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全球、中國層面來看,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
1、全球前瞻產業發展趨勢:從全球來看,人類社會的需求和技術演進將推動五大高科技產業和兩類服務業;領域的快速發展,它們是:新能源、新材料、健康產業、通信電子、創意產業、現代物流。
2、中國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其分別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
3、2014年0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宣布啟動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再度成為焦點。
二、美、日、歐等都把發展新材料作為產業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并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商品化等方面領跑世界。
1、美國:保持新材料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1)與新材料相關的計劃有:21世紀國家納米綱要;國家納米技術計劃;未來工業材料計劃 ;光電子計劃 ;先進汽車材料計劃 ;化石能材料計劃 ;建筑材料計劃 。
(2)取得進展:超介質材料“隱身衣” ;高效存儲氫納米復合材料 ;納米繩、超黑材料。
(3)重點企業:杜邦公司、 陶氏化學、 MEMC公司。
2、日本:注重實用性、先進性及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1)與新材料相關的計劃 :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納米材料計劃;21世紀之光計劃;超級鋼鐵材料開發計劃。
(2)取得進展:納米管;高分子光電池;新型光熱發電素子。
(3)重點企業:東麗公司;旭化成集團;住友金屬公司。
3、歐盟:在航天航空材料等某些領域保持領先優勢。
(1)與新材料相關的計劃:歐盟納米計劃;COST計劃;尤里卡計劃;歐洲新材料研究規劃。
(2)取得進展:石墨烯 ;富勒烯;智能防曬玻璃;血管支架;新型吸碳材料。
(3)重點企業:德國巴斯夫;法國圣戈班集團;德國瓦克集團。
二、中國制造的崛起對高端新型材料帶來了巨大市場需求,客觀上推動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1)2010年,工業部對130多種關鍵材料調查顯示:目前國內34%沒有生產能力,完全依賴進口;目前國內54%可以生產,但產量、性能和質量尚不能滿足國內要求;僅有14%國內可以完全自己,但多為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品種。

(2) 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部分新材料的需求。
‒新能源: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玻璃纖維、高性能樹脂材料、多晶硅、低鐵絨面壓延玻璃、核電用鋼、核級鋯材、鋯及鋯合金鑄錠。
‒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能量型動力電池、電池隔膜、六氟磷酸鋰電解、正極材料、碳基負極材料、鋁合金板材、鎂合金。
‒高端裝備制造:各類軸承鋼、油船耐腐蝕合金鋼、軌道交通大規格鋁合金型材、高精度可轉位硬質合金切削工具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8英寸硅單晶拋光片、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平板顯示玻璃基板、TFT混合液晶材料。
‒節能環保:稀土熒光粉、新型墻體材料、保溫材料、火電煙氣脫硝催化劑及載體,耐高溫、耐腐蝕袋式除塵濾材和水處理膜材料。
‒生物產業:人工關節、血管支架、眼內人工晶體、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醫用金屬、可降解塑料需要聚乳酸(PLA)、淀粉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