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紛紛出臺各項政策用于支持養老產業的良性發展,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努力完善各項法律法規,以促進體系不斷升級。其中,在促進養老產業市場化發展上,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新模式,沖破過去的傳統格局,促進新的業態形成,以及產業服務鏈的延生,以促進產業化發展,讓養老產業更接地氣,更惠民生。本文展現了近年來各地在探索養老產業市場化發展路徑上的經典案例。
武漢蔡甸:放開土地政策,放寬投融資渠道
武漢市蔡甸區依托區內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以生態城建設為引領,放開土地政策,放寬投資渠道,共吸納了300億元資金,吸引了中國健康谷、僑亞社區、合眾人壽健康社區、同濟健康社區等養老機構入駐,形成了集生態、科學、便捷等必需的生態養老產業鏈。
江蘇如皋:“公建民營”走出公辦養老新路子
江蘇省如皋市民政局試點推進公建民營模式,改建為醫養結合型的博愛康復護理院,取得了成功的試點經驗,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博愛康復護理院的建成有力推動了如皋市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盤活公辦養老機構閑置資產探索了一條成功的新路子。
浙江金華:“統分結合”構建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以“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為主要思路,采用統分結合模式推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一是在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上,采取“日間統一照料、夜間分散居住”相結合的統分模式;二是在服務中心的布局運營上,實行“中心較大村統一布點、邊緣較小村分餐配送相結合的運營模式。目前已建成養老照料中心288家,服務老年人4萬余人。
卓達集團:“三加三”全齡化健康享老智慧社區模式
河北卓達集團致力打造“卓達養老”模式核心競爭力及“卓達養老”銀發族養生照護系統標桿,經過10年探索,獨創了由“健康、養生、享老”軟服務和“居家、社區、機構“硬體系”三加三”全齡化健康養生享老智慧社區模式,并成功導入了相對成熟的臺灣“智慧化照護”模式。
上海“老了吧”:開創互聯網智能養老新模式
“上海老了吧”公司以養生科技結合互聯網思維,應用020(線下整合+線上平臺),構建互聯網智能養老產業鏈,融“養老、養生、養心、養性”于一體,通過科技智能手環與移動終端使老人與家屬無縫對接,能使兒女第一時間了解父母狀況,送達關愛,為不同需求老人提供家政、醫療、出行等便利服務,開創互聯網智能養老綜合服務模式。
華銀集團: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機遇做養老
華銀(天鵝湖(樓盤資料))國際生態城經過8年多時間發展,現已完成12898張養老床位,總結發展經驗:一是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養老產業做起來周期非常長,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這是華銀養老產業發展的保障;二是發展模式的創新,包括科技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兩個方面,利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會,將養老床位以合伙人的方式交給專業的團隊去經營;三是努力實現養老標準化,包括養老產品的標準化和養老服務的職業化,如天鵝湖的門把手設計、醫療專用電梯等細節,另一個是養老護理的標準化、職業化。
山東鐘冠:以海洋產品為核心構建健康養生產業鏈
鐘冠以健康文化為內核,經過多年的探索,從產品理念、生產環節、養生養老文化平臺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探索,通過產業化運營高質量的原生態海洋產品,同時跟產業鏈進行聯盟,用一系列文化項目搭建中老年人養生平臺,倡導中國五行養生理論,讓新生代的健康養生文化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
北京厚德宗興:宗親社區養老合作社讓養老不再難
北京厚德宗興資產管理中心以契約型基金的形式組建“宗親社區養老合作社”,利用宗親與社區人們的之間的信任關系、利用財富及財富創造力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分布差異進行資產配置,合作社成員退休(60歲)后至75歲前,生活能夠自理,可選擇回鄉居住,獲得城鄉房租差異帶來的利潤;75歲后,回到城市,享受城市相對優質的醫療服務。該中心深入社區,街道和居委會,已在京建立10個居家老服務點。
湖北僑亞:機構養老現代化、社區養老智能化、居家養老信息化
湖北僑亞集團將傳統的專業機構養老服務與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相結合,構建完整的機構養老現代化、社區養老智能化、居家養老信息化“三化”養老服務體系,并不斷開發與完善各類養老服務產品,為更為廣泛的老年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個性化系統養老解決方案,創建了集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為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
杭州“聯眾模式”:異地休閑養老促進城鄉一體
浙江聯眾鄉村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創新經營模式,公司在生態良好、風景優美的村落,與愿意合作的村民簽訂協議,由公司出資,按統一標準對他們的住房進行改建裝修為“城仙居”。房子的產權仍歸農民所有,農民可任選兩間居住,其余房間30年的使用權和經營權則歸聯眾公司所有,期滿后歸還村民。投資者可以定期或是長期居住,也可以請聯眾公司代為出租,獲得租金收益。
山東盛泉:開創國內養老上市第一股
2013年5月8日,榮成盛泉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這是山東省首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上市的企業,也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家以養老產業為主業掛牌上市的企業,打開養老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
但總的來說,由于投融資渠道單一、扶持政策不完備等原因,國內目前的養老產業和老年人宜居環境建設等還處于起步階段,阻礙其進一步朝市場化、社會化方向發展的諸多瓶頸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