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016 年 10 月 14 日,首批共 127 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公布,邁出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特色小鎮的第一步。而此之前,“特色小鎮”這個名詞起始于浙江省,浙江省先于全國開展了特色小鎮的建設。浙江省特色小鎮的提出是在 2014 年,到 2015 年,隨著《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浙江省的特色小鎮工作正式展開。2015 年到 2016 年,浙江省陸續公布了兩批共 79 個省級特色小鎮名單,這兩批省級特色小鎮名單基本上代表了浙江省特色小鎮的全部類型與形式,也代表了國家范圍內大部分的特色小鎮的類型與形式。
關鍵詞:創新創業;特色小鎮;規劃;思考;浙江省
在浙江省 79 個省級特色小鎮中,有一種類型的小鎮尤其引人注目,即以創新、創業為主要特色的小鎮。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有 12 個,占特色小鎮總數的15.2%。這 12 個特色小鎮以知識、信息、智慧作為最基本的發展要素,以科研空間、眾創空間、互聯網空間作為最主要的發展場所,以科技研發、企業孵化、互聯網與大數據等作為最基本的產業,并且包含一定的生活服務設施、交通、綠色休閑環境等。這 12 個特色小鎮與全國同類型特色小鎮相比發展較為先進、技術較為成熟,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其空間布局、產業布局、規劃技術等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表 1)。
表 1 浙江省 12 個省級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主要概況
2、創新創業驅動的特色小鎮規劃內涵解析
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興起的鄉鎮工業建設不同,特色小鎮建設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新型信息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新要求,是在我國經濟轉型背景下產業園區發展的新的形式。創新創業型小鎮是特色小鎮的其中一種,以科技與軟件研發、互聯網與大數據、企業孵化與經營為主要特色,適度發展智慧健康、文化創意、參觀旅游、商業服務等業態。通過對浙江省 12個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調查,發現這些小鎮與旅游度假、休閑養生、金融等特色小鎮的特征有諸多不同之處,主要包括區位、內部空間布局、產業、活動人群、小鎮空間等,對于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規劃必然以其特征為基礎,從區位選擇、土地空間布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空間設計等幾個方面深入的分析。
3、創新創業驅動的特色小鎮特征
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適應當代中國經濟由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在國家“雙創”發展的號召下,相應的政策傾斜使得這種類型的特色小鎮的發展較好。
與偏重旅游、展覽、金融、制造、經貿等類型的特色小鎮不同,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偏重于科學技術研發、企業孵化、互聯網智慧、大數據,其目的是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使得創新、眾創與產業發展產生密切的聯系,延長創新創業產業鏈,由此推動小鎮經濟的發展。總體來看,這種類型的特色小鎮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3.1 小鎮區位——一般位于大城市邊緣的科技園或高新區內
通過對浙江省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考察與資料查閱,發現大多數小鎮都位于大城市邊緣區的科技園(城)、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內部,附近一般有大學、科研院所、研發機構、科技網絡公司等智力密集空間 [2]。例如,西湖云棲小鎮位于杭州市轉塘科技經濟園區,附近有浙江大學,未來將要建設西湖大學;夢想小鎮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內,科技城內部有杭州電子研究所,杭州師范大學新校區等;富陽硅谷小鎮位于杭州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附近有杭州公望環境科技公司、杭州巨鋒科技公司、杭州可當科技公司等。
3.2 小鎮特色——集“產、學、研”或是“產、學、創”為一鎮
在浙江省 12 個創新創業型省級特色小鎮中,無論圖 1 夢想小鎮核心區功能布局圖是已經基本建設成型的,還是正在規劃的,一般是將科研、教育、產業、生活布置于一鎮,或者是創業、互聯網、大數據、生活置于一鎮,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例如,江干丁蘭智慧小鎮規劃面積 2.5 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 1.3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由杭鍋智慧產業園、智慧企業總部園、中小企業創新園三個智慧產業園構成,重點是發展電子商務企業,包括電商產業集聚中心和軟件、互聯網等信息服務業,還有部分文化、生活、商業配套設施;西湖云棲小鎮的規劃設想是通過幾年的發展,聚集千余家云企業,涉及應用開發、游戲產業、互聯網+金融產業、數據挖掘等企業,除此之外,云棲小鎮不光規劃了科研、創業、應用開發、互聯網等功能,還有文化創意等設施;已經基本建設成型的余杭夢想小鎮以青年創業、眾創為主,創業人才的不斷聚集與科創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夢想小鎮成為了青年創客的天堂,在進行互聯網 + 創業的同時,小鎮內還有部分科研創新功能,同時配置有生活、居住、商業、休閑游憩設施。
可以看出,在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中,一般是以集設計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重點是發展智慧經濟,結合周圍優美的資源環境,發展旅游業。目前硅谷小鎮已經“產、學、研”為一鎮,或者是“產、學、創”為一鎮,或者兩者結合。“產、學、研”型特色小鎮一般偏重于創新,以當前最新的科學技術,結合教育教學進行新產品、專利的研發[3],如江干丁蘭智慧小鎮、西湖云棲小鎮、臨安云制造小鎮、德清地理信息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等;“產、學、創”型特色小鎮一般偏重于創業以及互聯網產業,如余杭夢想小鎮、桐鄉烏鎮互聯網小鎮、上虞 e 游小鎮;還有兩者結合的特色小鎮,如富陽硅谷小鎮、甌海時尚智造小鎮、余杭夢棲小鎮(圖 1)。
3.3 小鎮產業——以科技研發、企業孵化、大數據等高新產業為主
通過對浙江省的 12 個創新創業型省級特色小鎮的調研與資料收集,發現無論是已經建成的小鎮,還是正在建設中的小鎮,其支柱產業一般不是傳統的制造業、輕工業、旅游業、商業,而是以科技研發、大數據、互聯網等智力密集型的高新產業,并包含少部分的商業服務業與旅游業。例如,西湖云棲小鎮堅持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以聚集和幫助在云上創業創新的企業和團隊為目標,打造完整的云計算產業生態,涵蓋 APP 開發、游戲、互聯網金融產業、移動互聯網產業、數據挖掘產業,除此之外,還不斷完善餐飲、商業、金融業,建立“云咖啡”、“IT 茶館”等信息交流平臺;余杭夢想小鎮重點發展互聯網創業和天使基金兩大產業門類,積極推動文化、旅游和產業功能的有機疊加,除此之外,保留一些歷史遺跡與自然生態,以維持小鎮內的景色,發展旅游業 [4];富陽硅谷小鎮以光通信、信息技術、工業可以看出,在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中,一般是以集設計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重點是發展智慧經濟,結合周圍優美的資源環境,發展旅游業。目前硅谷小鎮已經“產、學、研”為一鎮,或者是“產、學、創”為一鎮,入駐了包括浙大網新、中國智谷富陽園區、銀湖創新中心在內的多家科技創新企業,正在培育同興科技、多米廣告、字節信息等企業;臨安云制造小鎮以智慧醫療、節能環保、物流交通智能裝備等產業為主,主攻研發、創意設計等高端產業部門(圖 2)。
目前的特色小鎮建設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全國范圍內興起的鄉鎮企業建設很相似,都是以發展鄉鎮經濟為目標,所不同的是產業的選擇 [6]。很顯然,上世紀 90年代興起的輕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逐漸被淘汰,在信息化的 21 世紀,智力密集型的創新創業產業正在逐漸興起。
3.4 小鎮人群——以科技研發人員、青年創業者為主系
一般而言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有別其他以旅游、金融等為主的特色小鎮,而創新創業型產業也有別于旅游業、金融業,具有高智力投資、較高的收入與產出、較高的附加值、運輸簡單等特點,很少受到當地風景、交通、金融的影響,當然當地的綠化環境、交通狀況、金融狀通過考察與調研,發現在 12 個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中,無論是正在建設的小鎮還是已經建成的小鎮內部,其人群一般主要以科技研發人員、青年創業者、外部觀光游客為主(外部游客一般是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人群)[5]。如江干丁蘭智慧小鎮有科技型初創企業 997 家,有職工 4.9 萬人,其中研發人員有 1.9 萬人,占員工總數的 38.77%;余杭夢想小鎮入駐創業項目 280 余個,創業人才 2195 名;臨安云制造小鎮計劃三年內積聚科技型企業 500 家,創新創業群體 5000 人,另外年吸引旅游人次 40 萬人以上; 濱江物聯網小鎮目前已落戶上市公司 7 家,未來三件將引進智慧企業 100 家,集聚信息產業領域創新人才 2.5 萬人,計劃外來旅游參觀人數30 萬人;余杭夢棲小鎮計劃到 2017 年將集聚 3000 名創新設計人才,計劃旅游參觀人次 50 萬人。
3.5 小鎮空間——注重外觀的設計與內部空間的共享及情感關照
對于小鎮的空間的考察,主要是從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外部的小鎮整體空間設計與建筑外觀,其二是建筑內部的空間。通過考察與資料查閱,發現無論是已經建成的小鎮還是已經規劃好的小鎮一般都注重小鎮整體設計的優美與建筑外觀的新奇,內部空間的共享與情感關照。例如:江干丁蘭智慧小鎮外部建筑與設計具有創意的色彩;余杭夢想小鎮內的建筑樣式很多,由12 個糧倉改造而成的建筑已經成為了“泛”大學生創業的辦公場地,創客公寓引進了當前較為流行的“U+公寓”(圖 3);富陽硅谷小鎮具有優美的外部環境與建筑造型,內部空間的辦公環境休閑輕松,各類“黑科技”產品充滿了整個創客空間(圖4)。
4、基于創新創業驅動的特色小鎮規劃思考
4.1 區位選擇:應位于大城市邊緣的智力密集度高的園區內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以城市空間作為基礎,小鎮的發展與城市的空間、功能布局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有別其他以旅游、金融等為主的特色小鎮,而創新創業型產業也有別于旅游業、金融業,具有高智力投資、較高的收入與產出、較高的附加值、運輸簡單等特點,很少受到當地風景、交通、金融的影響,當然當地的綠化環境、交通狀況、金融狀況也會對創新創業環境產生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大城市邊緣的智力密集區域”事實上包括三個“關鍵性名詞:大城市、邊緣、智力密集區域。第一,一般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選址于大城市。例如浙江省 12個省級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中有 8 個位于杭州市,另外 4 個分別位于嘉興市、紹興市、溫州市、湖州市,根據 2016 年中國最新的百強城市名單,杭州市綜合排名是第 8,溫州市是第 35,紹興市第是 37,嘉興市是第39,湖州市是第 75,除了湖州,另外的四個城市均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第二,一般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位于城市的邊緣區域。科技園區及高新園區的區位選擇決定了特色小鎮的區位選擇,城市的邊緣區域地價低,適合科技園區、高新園區及特色小鎮低容積率的開發。例如,在浙江省 12 個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中,除烏鎮互聯網小鎮外,剩余十個均位于大城市的邊緣區,烏鎮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離嘉興市較遠,但是其自身實力實際上可以媲美嘉興市的一個區。第三,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一般位于科技園區、高新園區等智力密集程度較高的區域,區域內一般有大學、科研院所、網絡科技公司等智力密集空間。例如,在浙江省以創新創業為特色的 12 個省級特色小鎮中,西湖云棲小鎮、余杭夢想小鎮、富陽硅谷小鎮、臨安云制造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位于科技園或者高新區內,其余特色小鎮即使沒有位于科技園、高新區內,但是其附近一般有大學、科研院所作為智力支撐。
4.2 土地布局:包括“產、學、研、創”,也應包含交通與各類設施
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是智慧與智能的小鎮,是高新技術、智慧、人才等在空間上的聚集。與上個世紀 90年代傳統的企業型鄉鎮不同,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不再強調工業的主導作用,而是強調科技、人才、智能的推動作用。故小鎮的土地空間布局與傳統的工業性鄉鎮有所不同。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內部不需要面積較大的一層廠房,不需要大規模的用地,相比傳統工業園區節省了土地面積。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研究與開發(R&D)在整個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產品只是技術與企業的輸出,不再需要大量的交通運輸。
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內部是技術與知識、資源的共享,這種共享在外向上體現是各種實體空間的共享。小鎮內部不僅要考慮到技術與智慧的輸出空間,還應考慮各類技術人員與創業者的日常生活需求空間,表現在土地的空間布局上是“產、學、研、創”功能與各種服務功能的相互融合。具體來說,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應包括創新創業產業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居住用地、交通設施用地、廣場與綠化用地等。以教育、研究與開發、生產企業三者為小鎮的核心空間,以可以滿足需求的各類服務設施、住宅與商業作為核心空間的輔助空間,最后優美的綠化環境、四通八達的交通設施將核心空間與輔助空間組織到一起,構成了以創新與創業為特色的小鎮——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圖5)。
4.3 設施配置:注意考慮科技研發人群與青年創業者的需求
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以科技研發、青年創業、互聯網與大數據為主,在各種設施的配置上應考慮科技研發人群與青年創業者的需求。這兩部分的人群一般由大學畢業生、碩(博)士、科技學者、專家等構成。這部分人群的行為特征、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一般會對小鎮空間產生影響。他們的受教育程度高,高收入但同時壓力較大,一般以青年為主。在設施配置上,應選擇輕松、休閑的設施或者場所,注意設施的娛樂功能,配備高質量的居住環境與物質環境、工作環境等。考慮到青年創業者的需求,應考慮配置無線網絡、球場等設施。
4.4 空間設計:強化內外部空間的可識別性與共享性
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空間設計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外部空間的可識別性與共享性,二是內部空間的可識別性與共享性。
在外部空間設計中,小鎮的整體空間設計體現了小鎮的特色,體現了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與其他工業園區的不同,對于外界來說具有一定的可識別性。小鎮的科技研發類、創業類、網絡科技類的建筑,一般作為標志性建筑應布局在小鎮內安靜、環境優美的區域。小鎮的整體空間設計應注意知識、資源、技術的共享性,雖然小鎮內的企業有多家,但相互之間的合作以及資源、知識、信息的共享帶來的只有共同的進步。小鎮內部的科技研發空間、孵化空間、各類設施、休閑、居住空間之間的相互作用,會促進小鎮的新技術(專利)以及企業的產生。小鎮的外部空間設計還包括建筑單體的設計。傳統的工業園區內部所用地面積最多的是廠房建筑,一到二層的廠房建筑造成了空間的浪費,同時外觀單調。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內最多的是研發類、孵化類、互聯網產業類建筑,這些建筑一般以高層為主,建筑外觀的設計比較自由、現代、科技,以能充分激發創新創業人員的創意與思想,同時可以作為小鎮的地標式建筑。
內部的空間設計,指的是建筑內部的空間設計,同樣強調空間的可識別性與共享性。在一個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空間內,有創意與信任的空間,才能使得創新創業人員的思想更加活躍,更加利于創新創業的進行。同樣,建筑內部的各類空間的設置應該更有利于想法、技術、資源的共享。除了可識別性與共享性,建筑內部的空間應該注重情感關照。大部分的工作人員是剛畢業的青年以及高級知識分子,生活壓力大,為之提供相應的娛樂與交流的場所非常重要。
5、結論
全國范圍內特色小鎮的建設剛剛起步,規劃技術尚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浙江省特色小鎮的建設可以起到比較好的示范作用 [6]。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是我國“雙創”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中比較好的類型,是我國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下小鎮建設有益嘗試。本文通過對浙江省創新創業特色小鎮的考察與了解,可以初步分析出創新創業型特色小鎮的一些空間及社會特征。但是特色小鎮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考慮的不僅只有各功能要素的空間配置,還有管理、投資、經營等方方面面。因此除了城鄉規劃學科以外,還需要其他學科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特色小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