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農村發展現狀來看,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以智慧農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十分重要。

1 智慧農業在鄉村產業振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智慧農業生產是借助科學技術實現對農業信息的實時監測,通過對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利用,及時了解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可促進農業的集約化與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1.2 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智慧農業能夠將農田、土地、養殖業形成整體,促進能量與信息的互換,有效實現對農業布局的調整和優化。在獲取農作物生長數據的基礎上,精準控制生態系統中的水分、土壤等,控制生態污染。
1.3 可增加農民的收入
智慧農業可精準調節農業的生產過程,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使農民收入有所增加。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徑
2.1 加強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視
2.1.1 以科技振興農業
科技是產業振興的基礎。利用機械設備實現對農作物的播種、除草、收割,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
2.1.2 重視經營的規模化
政府部門要完善土地流轉政策,增加財政補貼,鼓勵農民自愿參與土地流轉,使農業實現規模化經營。
2.1.3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政府相關部門可提高監督管理力度,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政策支持,定期對經營主體進行培訓,提高經營主體的農業技能及創新意識。
2.2 進一步提高科學技術投入力度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以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需要進一步提高科學技術投入力度。基礎設施建設在智慧農業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關鍵的地位,通過科技完善網絡平臺,可充分加快鄉村產業振興的進程。
2.2.1 完善信息服務共享平臺
建設智慧農業工程,形成集智能分析與數據共享為一體化的平臺。從數據、技術、管理等方面,對農業大數據標準規范機制加以完善,重視對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應用,研發新型智能監測、決策等設備,提高數據資源的共享性。
2.2.2 適當增加科技投入
以科技促創新,能夠為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動力。在農業生產時,應培育優良品種,推廣無公害化肥,盡可能減少化肥農藥對土壤的危害。以科技手段防治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比如,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控,智能化地施肥和除蟲。
2.3 以金融扶持助力產業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以金融扶持助力產業振興尤為必要。
2.3.1 積極發展數字化普惠金融
要借助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著手于數字化普惠金融,對鄉村振興進行扶持,完善農村金融相關基礎設施,改善鄉村金融支付環境。農村金融機構要發揮科技作用,通過對金融服務網點的無限延伸,形成鄉村振興的示范性工程,智能化地改造普惠金融服務及銀行自助服務端。除此之外,可定期在鄉村地區宣傳金融科技知識,通過組織金融科技宣傳活動,強化農民的金融素養,為農民提供穩定的金融生態環境。
2.3.2 加強對農村信用建設的重視
基于鄉村振興背景,可積極打造農村示范村,融合線上與線下,對產業振興主體的信息加以收集。派遣專業人員進行走訪和調查,確保收集信息的完善性與真實性。在調取征信數據時,可積極與市場監管、公安等各部門溝通合作,對信貸信息及時更新,掌握貸款用戶的信用數據。
2.4 完善配套法規及服務體系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智慧農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發展時務必要完善配套法規及服務體系。
2.4.1 完善配套法規
政府相關部門應結合鄉村振興現狀,完善相應的配套法規政策,對各種侵權行為、假冒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完善法規時,可借鑒發達國家的優秀案例,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圍繞智慧農業發展階段,有針對性地調整目標,保護知識產權。另外,完善財政扶持法規,成立專項資金,將財政傾斜到承擔重大農業科研項目的企業,將國家財政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2.4.2 完善服務體系
要優化信息服務檢測機制,積極鼓勵線上檢測與線下檢測的融合,鼓勵農戶積極參與互聯網經濟,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者:江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