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針對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得出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既有 機遇也有挑戰。如何突破發展制約,促進無錫市休閑農業產業迭代和高質量發展成為焦點問題,并提出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一、優化產業布局,統籌規劃發展
政府在休閑農業產業發展中扮演著掌舵者的角色,需要把握好休閑農業發展的方向,引導其高質量發展[5]。所以無錫市政府應該做好頂層設計,關注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主動承擔起自身責任,引導休閑農業合理有序發展,整合所有資源,促進當地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休閑農業發展需要建立起統一的運營平臺,并對各類資源進行統籌整合,根據每個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利用各項資源,不斷創新,打通產業鏈。在發展前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了解市場規律,對于每個區的休閑農業發展做好統籌規劃,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無錫市政府應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把發展休閑農業加入城市發展的整體規劃,明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定位、分布區域和產業特色。無錫市政府應充分利用本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因素,確立區域特色,對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區進行表彰,樹立典型,如太湖、陽山、惠山等地。此外,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要不斷總結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提高整體發展水平。休閑農業近年來發展過熱、資本注入過多,雜亂無序的資本注入導致休閑農業發展出現亂象。應改變以往單一的資本投入渠道,取長補短、發揮多種投資方式,促進休閑農業合理長遠發展。與此同時,應該加強農業和教育部門之間的溝通,將愛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思想融入大中小學的教育中去,打通教育教學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還需要在更加廣闊的視野下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減少同質化產品,打造全產業鏈,走精品化發展道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技術支撐,打造特色產品
發展休閑農業,既要勇于嘗試、大膽創新,又要結合當地特色產業文化,豐富休閑農業的旅游內容,充分挖掘當地豐富的文化內涵,把游客留住。休閑農業應在種植、采摘、旅游的基礎上,與智慧旅游、電子商務等產業相互滲透,把這些要素匯聚到一起,加快休閑農業旅游園區向康養、教育、民俗體驗等休閑功能拓展,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目前,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游客重游率低,開展休閑農業必須有所創新,才能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成為游客的選擇,提高休閑農業的經濟收益。無錫市休閑農業發展應加強與現代科技、文化創意和體育運動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打造特色產品的同時,要利用好現代化信息技術、智能網絡、生物技術等新技術和新手段,提升知曉度,增強競爭力。
加大技術支撐力度,要重點關注以下兩點。一是建立健全信息門戶網站。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很多游客旅游前都會通過信息門戶網站了解相關信息,所以建立起休閑農業門戶網站,開展休閑農業園區分類指引不可或缺。比如,可以應用新VR技術,讓游客在旅游前就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提高游客的旅游興趣;上新無錫市游玩攻略、周邊游攻略,在各大門戶網站(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進行宣傳,這種攻略可以對多個休閑農業旅游園區進行推薦,形成共贏;建立信息反饋制度,游客可以分享個人游玩的體驗、感受或反饋對于項目不滿意的地方,暢通休閑農業項目與游客之間的溝通渠道,也方便休閑農業項目收集到游客信息,針對性地做出改進和創新。
二是打造智慧休閑農業。無錫市政府可以牽頭與我國臺灣地區的智慧休閑農業進行深度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其經驗。臺灣有很多休閑農業是打造全鏈條的方式,無錫市休閑農業也可以這樣做,如無錫鵝湖玫瑰園可以從玫瑰種植、采摘、觀賞外延到參加玫瑰花茶、玫瑰甜點、玫瑰香氛制作等活動中去,從而大大提高觀賞性和體驗感,同時也能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帶動居民就業,提升整體幸福感。
在打造特色產品和特色項目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利用好當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文化資源,文化能為休閑農業的開發注入靈魂,要培養文化特色項目。比如依托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構建出當地的特色休閑文化項目,不僅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豐富休閑農業的項目內涵。
第二,打造健康、養生、休閑文化項目,充分利用游客對原生態、自然、綠色的追求,種植原生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及放松療養的場所。
第三,要培育特色種植項目,拓寬產品渠道。特色種植項目可以引進、開發、培育,配套采摘、個體認養、體驗園,建立終身會員制吸引游客重游,形成有特色的休閑農業。
第四,推動休閑農業與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融合發展,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休閑農業經營可以同大中小學教育相結合,建立農業教育基地,開發特色兒童休閑教育、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模式。同時,休閑農業能夠迎合城市居民的消費心理,使得休閑農業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
三、培養產業人才,組建專業隊伍
實現國家鄉村振興需要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人才隊伍,推動休閑農業發展也需要專業人才隊伍。休閑農業發展最重要的是創新,而人作為創新的重要支撐和主要載體,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去開拓創新思維,發現新的發展模式。所以,無錫市政府應該組織多種多樣的培訓,鼓勵休閑農業經營者多多合作,提升專業素質,形成專業人才隊伍。同時,要加強與無錫市多所本科、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促進相關科研成果轉化,推進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各大高校應利用好勞動教育這門課程,引導學生愛勞動,改善學生對農村的看法,利用好農業產業孵化園,使其成為學生和農民企業家的搖籃,吸引更多的人回鄉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回到農村就業、促進鄉村振興,成為休閑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休閑農業要想獲得發展還需落實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目前,受城市化、工業化的影響,很多農村人選擇進城務工,而且很多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不愿回到農村發展,而休閑農業發展的主場就在農村,導致人才引進變得非常困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愿意去農村工作,而留守農村的勞動力文化程度較低,農村人力資源缺口巨大,專業人才稀缺嚴重制約了休閑農業的發展。所以,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對于那些愿意回鄉創業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通過政策扶持吸引優秀人才走進農村,在廣闊的農村沃土大顯身手、展盡才華。此外,對于“土專家”也要非常重視,他們出身農村,扎根基層多年,對本地的環境非常熟悉,在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同時,他們對于農村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熱情,他們熱愛這片土地,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家鄉發展得更好。所以,政府應該將這批人納入才農技服務專家庫,鼓勵和引導他們拿到相應證書和聘任書,采取創收、分紅的方式吸引他們推動無錫市休閑農業的發展。
要促進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應該建立從業人員長效培訓機制。目前從業人員大部分都是原本從事農作物種植的農民,他們缺乏經營管理知識,沒有產業發展的服務意識,無法保證良好的服務質量。針對存在的現狀及問題,可以開展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培訓來提高從業人員的服務能力。
一是對休閑農業的經營者要進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鼓勵農村企業家通過MBA課程學習、掌握大量管理知識,提高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
二是對從業者進行產品市場定位、消費者心理和消費者行為、提升個人服務能力等方面的培訓,建設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的服務隊伍。
三是要經常開展休閑農業行業沙龍、交流會、分享會等促進從業人員互相學習、互相觀摩、掌握經驗,從而提高整個休閑農業從業者的整體素質,更好地推動無錫市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休閑農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載體,是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和主要保障。無錫市作為經濟發達地區,資源豐富,具備發展休閑農業的獨有優勢和條件。同時無錫市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部分問題和不足,這需要無錫市政府及監管部門與所有休閑農業從業者不斷努力,促進無錫市休閑農業向好發展。(作者:劉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