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鄉村農業也需要創新發展模式,便于跟上城市發展速度以及總體的平衡發展速度,縮小發展速度、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在貫徹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傳統的鄉村農業發展模式的作用不大,甚至會有阻礙作用。為此,結合現有的情況,提出中國鄉村農業新的發展模式即田園綜合體鄉村發展模式,利用農村現有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村特有的農業生產活動等,進行中國鄉村發展模式的創新。
1、田園綜合體
1.1 田園綜合體概念
田園綜合體是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一種農村發展新模式,是在一些有條件的中國鄉村進行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陣容,讓農民以集體參與的方式促進鄉村發展,主要以現代農村農業為發展的基礎,將農村特有的田園風景以及鄉村生活等結合起來使之形成產業化的融合發展。田園綜合體是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相融合的情況下對于農村發展的新探索。
1.2 田園綜合體特征
(1)以農村的特有景觀以及地理環境為基礎。鄉村的特有環境,對于田園綜合體的成立、建設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田園綜合體中的鄉村旅游業等服務業的發展都要依托鄉村特有的環境以及特有的農村景觀,并且要和農村的生活方式緊密結合。將農業生產與鄉村旅游服務業進行結合創新,從而形成綜合發展的模式。
(2)以農村生活的休閑旅游為發展重點。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農村旅游成為近年來休閑旅游的選擇熱點之一。田園綜合體就是具備鄉村特有的旅游環境資源以及鄉村本土特色的文化、農村特有的生活方式等,提供鄉村休閑旅游服務,讓城鄉居民親身體驗、接近自然以及積極參加農業生產活動等,體驗農村生活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3)三產融合。田園綜合體概念的提出是為了推動農村加快發展以及農業的轉型升級。與單純的鄉村農業生產相比,田園綜合體的鄉村發展模式推動了農業、工業、服務業三產融合。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推動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并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提升,進而進行農產品的加工制造,充分利用好農村現有的資源以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2、田園綜合體在鄉村的規劃實踐
2.1 發展基礎
田園綜合體在鄉村的實踐,首先要根據鄉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挖掘發展潛力。充分測量當地田園綜合體能夠開發利用的總體面積,從而進行合理分配劃分,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氣候等,為田園綜合體的不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2.2 規劃原則
首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以農民為中心,因地制宜地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鄉村。充分挖掘當地特色的鄉村景觀以及風土人情,結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推動產業融合,提升鄉村的生產力,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2.3 規劃理念
確定鄉村發展的主要方向,將鄉村擁有的農業基礎以及旅游資源等進行三產的有效融合。抓住現代鄉村旅游熱潮,將鄉村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有效轉化,并延長產業鏈,增加鄉村旅游產品,提高農業的產業價值。同時,加強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的條件,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
2.4 規劃策略
首先,在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之前,要充分挖掘當地鄉村具有的獨特的價值和資源,加大對于鄉村現有的良好天然的自然景觀和農業景觀的建設,提高自然景觀、農業景觀的利用效率。將旅游業作為主要抓手,帶動鄉村發展的轉型升級、促進鄉村的經濟振興,以旅游業為依托,帶動鄉村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同時以發展旅游業為主要契機,加強對于農村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的建設,提高鄉村交通通達度,鼓勵帶動全體鄉村農民參與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同時,注重對于鄉村農產品的品牌建設,依托品牌效應打造新型農村發展路徑。
其次,要結合當地鄉村現有資源進行田園綜合體鄉村建設的規劃。
(1)鄉村旅游的開發。結合當地的鄉村旅游資源,依托現有的自然環境風光以及專有的農業景觀,對當地的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同時也要找準市場需求,從而有效確定市場定位,結合實際情況再進行鄉村旅游的開發。比如,在果樹種植地區也可以建立觀光體驗的采摘園;在適合培養鮮花的鄉村打造鮮花景點,并依托景點進行鮮花銷售;也可以根據鄉村固有的生活、民俗風情,以及房屋特征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鄉村民宿等。因地制宜地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建設,有效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2)健康養生的建設。利用農村靠近大自然的便利條件,引進外國的先進理念,建設有利于康復養生的服務產業。比如靠近森林的地區可以提供森林有氧養生;靠近小溪、河流的地區可以引進足療的小魚苗,發展足療養生;如果有更具特色的資源,比如溫泉等,可以大力開發建設,建立溫泉養生產業。
(3)農業產業化的建設。鄉村的發展一直以來都以農業為主要依托,在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業的創新發展仍應作為重中之重。為此,首先要不斷推進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現代化,順應國家土地流轉的政策,推動農業生產的產業規模化;其次,也要對農業與工業進行有效融合,推動農產品的加工,從而將簡單地變賣農產品原料變為自產自銷,推動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有效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產品附加值;再次,要注重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效融合,依托農業的基礎適宜地發展旅游業,讓旅游者在參與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并有所收獲。
(4)加強對鄉村社區的建設。在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過程中,為推進三產的有效融合,必然需要對原來的鄉村生活模式和生活條件以及一些硬件設施進行改變。從鄉村的生活模式來看,有的鄉村存在著人員居住過于分散的問題,而有的鄉村可能存在著人員居住過于密集的問題。為此,為了有效地進行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需要對人口居住地重新進行合理的規劃。從生活條件來看,鄉村的生活條件相較城鎮的生活條件有所差距,為了有效推進三產的融合,必然需要對鄉村的生活條件進行調整。比如,加大對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整改力度、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等,為了更好地滿足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增加一系列民宿、餐館的建設,滿足田園綜合體鄉村建設的發展要求。
(5)要堅持以人為本。對于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要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調動廣大的農民深度參與,使其從中獲利。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當地鄉村農民的意見,讓農民參與到田園綜合體鄉村規劃建設中來。在規劃中要不斷與當地農民進行溝通并積極聽取意見,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實現人和鄉村共同發展。
(6)體現地域性與文化性。對于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來說,不能只顧經濟利益而忽略當地鄉村本來就具有的地域特征以及鄉土人情,不然所有的田園綜合體鄉村都會千篇一律。在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挖掘當地鄉村的文化內涵,要充分體現當地鄉村景觀的地域性和文化,推出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旅游新規劃。同時,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地發展鄉村建設,不能夠盲目地破壞原有的鄉村生態景觀。
(7)保護鄉村資源的多樣性。鄉村本來就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比如:森林資源、水資源等。在田園綜合體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對于鄉村資源多樣性的保護,尊重原來的鄉村自然環境風光,不可大動大改,要在原有的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建設。此外,對于一些特殊的,具有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的鄉村,要積極進行保護,不能對其破壞,要保護鄉村的歷史文化,尊重歷史。
3、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意義
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有利于提高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村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三產融合,促進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帶動鄉村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順應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政策。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對于鄉村精神文化的追求,最終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田園綜合體作為現代化農村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新實踐,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經濟現代化建設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將農村特有田園風景以及鄉村生活產業化,打造獨特的田園綜合體,創新新農業、新農村,不僅能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對于實現現代化農村農業的建設,推進鄉村的創新性、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顯著的效果。(作者:包兆媛 劉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