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東鄰千年京杭大運河。耕地面積91萬畝,轄11鎮2鄉,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縣,近幾年,國家和省市縣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縣委、縣政府也逐步加強了對中藥材產業的領導,將中藥材產業定為新興主導產業,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其產業發展。中藥材產業發展緊密結合鄉村振興和種植業結構調整,按照“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突出道地品種,發展中藥材特色產業,中藥材產業成為結構調整的優勢產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點產業。

一、政策扶持壯大龍頭基地建設
前幾年,中藥材種養 (殖) 植各鄉鎮零散分布,達不到標準化、規?;a品銷售組織化程度低。近幾年,故城縣瞄準國內知名企業集團,不斷加大特色中藥材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打造較為完整的中藥材產業鏈條。2020年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故城縣建設以嶺中醫藥產業園,占地約1700畝,項目總投資50.3億元,主要從事藥物、保健品、食品研發及產業化、中藥材儲存加工、中藥提取、顆粒生產、中藥制劑、中藥物流等。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之一,故城縣依托總投資60億元的以嶺中醫藥全產業鏈項目,借勢縣扶持政策,在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示范帶動和技術支持下,利用現有果樹和林地資源,發展“林果+金蟬”及其他中藥材種養 (殖) 植規模達 2萬多畝,并建設金蟬、土元、酸棗等中藥材加工及休閑康養產業鏈。
二、幾種主要中藥材發展現狀及規劃
根據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結合本縣實際及品種生長特性,采用了不同的種養 (殖) 植模式,現將幾種中藥材發展現狀及規劃闡述如下。
(一) 酸棗種植
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現建酸棗仁、酸棗油加工車間兩個,加工車間及晾曬場約占地50畝,加工產品十分暢銷。為提高故城縣農民收入,縣政府根據2021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酸棗樹的種植被列為省級四大重點推廣品種之一),大力推廣酸棗樹種植。酸棗樹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適應性強。故城縣結合空心村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清除農村殘垣斷壁和危舊房屋,共騰出土地兩千多畝,其中部分栽種了酸棗樹,再加上各村的閑散地、撂荒地等空閑地,截至目前,共種植酸棗樹20多萬株,2~3年就能掛果,由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依據市場規劃收購。酸棗仁是多種藥品原材料,隨著銷售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新品種的研發上市,需求量還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酸棗種植面積將達到2萬畝。目前,茂豐公司建有酸棗仁、酸棗油加工車間。為滿足其生產需要,計劃 2023 年種植面積達到 8000 畝,到 2025 年實現種植面積2萬畝的目標。
(二) 金蟬養殖
金蟬脫殼入藥,金蟬銀蟬可加工成食品。故城縣2018年開始試養,2019年開始推廣金蟬養殖,金蟬寄主范圍較廣,林木中的柳樹、榆樹、楊樹、白蠟樹等,果木樹中的桃樹、梨樹、蘋果樹等均可養殖金蟬,金蟬卵播后三年出蟬。金蟬養殖可利用現有林地果園推廣發展,金蟬養殖過程中對林木和果實基本沒有影響,不必專門管理,省工省力,還能增加額外收入?,F有多套不同模式的金蟬 (蟬蛻) 養殖方案,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間,是立體種養殖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即在適宜的樹齡下種植花生、辣椒,地下進行金蟬養殖,形成“樹上有果,地面有菜,地下有金”的立體種養模式,大大提高畝效益。目前,已在故城縣境內外推廣金蟬養殖9000余畝,部分地區去年已開始出蟬。
預計到 2025 年推廣金蟬養殖面積將達到 50000 畝。為保障金蟬種源的供應,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建設金蟬繁育區,以滿足金蟬養殖過程中對金蟬種苗的需求。金蟬采收后蟬蛻送至公司生產藥品,金蟬和銀蟬進行冷凍或深加工,目前,以嶺研究院已研發出金蟬醬和鹵金蟬等金蟬深加工產品。
(三) 土元養殖
土元又叫土鱉蟲,在故城又叫簸箕蟲。故城縣土元養殖始于2004年,因土元養殖周期長,土元養殖機械化程度低,人工需求量大,對飼養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土元養殖還是以故城縣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養殖為主,輻射散戶不多。目前已實現土元蟲卵繁殖、孵化、養殖、加工全過程管理,現擁有養殖面積40000平方米,年產干品200噸。
土元雌蟲可以入藥,雄蟲淘汰,為充分利用雄蟲,配制了土元雄蟲飼料,可用于黑豬及柴雞養殖,生產的土元豬肉、土元雞、土元雞蛋味道獨特,成為故城縣特色農產品,形成了綠色健康的產品產業鏈。
到 2025年計劃土元繁殖、養殖面積將達到 60000平方米。為減少養殖用工,欲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機械所聯合開發、設計、建設土元繁殖、土元養殖及清洗烘干自動化系統,建成后土元養殖面積將擴大到 60000 平方米,年產干品可達到300噸。
(四) 金銀花、牛蒡、板藍根種植
金銀花、牛蒡、板藍根在故城縣都已達到規?;N植,由企業帶動基本形成一鄉 (鎮) 一品,集中分布在建國鎮、夏莊鎮和房莊鎮。企業把農戶土地集中流轉,統一經營管理。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可參與基地管理或在基地務工,每月從企業領取地租和工資。目前,全縣金銀花、牛蒡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板藍根種植面積12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2000多人從事相關工作,解決了農民就近就業的問題。
到 2025年發展板藍根種植面積將達到 10000畝,金銀花、牛蒡將達到 18000 畝,形成板藍根優質種子繁育及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打造“龍頭企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物流+倉儲+機械化社會服務”的產業化聯合體以及中藥材深加工和中藥材優勢產業集群。目前故城縣中藥材產業種植規模已達到 2萬多畝,帶動全縣 2500多戶、4000多人從事相關工作。
三、主要舉措
(一) 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依托以嶺藥業及院士工作站,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集中攻關研究,提升土元、金蟬科技貢獻力。創新推廣機制,促進新成果、新技術落地,推廣安全環保、科學規范、優質高效、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現代土元、金蟬生產系統,使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二) 建立中藥材產業信息管理平臺
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鼓勵互聯網營銷,培育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推動中藥材產業鏈改造提升,向綠色、品牌、特色方向轉變。
(三) 著力建設三大基地
建設萬畝金蟬養殖基地。利用現有林果地,采用“農戶 (合作社) +公司+科研院所+政府”的模式進行推廣,依托科研院所進行技術研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操作手冊,對農戶進行培訓、指導金蟬養殖。政府協調監督,保障項目順利進行。建設土元自動化養殖基地。對原有土元養殖設施進行改造,新上自動化養殖、深加工設備、設施。建設板藍根優質種子繁育及萬畝規模種植基地。打造板藍根產地加工、儲存、物流園。同時,與衡水以嶺藥業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農業、養殖業、中藥工業廢棄物生產有機肥,打造“農業+養殖業+種植業+廢棄物再利用”生態鏈條。
(四) 鼓勵中藥材深加工
圍繞便利、多用途、多功效、多風味等方向,鼓勵在金蟬產業優勢區生產金蟬、銀蟬、土元等多功能產品,提升相關產品的高附加值。(作者:李春貞 王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