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荊門發展通用航空的機遇與挑戰
荊門是中南地區通用航空強市, 經過 4 0 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以中航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為研發、 以原宏圖飛機制造基地及聯邦航太 (荊門) 通用航空制造公司為裝備制造、 以荊門通航有限公司和荊門中航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為運營、 以航空產業園為服務的通用航空產業鏈。
1.1 荊門發展通用航空的機遇
( 1 ) 國家政策逐漸向好, 荊門低空空域條件優良, 低空空域管制逐步放開。
( 2 ) 區位優勢特別明顯。 華中腹地、 長江中游, 處于武漢城市圈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切點。國家提出建設 “長江經濟帶 ” 的發展戰略, 為荊門通用航空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 3 ) 航空產業基礎雄厚。擁有中航工業集團、 中航通飛公司、 荊門通航、 中航工業特飛所, 原宏圖飛機制造廠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 4 ) 全國最優的資質和空域條件。擁有 2 家 C C - A R 9 1部運營資質、 1 家 C C - A R 1 4 5 部維修資質、 1 個自主使用和管理多年的通用機場。
(5 ) 成熟的管理團隊和市場。擁有成熟穩定的飛行、機務、 航務、 油料保障及管理團隊; 擁有較為穩定的市場和客戶群體。
1.2 荊門發展通用航空面對的挑戰
( 1 ) 制造業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只是組裝, 不具備零配件生產能力。
( 2 ) 現有運營企業裝備不優, 效益低下。機型老舊單一, 機隊規模較小, 運力不足, 故障率高, 航材獲取困難, 維護難度大, 運行成本較高。以農林航空市場為主, 作業成本高, 附加值較低, 盈利能力較低。
( 3 ) 人才缺乏。隨著通用航空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研發、 飛行、 機務等專業技術人才相對缺乏, 管理人員綜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 4 ) 國內通航公司和通用飛機數量急劇增加, 通航市場增速遠低于飛機引進速度, 客戶也更傾向于就近選擇飛機, 而不愿選擇調機形式開展業務, 市場開發難度較大。
( 5 ) 荊門周邊地區通航企業眾多, 沙市楚天、 同誠、 銀燕、 武漢直升機等通航公司機型較為先進, 部分企業除享受國家農林補貼外, 還有地方政府補貼。 而荊門通航公司飛機老舊單一, 故障率較高, 不具有價格和競爭優勢, 面臨失去部分市場和客戶的嚴峻挑戰。
( 6 ) 國內外眾多戰略投資者已開始進入通航運營領域,與國有企業相比, 其經營理念較為先進, 經營機制靈活, 對荊門通航公司維護市場份額和拓展業務范圍形成較大沖擊。
2 荊門通用航空產業鏈建設模式
2.1 戰略定位
以通用航空運營為龍頭, 以通用航空器研發與制造為基礎, 以航空培訓和航空運動體驗為特色, 集聚發展通航全產業鏈, 打造成為華中地區領先、 國內知名的 “通用航空創意經濟示范區” 。
2.2 戰略目標
力爭到 2 0 2 0 年, 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農用航空站, 華中地區最大航空運動體驗中心,華中地區航空應急救援中心, “愛飛客 ” 航空俱樂部品牌搖籃, 全國特種飛行器和通用航空制造基地。 實現年產值過百億元, 年利稅 5 億元。
23 發展思路
積極融入國家 “長江經濟帶” 戰略、 湖北省發展臨空經濟和通用航空產業、荊門市政府和中航通飛愛飛客鎮建設, 借國家及當地政府的政策優勢、 資金優勢和中航工業集團的品牌優勢、 人才優勢, 從參與 “長江經濟帶 ” 建設入手, 對內服務于荊門、 武漢航空產業園和愛飛客航空綜合體, 對外向華中地區四周鞏固農林市場, 拓展工業航空市場, 建設華中地區通用航空適航維修基地, 沿長江經濟帶開展點對點及長江三峽旅游和通勤航空 (含短途貨郵和商務航空) 。 將重慶—萬州—宜昌—荊門—武漢—鄂州連點成線, 實現互飛串飛, 適時建立覆蓋華中地區的 F B O 基地。此外, 還將充分挖掘機場、 飛機資源價值, 適當拓展飛機冠名、 廣告宣傳、 技術輸出等輔助性業務, 切實發揮輔業造血功能, 以主帶輔、 以輔促主, 多途徑集聚持續發展資金, 向戰略目標逐步邁進。
2.4 荊門通用航空產業鏈模式
2.4.1 荊門通用航空產業鏈模式
如圖 1 所示, 我們按照供需關系和價值流動將通用航空產業鏈分為基礎產業、 航空制造業、 運行保障資源、 通航運營業和應用產業 5 個板塊。
2.4.2 荊門通用航空核心產業鏈模式
如圖 2 所示, 我們構建了荊門通用航空核心產業鏈模式。一是依托中航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科研技術實力,以水面飛行器和浮空飛行器等特種飛行器的研發、 制造為核心, 建立健全 “研—試—制 ” 航空產業鏈, 全面保障落戶在荊門的水陸兩棲飛行器、 浮空飛行器等得以快速穩定發展,以荊門高新區制造及航空地面保障設備生產為基礎,
在現有的航特公司及周邊可利用的地塊規劃以航空配套產業為主的飛行器零部件制造產業區; 二是充分融合荊門旅游資源和航空資源優勢, 著力開發航空運輸、 通航作業、F B O 服務中心、 航空游樂等航空服務業; 三是以漳河機場為依托, 在原宏圖廠區布置航空服務產業及生態旅游、 通航作業、 航空會展、 飛行器總裝等項目, 形成航空服務區 (漳河區域航空新城) ; 四是在鐘祥市冷水鎮規劃以民航服務、F B O 、 航空貨運和航空體育等為主的航空服務項目, 形成航空服務產業區 (鐘祥區域) ; 五是加快實施通用航空重大項目建設。主要是荊門愛飛客航空歡樂小鎮項目、 聯邦航太通用航空產業基地項目和漳河機場改擴建項目, 全力打造航空產業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 “通用航空創意經濟示范區 ” , 形成年產 3 0 0 架整機與 2 0 0 臺航空發動機生產能力的產業基地, 新建長 2 2 0 0 m 寬 4 5 m 的飛機跑道、 空管中心、 停機坪及相應配套設施建設, 擴建老跑道至 8 0 0 m 。
3 荊門通航產業鏈發展對策與建議
3.1 規劃引領, 面向未來
堅持頂層設計, 完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 統籌安排各類項目、 用地和設施, 合理安排發展時序。堅持城鄉統籌、 區域協調。 加快形成市區、 航空新城、 漳河鎮等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3.2 打造品牌, 樹立形象
要努力打造航空品牌, 通過品牌效應來推動荊門航空產業的跨越發展。根據現有條件, 現階段要重點打造航空運營、 航空培訓、 航空主題公園和航空旅游四大品牌。 利用自身資源、 中航工業品牌優勢及湖北省荊門農用航空服務站有利條件, 鞏固和拓展傳統農林航空市場, 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力爭到 2 0 2 0 年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成為南方地區領先的專業農林通航公司; 加強高附加值的工業航空市場開發, 擴大機場網絡規模, 提升工業航空市場占有率, 力爭成為華中地區知名的工業通航公司; 搶抓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機遇, 適時拓展緊急救援、 飛機中轉服務、 通勤航空、 飛機冠名和廣告宣傳等新興業務, 建立覆蓋中部地區的F B O 基地, 形成新的利潤增長極, 成為多元化全面發展的通航公司; 要盡快啟動湖北省航空運動學校和航空運動管理中心基地搬遷工作; 積極推動荊楚理工學院與中國民航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專業院校和實體開展合資合作, 在愛飛客鎮區域內設立荊楚理工學院通用航空分院; 在航空旅游方面, 依托荊門愛飛客俱樂部, 開展 “春看油菜花、 夏看漳河水、 秋看楓葉紅 ” 空中游覽活動, 實現荊門旅游從平面向立體升級, 豐富旅游內涵, 提升旅游形象。
3.3 搭建平臺, 籌措資金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 完善中航荊門愛飛客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引進中航國際、 中航基金等市場主體增資擴股, 積極爭取國家蛟龍 6 0 0 專項研保資金、省專項扶持資金和中航愛飛客產業基金共 4 . 6 億元用于機場建設。創新投融資機制, 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 引進各類戰略投資者、 產業基金, 參與航空科技園、 航空大世界和航空產業園項目建設。
3.4 積極爭取, 落實空域
要積極加強與空軍武漢指揮所、 中南民航局、 民航湖北監管局、 湖北空管局等單位銜接溝通, 盡快落實漳河新機場本場空域, 在已有襄陽、 宜昌、 荊州、 神農架等 4 條低空航線的基礎上, 申請新增到武漢、 十堰、 恩施 3 條旅游航線, 形成省內低空航線飛行網絡。
3.5 依托央企, 互惠雙贏
繼續深化與中航工業集團的合作, 依托中航工業集團發展轉型以及在全國布點愛飛客綜合體項目契機, 加快推進荊門愛飛客鎮建設, 重點要加速推進機場建設, 促進荊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3.6 依托產業, 完善鏈條
依托荊門現有的產業基礎, 加強資源整合和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通用飛機產業的生產、 研發等核心業務,營運、 培訓等相關業務以及金融、 保險等配套業務, 形成全產業鏈、 全價值鏈的集群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