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新能源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因其經濟發展水平和氣候因素,導致火力發電仍占據主體地位,風力、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消納不足。要根據不同的能源儲量和應用場景,加強規劃布局,因地制宜,分區發展,拓寬銷售渠道,避免資源浪費和能源過剩。黑龍江省要協調關系,推動政策有效落地,在產業間形成合力。企業要充分了解國家及政府政策,結合大數據等新技術制定戰略發展方向,充分利用政府專項基金,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實現黑龍江新能源產業戰略發展規劃。

黑龍江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分析
(一)生產多元化產品
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產品是行業發展的重點,利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資源稟賦制造不同的產品。黑龍江省風力資源豐富,與其他能源相比,獲取難度較小,適合制造風力發電機組,結合大、小型風力發電機組特點,應用于不同場景,解決生產生活需要。同時,黑龍江省生物質能原料獲取較為便捷。據統計,2017—2021年,黑龍江糧食產量分別為7410.3萬噸、7506.8萬噸、7503.0萬噸、7540.8萬噸、7867.7萬噸。2021年,水稻產量為2913.7萬噸,玉米產量為4149.2萬噸,大豆產量為718.8萬噸。農作物秸稈可提供能量,可通過不斷改進生物質燃料,使燃燒效率逐步提高,要重視產品質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只有提高質量才能在新能源行業長遠發展。

圖4 2017—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
(二)開拓國內外市場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最北端,因地理位置、氣候以及風力等新能源不易儲存因素,不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完就會造成浪費,導致電力市場消納新能源電力的能力較弱。在新能源裝機容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黑龍江省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本省用戶使用清潔能源,重點對高耗能企業進行宣傳推廣,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吸引用戶,依托省內豐富的風力資源,完善產業鏈,形成區域內配套的企業集群,推動產業升級,吸引國內外企業投資建廠,增加電力消耗量,帶動新能源電力企業的發展。解決電網消納不僅要擴大內需,也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俄羅斯與黑龍江省具有完備的交通運輸路線,且與我國一直保持友好鄰邦關系,是很好的貿易合作伙伴。長期以來,俄羅斯的傳統能源占據主導地位,黑龍江省可以在新能源行業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將富余電力輸送到能源需求較大的國家和地區。
(三)提高智能化技術
傳統的新能源產業運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產業日益發展的需求,結合人工智能、5G技術、大數據平臺、“互聯網+”等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能源系統,將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系統與能源領域深度融合,增強后臺運維能力,研究綜合型能源系統、智能診斷技術,實現電、熱、水、氣、儲多能優化運行,全面提升能源綜合利用率。黑龍江省制定電力應急措施方案、保障體系和信息共享交流機制,合理配置儲能,使產業協同發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生態,加大對能源研發創新平臺支持力度,依托中船重工703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現有平臺,對人才加大培養力度,對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技術領域進行重點研究,對接企業,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系統,為新能源產業輸送人才。
黑龍江新能源產業發展輔助措施
(一)政策支持
當地要完善相應的法規制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放寬準入限制,優化可再生能源項目核準及備案流程,創新政務服務方式,構建多部門溝通協調、聯動審批機制,實現一站式服務,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效能,營造優質的發展環境,不斷完善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管理辦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場化開發機制。當地要加強各類能源綜合開發,破除市場和行政壁壘,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完善新能源補償機制,穩定投資預期,降低企業成本。
(二)金融支持
新能源發展之際,銀行和投資機構以觀望為主,政府的導向和支持對新能源企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當地要依托自身優勢,結合發展狀況,制定相適宜的投資、融資制度,設立新能源專項基金用于新能源技術研發,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同時搭建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加強新能源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交流,加強溝通,積極發展債券市場,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制定相應的產業傾斜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利用債券市場加大金融市場的支持力度,緩解融資難、資金短缺的問題。(作者:符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