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地處黃河下游,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菏澤市是農業大市,具有豐富的物產資源、人力資源及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科技日趨發達,現代農業園區逐步形成,以現代科技為依托,以農業科技創新為突破口,以科技轉化為宗旨,構建現代農業設施及現代工程技術、高新農業科技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一體化發展模式,逐步融合一二三產業,推動菏澤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1 現代農業園區的概念
現代農業園區是以高科技農業生產為主體的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方式。需要具備現代農業裝備、現代化農民、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科技管理、現代化經營模式以及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條件。現代農業園區體現了現代農業科技,把已有的農業產業優勢、農業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高新技術成果的示范區。以現代化企業管理為手段,進行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示范、推廣等活動的農業生產基地。現代農業園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能夠有效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現代農業園區生產是精品生產、精細加工,充分體現了現代農業的高科技成果,具有示范帶動功能,同時還具有教育、休閑、娛樂作用。研究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是探索傳統農業向高效、優質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現代農業園區功能拓展涉及農業生產、高科技孵化以及商貿物流等多個農業經濟領域,現代農業園區必將成為現代農業的展示窗口,是搞活農村經濟效益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生產高效、生態環保成為現代農業園區的主要特征,這也是未來農業和諧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工程。
2 菏澤現代農業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菏澤市作為農業大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相對較低,農產品優質化、品牌化率不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深入,現代農業園區在菏澤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諸多問題。
2.1 現代農業園區特色不明顯
目前多數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為了設施蔬菜基地或者農產品加工基地,沒有特色,也沒有充分利用當地有效資源,帶動致富能力弱,有的處于虧損甚至瀕臨倒閉狀態,僅僅依靠當地扶貧資金建設農業設施,簡單的出租設施,毫無特色可言。
2.2 現代農業園區缺乏用地優惠政策
現代農業園區是以農業生產為中心的,因此需要面積較大的優質農業用地,目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土地使用及租賃尚無優惠政策,導致部分園區規劃不合理,建設投入加大,資金籌措困難,農業園區發展緩慢。
2.3 現代農業園區科技人才匱乏
菏澤現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50余家,90%以上的園區經營人員為當地農民,每個園區僅有一兩個專業技術人員,近一半的管理人員是非農業技術人員,員工勞動技能低,不能適應現代農業技術,造成園區科技含量偏低。目前特別是在農副產品深加工、果樹種植、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等方面專業技術人員異常緊缺,嚴重制約著農業園區的發展。
2.4 現代農業園區運營管理模式不科學
目前農業園區運營模式主要以公司+農戶模式,有的公司是直接把經營權租賃給農民,公司只收租金,風險完全轉嫁給租賃戶。造成農民積極性不高,利潤普遍偏低;且租戶極不穩定,流轉性高。往往造成土壤破壞嚴重,短期內很難修復。
2.5 產品品牌意識淡薄
由于菏澤多數農業園區的主要經營者為農民,農民品牌觀念淡薄,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過硬,但是沒有注冊過品牌,缺乏品牌意識,造成農產品價格偏低,嚴重影響農民的收入。
3 菏澤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及對策分析
3.1 以特色作物種植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
牡丹是菏澤的品牌產業,充分發揮牡丹資源優勢,打造牡丹產業田園綜合體建設,以觀賞牡丹為核心,以牡丹產品深加工為特色,以牡丹藥用價值的開發為補充,融合牡丹休閑旅游與油用牡丹栽植、產業鏈示范展示一體化的示范園區。此外,陳集山藥、曹縣蘆筍、單縣青山羊都是菏澤地道的農牧產品,借助地方資源優勢及品牌效應,建設有特色的現代農業園區或者田園綜合體,可有效發揮資源優勢和地方產業優勢。
3.2 以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
菏澤市現有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000余家,涉及糧油、畜禽、果蔬、食品和林木加工五大行業,菏澤市突出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林木加工、牡丹產業化,打造特色化和優質化的點,充分發揮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依托行業優勢,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實現農副產品深加工發展模式。
3.3 以設施蔬菜種植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
設施蔬菜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施蔬菜已經成為蔬菜供應的一種重要方式,菏澤市定陶區、曹縣等縣區種植設施蔬菜已有三十余年的歷史,當地農民具有扎實的設施蔬菜種植技術和豐富的種植經驗,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種植技術及農業設施,發展設施蔬菜種植園區、蔬菜育苗園區,創新蔬菜種植發展模式。
3.4 以循環農業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模式
生態循環農業園區是以循環經濟以及生態農業為發展理念的一種發展模式,是構建種養加循環發展產業鏈條的現代農業園區,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變廢為寶,實現綜合利用價值。例如菏澤曹縣銀香偉業集團養殖奶牛,奶牛代謝物可以利用蚯蚓等降解,蚯蚓糞便分解后通過腐熟制作成有機肥,應用到設施蔬菜、青儲玉米的種植中,青儲玉米可用于奶牛飼料中;蚯蚓可以應用到甲魚等養殖業中,實現了循環農業綜合開發利用。
4 菏澤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對策分析
4.1 突出特色,合理規劃,打造亮點
現代農業園區的布局規劃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有機聯系、協調發展,要突出特色、精準定位、科學謀劃,打造農業特色,使其成為亮點。絕不能盲目上馬,隨意規劃。
4.2 發展規模適度
目前農業項目均屬于高投入高風險行業,規模適度發展,決不能有大而全的思想,規模過大對經營者的管理能力、資金周轉、生產裝備提出更高要求,造成經濟壓力過大,資金周轉不暢,勢必虧損,因此只有保證適度發展規模,才能實現菏澤現代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
4.3 制訂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多數是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集多樣化農業生產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經濟實體,附帶有休閑觀光等農業項目。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應當優先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地方政府應積極制定相關土地租賃優惠政策,帶動周邊農民提質增收。
4.4 積極引進高新科技人才
產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現代農業園區項目、田園綜合體項目是高科技產業項目,涉及農業設施、農業工程、設施園藝技術、果蔬種植技術、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引進、使用,提高人才工作服務水平,在“引得進、留得住”上下功夫,增強與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好線上線下引才平臺,多措并舉聚人才,才能真正的打造高端現代農業園區。
4.5 強化科學管理,增強品牌意識
項目的良好運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積極引進管理型人才,重視科學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激勵、管理、運營機制,讓科學管理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農副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等環節,可有效促進農產品增值與農民增收。其次強化品牌意識,積極推進品牌建設,打造自主品牌,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產業運營模式。
5 結束語
發展現代農業園區有利于從根上解決農業生產的分散問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明確了農業發展方向,有效促進農業投入新機制的建立,可以集中資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與發展舉措,能夠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同時也為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思路。解決好目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利于打造人類宜居環境,維持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作者:王德信 孟雪城 楊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