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1.政策解讀
2018年10月25日由臨沂市人民政府批復了《茶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概念性規劃》,根據規劃,茶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將建設成為旅游勝地,其中,旅游規劃將發展茶山攬勝游、歡樂舒心游、鄉村體驗游等主題產品,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作為一期項目開始投入建設,最初項目定位主打航空主題觀光娛樂與航空飛行科技相關產業。
2020年1月,茶芽山通用航空產業園被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納入《山東省重大突發時間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作為全省的示范基地、常備基地,主要負責魯南地區的、物資儲備、航空應急指揮、應急人才培訓,打造未來山東及全國航空的樣板基地。2021年,項目核心茶山通用航空機場被納入《臨沂市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規劃(2020—2030年)》,要求重點滿足醫療救護,人員救生等需求。
在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初期未承擔職能時,模式較為單一,運營困難,社會覆蓋面及影響力都較為薄弱,僅以航空科技與觀光娛樂相關產業難以支撐其成規模建設。伴隨著茶山通用航空機場及周邊產業建設的推進,在承擔更多職責的同時,也為茶山通用航空機場帶來了全新的規劃方向,建立完整產業園的訴求更加突出。本研究在此背景下展開,在原本產業園的規劃上依托新的標準,開發建設包括航空產業園區、文化園區、保障中心區和物流中心區四個主要區域方向的相關產業,以期將航空體系建設輻射到全社會層面,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2.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

圖3-1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區位圖
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距中心城區約20公里,西至文泗線,南至G205國道,東至張南路,北臨沂河(見圖3-1)。
周邊交通路網發達,外部交通便利通達,距離高鐵臨沂北站約10分鐘車程,距離火車站臨沂東站約30分鐘車程,距離臨沂機場約45分鐘車程,距離日蘭、京滬和長深高速入口均在30分鐘車程內。
(2)氣候類型
臨沂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全年平均溫度為14.1℃,同時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通用航空飛行器執行飛行任務(見圖3-3)。

圖3-3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
臨沂市雨量充沛,雨熱同季,2022年降水量為1030.2毫米,夏季6-8月城區降水量平均525.2毫米,夏季洪澇災害較為嚴重。
(3)凈空環境
茶山通用航空機場位于臨沂啟陽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區內,凈空基礎環境較好,且位于凈空保護區邊緣,不受臨沂機場民航路線的干擾(見圖3-4)
茶山通用航空機場位于茶山氣象站、氣象指揮中心東側,該區域周邊800米范圍內禁止修建高度超過距氣象站距離1/8的建筑物、構筑物,為限建區,無高大的建筑,飛行視野開闊(見圖3-5)。

(4)應急救援覆蓋圈
按照《臨沂市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規劃(2020—2030年)》要求,茶山通用航空機場要滿足臨沂市內三區的醫療救援、人員救生需求,茶山通用航空機場距離臨沂市內蘭山區、羅莊區、河東區三區較近,可滿足15分鐘覆蓋全部市內三區,為及時參與應急救援活動奠定基礎。
3.資源優勢
(1)自然資源
茶山地域特色鮮明,地域廣闊,有平原、丘陵。山水資源豐富,是中心城區僅有的兩處山水資源兼備的區域之一,內含“一山兩河七塘”(沂河蒙河,玫瑰湖、蓮花湖、峪子水庫、孫溝水庫、韓村水庫、郝埠水庫、土門水庫。),具有較好的生態稟賦和旅游資源,通用航空產業的加入可以合理利用低空資源,推進當地旅游多元化發展,開辟新的發展模式。(2)人文資源茶山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建筑和科技設施,包括白云寺、天齊廟、烈士陵園、王母宮遺址、茶山氣象站、氣象指揮中心、臨沂中波轉播一級臺等。
茶山地區還擁有豐富的傳統民居資源,周邊小李官鎮、石家屯傳統民居數量眾多、成片分布;尚莊子、北張莊有少量傳統民居,散落分布。其建筑風格為傳統沂南山區建筑風格,建筑形式為三合院,屋頂雙坡無翹起,建筑材料采用當地石材,對后續產業園的建筑風格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茶山及周邊地區產業分析
1.通用航空產業總體布局
臨沂市目前已初步形成"1+3+N"應急救援航空基地網絡體系(1指呼叫指揮中心,3指費縣通用機場、臨沂蛟龍通用機場、臨沂茶山機場,N指應急起降點數量),實現值班人員接到指令30分鐘內出發,出發30分鐘內到達救援基地。同時計劃構建應急救援航空基地網絡,到2030年底,航空網絡將與省級航空網絡進行加密和深度連接,以50公里的覆蓋半徑為基準,在需要時可服務于全省的應急救援行動。
臨沂市擬建設37個直升機停機坪,20個為直升機停機坪,17個為森林消防直升機停機坪(6個標準直升機停機坪,11個臨時直升機停機坪)。到2025年底,新建的綜合醫院、綜合三甲醫院、重要林區、四五A級旅游區、市級應急避難場所等,都要合理布局標準停機坪或臨時停機坪。計劃建立專業復合型人才隊伍體系,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填補現在通用航空方面的人才缺口。
2.周邊產業分析
2018年《茶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概念性規劃》中總共規劃改造與新建重點項目29個,包括11個原有茶山景區配套設施和規模較小、運營模式落后的農業主題園區的改造,和新增的18個以“康養+旅游”為主題的產業構成與配套設施項目(見圖3-8)

圖3-8 茶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概念性
截至2023年,規劃新增項目除了像白云寺景區這種性質較為特殊的項目,其它項目的發展落實情況并不樂觀,落地實施且持續運營的項目寥寥無幾,“康養+旅游”的模式并沒有對茶山區域帶來實質上的改變與提升(見圖3-9)

圖3-9 茶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概念性規劃新增項目圖
在后續茶山周邊的規劃開發中,規劃設計方更改了規劃思路,將改造與新增項目區域集中在茶山核心景區,并且縮小了規劃項目體量。在產業構成上不再局限于旅游、康養和農業,藝術中心、紀念館、創客小鎮和手工藝品街等更有活力的項目開始出現,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的主體地位較為明顯,這對產業園的概念規劃與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與挑戰。
三、本章小結
結合茶山周邊各因素分析,總結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發展狀態如下:
(1)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受政府重視,承擔著重要的任務,目前核心發展方向較為明確,即是依托茶山通用航空機場,建立以相關產業為主導的通用航空產業園。
(2)在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凈空環境、保障圈、自然與人文方面,茶山通用航空產業園都擁有一定的優勢,完全具備開發建設相關產業的基礎。
(3)周邊產業可開發性大,對于通用航空產業的限制較小。
現存問題整合:
(1)對比常規的通用航空產業園,茶山周邊缺少關鍵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與傳統制造業集群,在商業前景、對高新技術項目的吸引力上存在不足。
(2)周邊項目開發力度小,但在產業構成上卻比較雜亂,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周邊發展活力不足,可能會影響產業園的持續運營。
(3)通用航空產業因地制宜,并沒有太多可參考借鑒的案例,航空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新型領域的探索。(作者:張維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