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當前國家的重要戰略,而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就是將農村一二三產業進行調整,優化配置,從而實現深度融合,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質,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1 鄉村振興與農村產業融合的科學要義及內在關系
1.1 鄉村振興
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均衡化發展,推進小康社會目標的全面實現,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把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到新的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產業興旺是保障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生態宜居是推動農村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鄉風文明是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治理有效是推動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和導向,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講,鄉村振興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等五個方面。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包括發展現代農業、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提升農村產業基礎設施等方面。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包括吸引和培養鄉村人才、完善鄉村人才培養體系、推動人才流動和交流等方面。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包括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面。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包括弘揚鄉土文化、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包括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農民自治和社會組織發展、強化鄉村治理等方面。這五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支持,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徑。只有這五個方面全面推進,才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達成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使我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2 農村產業融合
農村產業融合,即在堅持農業基礎地位永不動搖的前提下,通過創新體制、技術應用、產業集聚和聯動等方式,實現各種要素的交叉配置,以促進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一方面,以第一產業為基礎,農村產業融合可以通過向后延伸,將農業生產與加工制造業、鄉村服務業等領域融合起來。另一方面,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基礎,向第一產業融合。
1.3 二者的內在關系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方面,而鄉村振興是產業振興的目標所在。在產業振興中,產業融合是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產業融合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產業融合可以促進農村非農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為農民創造就業機會,擴大經濟收入途徑,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產業融合可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因此,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產業融合十分重要,對于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發展農村產業、提升產業附加值和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的重要途徑。

2 鄉村振興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路徑探究
2.1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明確產業融合方向
實現鄉村振興是一個需要政府、社會和農村居民共同努力的過程。政府需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對農村及其產業的發展進行方向引導,并提供有力支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社會需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通過投資、就業、消費等方式,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村居民也需積極參與,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自身素質等方式,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只有政府、社會和農村居民齊心協力,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其中,政府部門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發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應該明確農村產業融合的方向,為其發展制訂詳細且全面的方案計劃。同時,政府還需加強對農村產業融合的監管和評估,確保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科學性、可行性,使其能夠穩步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發展規劃,制訂農村產業融合的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和政策體系,落實好政策措施,加強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的深入發展。
2.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由于歷史原因和資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水電供應、道路交通、通信網絡等方面的不足,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農村人口的流失,一些農村地區的環境狀況得不到有效保護和治理,出現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當地產業融合和發展。因此,要想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就必須先著力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礎。一方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各項基礎配套設施的水平,以滿足產業融合發展的需求,主要包括加強農村公路、橋梁、渡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交通運輸能力,方便農產品的運輸和市場銷售;加強水庫、水渠、灌溉設施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灌溉水平,促進農作物生長和增產增收;通過農業科技推廣、綠肥種植、有機肥料利用等方法,做好土壤改良建設,提高土地肥力和農作物品質,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村供水供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加強農村污水、垃圾等排污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環境衛生條件,促進農村生態建設。另一方面,建設現代化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促進城鄉物流融合發展,需要通過改造農村網絡、電信等網絡基礎設施,拓寬城鎮和鄉村之間的物流融合發展通道。農村寬帶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方便農村居民和企業進行電子商務、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活動,同時也是產業發展所需物流建設的前提。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村快遞、物流中心等,可以提高農村物流能力,方便農產品的運輸和市場銷售,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有助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2.3 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夯實產業融合的基石
為實現鄉村產業現代化,需加大力度發展鄉村產業,實現產業興旺。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存在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農產品質量不穩定、安全問題頻發,給消費者帶來了食品安全隱患。農村勞動力流失、農村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也日益突出,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推動農業農村產業融合升級,是解決傳統農業生產所面臨的問題、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力路徑之一。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從傳統的單一性農作物種植或牲畜家禽養殖模式中解脫出來,因地制宜確定適合的優質農村產業。加強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確定適合本地區的農產品品種和規模,制訂科學決策和發展計劃,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可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如將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醬等,將農產品制成方便食品、保健品等。加強合作社建設,開展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銷售,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使消費者更加容易記住和選擇該產品,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價格,使消費者愿意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從而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和利潤空間。增加產品的長期發展潛力,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更長遠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因此,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夯實農業的基礎地位時,要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突出產品特色和優勢,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做好品牌管理和維護,保護品牌形象和價值,防止假冒偽劣產品侵犯品牌權益。
2.4 加大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
在農村產業中,龍頭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產業升級等方面都發揮著引領作用,可帶動農村產業轉型,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從農村發展實情來看,中小型企業大量存在,因此,政府需加大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激發其活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帶動農村產業的高速發展。還可以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率,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龍頭企業提供財政補貼,用于支持企業研發和創新,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整合上下游資源,促進農村產業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形成產業協同效應,促進農村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提升,實現可觀的綜合經濟效益。
2.5 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游業,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鄉村休閑旅游業提供了發展契機和空間,為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蓄足了動力。
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游業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開發休閑農業和開發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鄉村休閑旅游業是以鄉村自然景觀、人文風情和鄉村產業為基礎,吸引游客前來體驗農村生活、品嘗農村美食、了解農村文化等,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產業。
通過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產業鏈價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政府應加大對鄉村休閑旅游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和農民參與旅游業的發展,推動旅游業與農業、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區,包括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等多種形式,實現鄉村振興和鄉村全面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精髓在于尋找獨特的資源,如特色民俗、傳統文化、美麗的自然風光等。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需要深入挖掘當地的獨特旅游資源,注重游客的感受和體驗,可以從住宿、飲食、活動等方面入手,提供優質服務和體驗,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不同尋常的鄉村文化和生活。同時,需要在產品創新上下工夫,可以將不同的旅游產品進行組合,創新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還可以根據季節、節日等特殊時期推出主題旅游產品。在鄉村休閑旅游中,游客往往更加注重個性化服務,旅游企業可以根據游客需求,提供個性化旅游服務,如私人訂制、訂制游等,增強游客體驗感。
3 結束語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助推鄉村經濟加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為社會全面發展添足馬力。而要想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則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作者:晁偉鵬,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