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EOD模式,可以將礦山環境治理與抽水蓄能產業融合,新能源開發可以反哺生態環境管理,使市場主體可以將相關行業未來收益提前投入到生態環境管理中,再通過后期的工業增加值回收治理成本,“礦山修復+新能源”模式更是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礦坑廢棄土地再利用有積極促進作用。
一、礦山治理現狀
我國礦山環境修復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高速工業化進程中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利用,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尤其是占用和破壞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礦山環境問題引起政府和學者們的重視,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進入21世紀,我國礦山生態修復治理能力持續提高,學者們從地質學、工程學、生態學等不同領域對礦山環境開展了多學科、多角度的深入研究,礦山修復治理對象、治理目標逐漸清晰,修復治理技術、治理模式逐漸完善。以往礦山生態環境的研究大多是有關礦山生態環境負效應的消除與防治工作,現階段礦山生態修復正在朝著系統化的修復治理礦山環境負效應和資源化開發利用礦山環境正效應的方向轉變。
當前,重大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實施面臨2個主要問題:①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不斷深入,項目資金需求不斷增加,但資金來源和渠道缺乏,導致整體投資不足;②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分離,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

二、新興礦山治理模式
近年來,我國也開始探索生態導向的區域開發項目(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EOD模式是一種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和順應自然為基礎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方案。EOD模式主要解決了3個方面的問題:①生態環境治理和發展產業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有助于保障和支撐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使得區域的生態產品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價值提升。②EOD項目成功地利用了市場和商業方法來提高生態價值轉換的效率。該模式將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具有明確的市場機制、高效的價值轉換和可持續的生態環境效益。③EOD項目有效解決了生態環保項目融資過程中抵押品和現金流不足的困境,解決了生態環境保護投資不足的問題。
我國將生態保護修復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基于EOD模式的生態修復工作不斷深入實踐和推廣應用,2021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首批36個EOD模式試點項目中,涉及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的有4個,分別在內蒙古、遼寧、江蘇與安徽。第二批試點項目于2022年4月公示,58個試點項目中有9個涉及礦山生態修復,分布在8個不同省份,基于EOD模式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仍持續拓展。
三、EOD模式礦山生態修復的實踐經驗
3.1 光伏+礦山修復項目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柴旦,借助礦山環境治理的新契機,積極通過增加地表植被、修復地質原貌,推進生態環保與光儲、文旅產業融合,在廢棄礦山上建立光伏發電場,同時利用礦山獨特人文環境、紅色革命文化,推廣光伏+礦山環境治理+旅游業的創新形式。項目包括3個部分:①礦山環境綜合治理;②200萬kW光儲項目;③大柴旦行委國家礦山公園等3個試點項目。估算總投資98億元,其中資本金24億元由公司自籌,其余74億元擬向銀行貸款解決。項目的實施實現了產業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生態環境與資源高效利用的目標。
3.2 生態旅游+礦山修復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新區生態環境導向綜合開發項目以新區內山水林草共同體一體化修復保護為原則,以采煤沉陷區治理、污水處理廠清淤及中水回用于濕地生態建設項目為核心,以西山老君廟景區為代表的生態旅游路線為輔,實現生態治理和產業開發系統化、一體化實施。項目總投資49.8億元,主要包括4個部分:①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及人居環境建設;②生態修復及旅游綜合體開發;③能源基地建設;④生態循環基礎設施建設。
3.3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韶關市曲江區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煤矸石綜合利用試點項目,以韶關市曲江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為依托進行實施。基于試驗區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狀況,按照煤矸石取用、煤矸石提質分選、砂石骨料系統、煤矸石綜合利用等工藝路線,對煤矸石進行全流程資源化利用。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申報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約2.7億元。該項目在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同時,也能夠創造經濟效益,促進區域整體價值的提升,并為生態治理資金需求提供支持。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模式。
3.4 EOD模式金融融資
EOD項目要求生態和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開發項目對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入的反哺。按照相關要求,EOD項目的實施流程主要有:立項準備、入庫申報、項目實施和評估總結4個階段。在政府財政支持的基礎上,擴大資金來源,積極探索市場化融資渠道,通過對缺資金項目和盈利項目的捆綁,構建平衡成本和經濟效益的項目組合,改變過去生態環保項目“無利可圖”的現象,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環保與盈利“雙豐收”。預計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國民經濟發展對質量的重視,EOD模式下的環境修復產業將迎來新興的發展機遇。(作者:葉潤成,李茂斌,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