-上海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新模式,虛擬口岸從工業園區推廣到全市轄區,實現內陸與口岸的功能互補、無縫對接,幫助轄區內企業的進出口貨物走上了直通放行的“高速公路”,有效提高通關速度、降低物流成本。2008年通過蘇州局虛擬口岸直通放行進出的貨物4755批、16451標箱,為企業節省代理費、運輸費、滯港費320多萬元。預計2009年將達15000批、5萬標箱,可為企業節省相關物流成本近1000萬元。
“預報即放”物流提速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自2007年8月建立以來,其國際跨國公司的零庫存戰略基地的功能日益顯現。分撥配送中心物流功能實現的最關鍵要素是全天候、24小時對生產企業生產線或其他使用場地的即時配送。針對這一情況,蘇州局在摸索中不斷改革創新,推出了“預報即放”業務新模式:即在對特殊監管區具備分撥配送功能的物流倉儲企業進行誠信評估和分撥出區的貨物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誠信企業分撥出區的低風險貨物(除廢物、殘次品等)在入區后的第一時間進行預申報,實施預入境查驗驗證和預入境檢驗的監管模式。
對預報檢、預查驗和預檢驗合格的貨物,允許企業24小時×7天分批分撥出區。在集中報關前,辦理集中正式報檢手續。
“預報即放”模式一方面對入境法檢產品完全實現了7×24小時的全天候物流分撥配送功能;另一方面,產品實現并批報檢、報關的代理費用降低,同時可以減少壓倉費用。截至目前,已有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蘇州大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偉創物流有限公司、中外運等8家區內倉儲物流企業,在進行“預報即放”模式的試點工作。在試點的一年內,完成的即時物流配送貨物達3萬多批次,貨值8.6億美元。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物流配送的速度,也為企業節約了150多萬元的物流通關費用。
政策創新保障蘇州現代商貿物流
蘇州,這顆長三角地區璀璨的明珠,背靠著源遠流長的長江,緊鄰著遼闊無邊的大海,近年來外向型經濟持續保持高位運行。由于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快速通關的高效物流模式已逐漸成為時代主題。
2009年8月24日,據在新加坡舉行的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十一次會議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已正式增補為中國-新加坡聯合協調理事會中方理事單位。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王勇出席此次會議。此舉將為國家質檢總局進一步采取積極措施,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開發營造更為寬松、更好的政策環境。
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開發建設15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我國先進產業的聚集地、外商投資的密集區和體制機制的先行區,為中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借鑒和探索。為更好地服務園區經濟、促進園區發展,2009年5月中旬,在園區開發建設15周年之際,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支持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政策創新、簡政放權等10個方面進一步助推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的發展。
此次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加入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將進一步推動質檢部門更多地了解園區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親商服務等方面對質檢工作的需求,進一步加快檢驗檢疫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步伐,對促進園區發展以虛擬口岸為依托的現代商貿物流和加快蘇州中新生態科技城、生物納米科技園等項目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創新通關模式促進現代物流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的今天,物流早已走出國門,與國際貿易緊密結合,成為各國互通有無、互利互惠的重要載體。而在現代物流整體供應鏈上,檢驗檢疫部門肩負著嚴把國門的重要職責,對物流速度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何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已成為當代檢驗檢疫人力求創新不斷探索的新課題。
早在2002年,為了適應企業“零庫存、即時生產、即時交付”的現代經營管理模式,蘇州檢驗檢疫局在全省陸路口岸率先推出“口岸直通檢疫”模式,企業可將進口的所有檢疫物品由口岸直接運抵企業,檢疫人員到企業現場進行查驗,有效減輕了口岸壓力,提高了通關效率。其后蘇州檢驗檢疫局本著“有效監管、確保質量、方便辦理、促進發展”的原則,又陸續推出“清單報檢”、“直通檢疫+視頻監管”、“3C免辦綠色通道”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加快通關物流速度。
2008年以來,蘇州局率先在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試點“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作為全國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優惠的首個內陸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既無機場跑道,又不瀕江靠海,卻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每月,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虛擬口岸”接收和發運的進出口貨物批次數以千計,“虛擬空港”覆蓋29個國家65條航線,企業貨物從周邊機場落地至到達蘇州僅需短短數小時,580多家企業的內陸運輸成本可因此節省60%;“虛擬海港”已開通至臺灣地區航線,通過距離蘇州最近的太倉港進出貨物,整個流程至少可縮短24小時,企業物流成本下降幅度達25%。
通過“虛擬空港”、“虛擬海港”,蘇州這個內陸城市可以成為“海陸空”三港一體的虛擬口岸。由于能夠與周邊的所有口岸都建立起快速通道,這就使得蘇州的物流業從依賴于口岸轉變為挑選任意口岸來為我服務,如此一來,物流的走向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也使蘇州可能成為未來的物流集散地,蘇州工業園區的“虛擬口岸”不再虛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