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形勢與面臨的挑戰以及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本章節將在此基礎上提出以國資監管為導向,以經營管理為主線,通過頂層設計、筑基固本、全面轉型三個階段激活企業數字化新動能,描繪了國資監管、業財融合、產業互聯、數字底座、數據全要素五大類典型應用場景,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與指導。
一、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應以國資監管為戰略導向,以經營管理為發展主線,以產業協同為價值衍生,以數字平臺為基礎底座,建立數字化轉型發展框架,通過頂層設計、筑基固本、全面轉型三個階段激活企業數字化新動能,推進實現全面數字賦能。
1.1 頂層設計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要以業務引領、技術驅動為主線,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統籌開展數字化頂層設計。由集團總部牽頭,根據國家愿景與企業自身定位,制定轉型的整體規劃,明確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將轉型目標拆分至各業務場景,落實到各權屬企業。各企業要依據自身業務運作能力和技術支撐能力,基于關鍵場景分析制定數字化轉型實現路徑。
頂層設計階段包括四項關鍵工作。一是明確數字化目標,根據內外環境與自身實際,圍繞戰略、運營、組織、職能和流程等多個層面,勾畫商業模式、經營模式和產業生態藍圖愿景;二是確定工作方向,從業務、系統、數據等多方面選擇匹配的數字化架構、藍圖和技術方向;三是建立機制,統籌規劃、科技、業務、信息化、流程等管控條線,健全完善數字化的體制機制、管控模式和組織方式,建立與企業經營管理、行業特點、數字能力、員工數量等相適應的數字化項目管理、合作協作、資金投入、人才激勵等機制;四是明晰路徑規劃,在架構藍圖的基礎上,明確數字化建設節奏、先后順序和資源保障,確保核心管理層和各業務團隊共同理解認同數字化的短、中、長期目標和實現路徑。
1.2 筑基固本
以頂層設計為統領,構建各類數字化能力,奠定數字化轉型基礎,持續對核心業務的提升改進或重構,實現創新驅動與數字化變革。筑基固本階段的核心是數字技術應用與數字平臺建設,通過業務、技術、數據融合,打造多樣化的數字賦能平臺,利用平臺獲取數據,進行數據驅動的智能分析決策,有利于提高對業務運營的洞察力,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
筑基固本階段應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打造統一高效的數字賦能平臺,靈活高效處理數據,提升運營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二是打造基于云計算的數字賦能平臺,提供高度可擴展性和彈性,靈活應對業務波動,實現成本效益和資源優化;三是強化大數據分析能力,深入挖掘分析海量數據,獲得更全面更快速的業務洞察力;四是整合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實時監測管理,提高業務運作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1.3 全面轉型
國有企業往往體量大、業務范圍覆蓋廣,在筑基固本和實現數字化基礎能力的前提下,通過持續迭代優化和升級更新,在企業內部形成數字化組織的常態運營和演進能力,領先企業不斷總結轉型經驗并向其他企業分享,從點及線、從線及面,推進實現數字化閉環持續優化和全面轉型。全面轉型階段包括以下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統一內部數據標準,確保不同子板塊使用相同的數據格式和定義,消除數據交互的障礙。二是建立數據中臺和數據集成數據平臺,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實現子板塊之間的數據傳遞和子板塊向中央平臺數據匯聚,實現安全、實時、準確的數據互通。
三是設立數據治理機構,監管數據流通過程,確保各板塊遵守數據標準和規范流程,確立數據共享權限,保障數據的合法、安全、有效使用。四是局部試點,快速驗證。集團總部將抽象的、跨維度的需求萃取為統一具體的、底層的方法論,通過在單一企業或局部企業試點,驗證完善轉型成功經驗從而快速復用,有利于加快其他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落地速度,加強集團總部與權屬企業互聯互通。
五是選樹樣板,共享推廣。遴選試點成功企業作為典型案例,將其轉型方法、技術架構、遇到的挑戰以及取得的成果等轉型成功經驗詳細文檔化,并向其他企業推廣分享,鼓勵不同企業的團隊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形成跨企業的數字化團隊,通過團隊經驗的共享交流,提高全集團轉型效率,加快邁向全面轉型。

二、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
2.1 國資監管,規范透明
在“以管資本為主”的時代背景下,國有資產監管理念、職能邊界、監管內容、監管方式都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下的國資監管體系對數字化監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國資委及國有企業需要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組織管理、投融資管理、融資化債、資產盤活、“三重一大”決策運行、財務監督等活動進行更透明規范的決策管理,進一步增強國資監管的針對性、規范性、實時性與透明度。
國有企業要以管資本為主線,推進國資監管線上化與智能化。國資監管平臺應整合信息資源、統一工作平臺,暢通共享渠道,對重大國有資產流轉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動態監管,確保國有資本流向得到及時有效監管,切實解決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國資監管面向眾多治理主體,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化轉型面臨多主體、多數據和多業務的特點,需要實現跨地域、跨級次、跨部門、跨業務、跨系統的協同管理,滿足監管對于資本布局整體可觀、資本運作實時可知、經營風險事前可感的多層級目的。
2.2 業財融合,提質增效
抓住新發展機遇,推進數字化轉型與業財融合,是國有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利器。以業務牽引財務,以財務支撐業務,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助力,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打造全場景業財融合閉環,賦能企業精細化運營。財務管理職能層面,將財務管理融入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有效識別并助力解決業務活動中的痛難點問題,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賦能;在財務管理體系層面,逐步整合內部各企業財務和業務系統,推進集團統一系統集成建設,進一步深化業財融合和產融協同,實現企業價值共享與共生。
站在業務視角,基于行業特征與業務水平等特點,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管理流程,厘清端到端的產品流程、項目流程、運營流程等。站在財務視角,重點關注規劃、決策、控制、評價業務活動,收集分析相關數據信息。站在業財融合視角,財務應能夠融入企業業務活動和內部價值鏈之中,圍繞業務和財務信息,全方位參與并支撐經營者決策,以財務效益與市場效益為導向,平衡內部運營能力與支撐能力的基礎,形成“財務指標-運營指標”的勾稽關系,將“財務分析”轉變為“業財融合的綜合分析”。
2.3 產業互聯,轉型升級
現代化產業競爭力關乎國家競爭力,2021年起,國資國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國有企業要發揮在現代產業鏈中的重要角色,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著力推動與產業鏈內相關企業的有效協同。領先的國有企業作為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扮演鏈主角色,其數字化轉型必將對產業鏈帶來深刻影響,推動產業內部上下游或者產業之間的鏈條重構,重塑產業生態和產業鏈格局。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需要率先引領,前瞻布局,以優化產業布局作為重點,將資源投入到潛力大、高成長性和先導性的領域,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以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驅動發展,通過技術創新、跨界融合等方式快速獲取新技術和新模式,搶抓新機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擁抱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興領域中培育新發展動能,從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帶動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實現產業互聯互通。
2.4 數字底座,全域賦能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業務與管理的重構與創新,其核心是利用數字平臺和智能工具,挖掘和發揮數據價值,賦能業務經營與管理運營。轉型過程需要新型能力體系作為支撐,以平臺化思維構建集團統一數字底座,通過連接、共享、交易、協同,將鏈主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下游渠道及客戶完全拉通,更便捷地連接、更精準地共享及更高效地協同,幫助企業突破邊界,打破數字鴻溝,實現社會級商業創新。
國有企業構建新型能力體系和提升自身數字能力,核心是以平臺化思維打造支撐轉型創新需求的一體化數字底座。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微服務、中臺化等技術應用,打造統一共享、智慧高效、持續迭代的數字底座,橫向打破不同業務線之間的壁壘,實現業務和數據充分共享交換,縱向打通全流程鏈條,實現業務上下游數字協同連接,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技術支撐,為數字化創新提供源動力,也為企業全域賦能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基礎。
2.5 數據全要素,價值實現
為適應國資監管新要求,國資監管已步入數字化時代。通過統一工作平臺、整合信息資源、暢通共享渠道,構建在線數據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全要素的動態監督與實時監控,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確保監管信息高效準確匯聚和監管政策精準有效執行,為國有資本的穩健運作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國資監管也要兼顧國有企業作為被監管方的經營自主權與靈活性,讓數據監管與數字化轉型相互依存、互為驅動,為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供關鍵支撐。
2023 年,新質生產力概念被國家戰略性提及,數據要素逐漸資源化、資產化,數據資產入表開始進入國資國企改革內容清單,數據從過去服務監管分析,逐漸轉型為服務商業創新,國有企業開始紛紛建設自己的數據平臺,規劃建設數據平臺入口與流量增值,數據要素產生現金流與資產估值價值,數據業務逐漸進化出新的發展方向。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數據資產入表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一環。通過入表形式對企業的數據資產進行確認,可以更客觀、更準確地反映企業數據資源價值和經營管理狀況,提高數據資源的核算質量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同時,數據資產入表可以展示企業數字競爭優勢,有利于數據資源的開發、應用、交易、共享等方面創新,拓展數據資源的流通渠道和方式,促進數據資源的創新應用和價值實現,為數據資源的價值延伸和價值拓展提供源泉和動力。
結語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選項”和“必答題”,積極應對數字化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持續推動國有企業提質增效,發揮數據價值,以數提質,以數促新,做好數字化轉型這道“必答題”,將為發展新型生產力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展望未來,數字化轉型和新質生產力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助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加速升級。(作者:金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