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要進一步完善其數字經濟監管框架,充實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協同與共享,加強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激勵機制,并重視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只有這樣,粵港澳大灣區才能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中牢固自身優勢,并為其未來的持續、穩定和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 建立統一的數字經濟監管及標準框架
健全的監管體系和標準規范不僅是保證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石,更是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吸引投資和人才的關鍵。為此,首先,應建立一個跨行政區域的協同工作機制,集中香港、澳門和廣東三地的力量,共同制定和推廣統一的數字經濟發展標準和規范,以確保大灣區整體的戰略協同和資源整合。其次,應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和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的經驗和模式,對現有的監管體系進行完善和更新,確保其能夠適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再次,要加大對新技術和新模式的研究力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公平和透明的數字經濟環境。最后,應加強與行業和企業的溝通和合作,鼓勵他們采用統一的技術和標準,提高整體的產業互通性和協同效應。通過上述措施,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經濟與產業鏈融合創造一個健康、有序和持續發展的環境,為其未來的繁榮和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加強金融支持助力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對于數字經濟,尤其是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及時且充足的金融支持成為其成長的關鍵。增強金融支持可以釋放更多的創新活力,促進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人才培養,為大灣區構建更加強大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為此,政府和金融機構應首先加強對數字經濟的風險認知和能力培訓,打破傳統金融的保守思維,敢于為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應當鼓勵金融創新,開發更加適應數字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為數據交易提供融資方案,為云計算企業提供特色的信貸服務,以及為人工智能項目提供風險擔保等。此外,粵港澳三地應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推動金融政策和法規的統一和協調,消除投資和融資的障礙,優化資本市場的結構和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數字經濟的發展。通過上述這些措施,不僅可以為大灣區的數字企業和項目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撐,還可以促進區域內的資金流動和優化配置,為數字經濟創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三 推進區域間產業協同與共享計劃
產業的高度融合意味著資源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產業鏈更加緊密、技術和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播和應用。平衡不同產業間數字經濟融合程度,對于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來說,不僅可以釋放被壓抑的發展潛力,還可以促進區域間的經濟均衡和協同效應,為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針對這個問題,首先,區域政府應加大對數字技術在傳統產業中應用的推廣力度,例如為制造業、農業等傳統產業提供數字技術培訓、技術升級補貼、與高新技術企業的對接等,以促進這些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其次,加強區域內的產業合作和協調,建立產業融合的交流與合作平臺,鼓勵產業鏈上下游、跨行業、跨區域的合作,實現資源、技術和信息的共享,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再次,政府應當創新政策和機制,鼓勵企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如支持數字平臺經濟、產業互聯網等新興模式的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政策環境,幫助其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機會。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逐漸縮小大灣區內的產業融合程度差異,實現區域內的產業和經濟的均衡與共贏,為整個大灣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 設立企業數字化轉型激勵機制
粵港澳大灣區需要進一步激發傳統企業的創新潛能,將其轉變為現代、適應時代的企業,從而保持其在市場上的地位。為了實現這一點,政府和相關機構應該推出明確的數字化戰略指南,協助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轉型計劃。對此,可以考慮設立專項資金,為有意愿轉型但因資金問題而猶豫的企業提供財務支持。同時,加大對數字技術和應用的培訓力度,幫助企業提高其員工的技能和知識,使其適應數字經濟的要求。這不僅涉及技術培訓,還應包括市場趨勢和商業模式的培訓,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除此以外,政府還應該進一步明確并穩定相關政策,降低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使其更有信心進行轉型。只有這些措施得到有效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才能克服數字化轉型的障礙,更好地融入全球數字經濟大潮。
五. 重視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解決高技能數字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對于大灣區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未來的經濟競爭力。為此,一方面,大灣區需要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加強與前沿技術和產業的緊密結合,確保教育內容與技術發展同步,為學生提供更加前沿、實用的技能培訓。同時,應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促進學界與產業界的雙向交流,從而培養出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為吸引并留住頂尖的技術人才,大灣區應該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提供更為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更為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和更為寬松的創新環境。同時鼓勵技術研發和創新,為技術人才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上述兩方面的策略,粵港澳大灣區能更好地形成一個技術人才的高地,從而確保其在全球數字經濟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作者:李子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