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深入剖析了漳州市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表明了漳州市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轉型升級存在著基礎配套滯后、核心技術欠缺和人才保障不足等發展瓶頸。基于此,本章將對漳州裝備制造產業應克服高端化轉型升級所帶來的短暫陣痛,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加強人才資源建設,扎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細分領域產品和市場,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升產業溢出效應,搶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新制高點,扎實推進漳州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一)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一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推動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與本地和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合作,圍繞漳州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實施聯合攻關,深化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在基礎學科、底層技術和核心技術等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與應用平臺,著力突破關鍵核心零部件和關鍵工藝技術,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的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大幅提高主導產品的先進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是加強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圍繞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主導產品的高端關節軸承、高端工業UPS繼電器、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爭取國家和區域重大專項研究支持,力爭突破卡脖子關鍵共性技術,著力卡脖子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逐步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不斷提高卡脖子技術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和經濟效益。
三是構建區域協作平臺。充分發揮漳州市在閩西南協作區域的地理位置優勢,在技術、信息、人才、研發等領域加強與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區域協作,利用各區域的不同產業優勢,打通區域協作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培育和引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優質資源,為漳州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提供更多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自主創新要素的支撐,推動企業在更高的層次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分工與協作。
四是藉助新技術,提升自主創新水平。支持和鼓勵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經費、政策、融資等諸多領域給以更多的配套與扶持,鼓勵企業加強裝備制造基礎研究,融合新興技術,加強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共性技術研究,推動企業在技術改造和升級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水平。
(二)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培育產業集群新業態
一是整合優化高端裝備制造資源,聚焦產業集群創新。統籌區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協調發展,以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作為主要載體,聚力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及其相應配套,充分發揮積極財稅政策的引導力和推動力,對產業發展要素資源進行傾斜配置,實現對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和產業集群的整體優化與配置。
二是強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效應,創建產業集群新高地。充分發揮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集群效應,引導企業項目向產業園區聚集,梳理產業上下游價值鏈關系,優化產業鏈布局,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核心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再者,以區域龍頭企業為引擎,聚力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的延伸,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新業態,突出產業服務化特征,切實提升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度。
三是強化龍頭企業的頭雁效應,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制造過程中關鍵零部件和共性工藝技術的協同創新研發,在經費、人力資源、平臺建設、政策等要素保障方面給與更多的扶持,夯實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業態的底層基礎,帶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向品牌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三)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溢出效應一是持續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升級。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優化企業生產制程,切實提升企業裝備產品的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積極培育高端化轉型升級典型龍頭企業,為其他企業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參考樣本,扎實推進存量傳統裝備制造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服務型裝備制造企業轉型升級。
二是加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內部分工與協作。鼓勵和支持區域內優質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做大做強,提高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重點完善和整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配套體系,促進高端制造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加強區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在設計、研發、制程、市場、服務、信息等產業鏈的橫向與縱向分工與協作,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優勢,提升區域產業鏈的溢出價值,增強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
三是培育和做強專精特新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對標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繼續加強漳州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主導細分領域的優勢建設,鞏固裝備制造產業現有細分產品領域優勢,積極培育和開發具有良好基礎、潛力較大、行業帶動性較強的專精特新產品和企業,提升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生態體系發展水平。
(四)加強人才資源建設,豐富人才儲備路徑一是構建人才雙向流動平臺。
構建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人才雙向流動平臺,尤其是本地的閩南師范大學、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通過雙向掛職方式促進企業和高校之間的高層次人才流動,利用柔性引進的方式,以研發項目為啟動載體,一方面緩解企業在高技術技能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匱乏,另一方面也可解決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以平臺構建推動企業人才資源建設。
二是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和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大人才資源的引進力度,尤其是從國內外先進地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和高級企業管理人才;其次,加大企業和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利用雙元制、現代學徒制等多形式和多渠道培育復合型高技術技能職業人才;再者,強化人才激勵措施,擺脫現有政策和觀念束縛,打通人才晉升渠道,從待遇、晉升、事業、生活等多方面穩定住和發展好人才隊伍。人才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引得進,更需要用得好和留得住,方能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撐。
三是強化人才資源的“推出去”和“請進來”。“推出去”旨在于豐富存量人才資源的知識體系,瞄準產業最新科技與理念,加強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人才向國內外先進發達地區的學習與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富現有人力資源的知識技能體系。“請進來”旨在于根據產業需要,多渠道引入外籍技術管理人才到漳州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進行兼職或全職工作,以包容、開放和理性的姿態,解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跨越式發展過程中的人才資源問題,豐富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人才資源儲備。
(五)擴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一是多渠道加強企業融資力度。由于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企業在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換代、原材料采購、終端服務等多個環節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容易引起資金緊張,因此為避免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應鼓勵和引導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上市,通過定向增發、股權激勵等資本運作方式,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助力企業直接融資,并進一步改善企業的治理制度和經營方式,推動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發展。
二是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強化金融服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能力。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加快金融市場和體制的改革,推動投資主體發揮更大的作用,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能力;再者,加大財稅金融支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力度,通過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完善科學高效的資金支持體系,提高優質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信貸投放規模和力度,利用漳州市的區域優勢,積極引入外資和臺資,為裝備制造產業的高端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結論
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推動新時代漳州市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是具有重要實際意義。漳州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應克服轉型升級所帶來的短暫陣痛,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加強人才資源建設,扎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細分領域產品和市場,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升產業溢出效應,在卡脖子技術、關鍵零部件、新材料、關鍵工藝等領域逐步實現突破,聚力搶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新制高點和打破國外行業的壟斷,扎實推進漳州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作者:吳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