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政府通過緊跟黨和國家的政策導向,在創新發展理念下,引導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加大財政的支持力度,促進生物技術知識向產品成果的轉化,加快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發展建設。此外通化市生物醫藥企業通過主動地把握住我國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契機,加強產業鏈間的合作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加強人才培養。
一、政府支持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強化企業創新倒逼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推動流通環節改革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引導企業加快發展研發力量。”①通化市生物醫藥企業在政府的引領下,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1.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補貼為企業提供直接資金支持的同時,也發揮指揮棒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預期風險。因此,政府補貼是引導企業投資,增加資金投入總量的重要途徑。
第一,直接增加財政投入。
第二,加大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力度。
第三,擴大政府采購規模。
1.2 優化政府資金配置
通化市政府合理分配對生物醫藥的研發資金支持,通過更多流向具有較強創新活力的青年學者、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及基礎研究領域等方式,優化政府資金配置,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果。
第一,突破專家頭銜限制,引導政府資金向青年學者傾斜。
第二,突破企業性質、規模限制,引導資金向中小企業傾斜。
第三,重點投資基礎研究領域。
1.3 引導社會資本流向生物醫藥產業
資本的主要使命即增值自己,馬克思指出“通過自己的增值來表明自己是資本”。①而為實現資本增值,資本必須不斷迅速地投入市場,并從市場上取走商品,資本才能保持迅速的周轉,因此社會資本流入生產領域應當增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我們必須善于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雹诿耖g投資主要是指來源于由民營經濟涵蓋范圍內的各類主體的投資,通過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保證民間投資融資渠道的暢通。
第二,精簡政府審批程序。
第三,擴大民間投資規模。
二、培育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環境
生物醫藥產業對集群環境具有依賴性,只有當集群內企業及相關的機構形成協同競合關系時,才能在集群內部產生創新和知識溢出效應,在空間地理上引發人才和資源集群。生物醫藥研發是一個多利益主體參與的創新活動,無論是從創新質量還是創新速度的角度來看,產業鏈整體的多主體開放式網絡創新,相較于單個企業的創新,更有利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
2.1 促進產業鏈分工協作
第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研究專業化分工。
第二,充分發揮生物醫藥中介服務的作用,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各環節無縫對接。
2.2 共享公共研發基礎設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建立面向民營企業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積極發展技術市場,為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化服務?!雹偕镝t藥產業研發所需的器械和設備是保障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通化市政府通過建立技術設備共享平臺,積極推進生物醫藥設備設施的自主研發。
第一,實行生物醫藥研發基礎設備共享,降低新藥研發成本。
第二,緊跟新藥研發步伐,提升配套設備的研發制造水平。
2.3 強化多主體合作創新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生物醫藥產業鏈中的主體通過緊密的合作關系,在交流中產生知識外溢,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是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發展的必要途徑。
第一,建立多協同合作創新網絡。
第二,加快企業自主研發速度。
三、 提高主創新能力
“十四五”規劃中指出;“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雹偻ɑ猩镝t藥產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創新能力的增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生物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1 明確生物制藥的主攻方向
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通過依托創新體系,整合產業內部所有的相關資源,研究開發生物醫藥產業的相關技術,并建設其相關的項目。
3.2 推動企業與發達地區科研機構的合作
通化市生物醫藥企業進一步深化與發達地區的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通過不同經濟組織的優勢相互促進,實現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高效地實現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和綜合實力的提升。
3.3 加強企業與本地高校的合作
注重充分發揮通化市生物醫藥企業的核心作用,以及通化市高等院校的支撐引領作用,通過協調各個部門和機構的功效與利益,加強企業和本地高校之間的合作互動,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及其共性技術的創新。
四、推進專業人才建設
人才是社會創新的基礎,通化市政府通過營造有益于交流的氛圍和環境,培養生物醫藥專業型人才,吸引國內外的博士和博士后等大量人才聚集,提高對基層研究人員的重視程度等方面實現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
4.1 增強高校專業人才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基礎所在,也是科技創新人才的搖籃?!雹倏梢妼I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根本保障。目前,通化市生物制藥領域缺少專業人才,人才結構不符合市場需求,因此建議人才培養向生物制藥專業和生物統計專業方向傾斜。
4.2 激勵企業基層研發人員
通化市生物醫藥企業不能只著眼于高端人才的建設,而忽略基層人員的創新能力,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使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同時面對不同領域的需求進行階段式的人才隊伍招標。
4.3 高薪引進研發人才
相對于引入國外知名專家教授的高成本和高門檻,博士和博士后不僅在數量和引進成本上占有優勢,同時又具備較高的學歷和專業水平,在學科前沿領域頗有建樹。(作者:張楠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