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拉薩市在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方面已經取得矚目成就,九大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但相對于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拉薩市在創新基礎、創新環境、創新要素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十五五”時期需要在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創新驅動能力、強化要素整合等方面進一步下足功夫,推進全市新質生產力發展。
一、拉薩市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拉薩市堅持優化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做大經開區、高新區、文創園區“三個功能區”,做優數字經濟區、金融商務區、綜合保稅區、市民休閑區、夜間經濟區“五類業態發展區”,做強綠色工業和旅游、文化、金融、生態、服務、物流、農牧、外貿“九大產業”。2023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達到3.6:39.4:57.0。工業方面,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00家,1 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供應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數字經濟產值占GDP比重達到25% 以上。
數字經濟方面,拉薩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納入規模以上企業達16家,建成5G應用試點5項。全市獲得國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的企業共236家,占全區的86.8%,其中軟信企業共有160余家。拉薩市高新區建成西藏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和數字經濟產業孵化器,已有21家企業入駐并投入運營。2021年開始連續三年舉辦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拉薩峰會。

產業集群方面,拉薩高新區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形成了以數字經濟產業為核心,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為兩翼,兼具發展商務會展、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的多元化新興產業集群。截至2024年7月底,拉薩高新區擁有市場主體2.54萬家,累計注冊企業1.72萬家,其中數字經濟類企業2741家。截至2024年6月底,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097億元。拉薩經開區入選“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創建名錄,成為“北京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成立西藏首家國家級園區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重點產業方面,文旅產業煥發生機,全市2023年接待游客3760.07 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4.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76% 和 60.66%;凈土健康產業品牌化發展不斷加快,形成了5100西藏冰川、高原之寶、奇正藏藥、拉薩啤酒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超過100家企業納入拉薩凈土品牌系列;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積極布局,建成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布局建設光伏、地熱、抽水蓄能等一批清潔能源重大項目。
二、拉薩市新興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基礎整體薄弱
全市經濟結構處于工業化初期,結構性調整中轉型升級動力不足,農業、工業等傳統產業數字化還需深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意愿不強,難以發揮數字經濟對產業的推動作用。數字應用市場總體呈現出小規模、分散化的特征,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規則制度體系有待健全,與相關法律法規配套的各類實施細則亟待出臺,數字經濟治理參與度需進一步提升。
(二)要素支撐能力有待提升
科技創新能力整體薄弱,要素資源集聚程度與首府城市功能還不匹配,產業發展適應市場能力不夠,綜合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問題較為突出,引進高新數字產業人才特殊補貼、職稱評定等綠色通道機制不健全,難以支撐產業創新發展需要。內地引進大型知名企業多以辦事處、派出機構等形式存在,人才、技術、稅收等難以有效沉淀。
(三)產業鏈分工協作水平不足
信息化市場主體之間產業關聯和時空布局尚未形成有效鏈條形態,產業鏈條上下游延伸擴展有限,鏈條上企業之間業務聯系、分工合作、互補互動和協同運行不足。文旅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水平、從業人員水平和數字化場景的融合度還不高,凈土健康產業和清潔能源的技術攻關能力不足,還需要下大力氣推動原始創新,提升技術應用和轉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