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的概況
最近十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速度非常迅猛,除了傳統的地鐵之外,還有城際鐵路及有軌電車,都已經出現在中國的各個城市。
目前地鐵在建的有40個城市,近3982公里。有地鐵規劃的有54個城市,近450條線路,總里程超過1500公里。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根據國務院原來的81號文,應該有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具有發展地鐵和輕軌的條件。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其實可以逐漸的拓展到一些中型城市。
從軌道交通投資商來說,從2008年到現在發展的速度同樣非常迅猛。2013年的投資是2165億。以北京為例,北京2020年的建設規劃已經上報,總的規劃理論是地鐵1000公里,同時規劃有軌電車400-500公里,實際上整個軌道交通,應該成為城市發展一個比較重要的產業。
這一點在近幾年已經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依托軌道交通產業,當地的產業形態已基本形成。尤其是長三角地區、湖南、株洲、重慶等地基軌道交通的產業初具規模。同時在產業化方面,更加重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我們南車和北車基本上成為龍頭企業,而且已經帶頭走向了國際。
發展趨勢
第一個龍頭企業基本上形成,它的業務是向全產業鏈發展。比如說像社車和北被,它整個的裝備甚至是在向投融資方式發展,自己也要成立自己的產業。還有中國鐵建和鐵工,都是在傳統的產業基礎上向前、后延展。但同時就因為產業化已經引起了各市政府的重視,在修軌道交通的時候,政府會有不同的要求,實際上也是一種產能預警,也需要一個行業的監管和主管。
第二個產業鏈,關于產業鏈我們前段時間做了一個研究。從中國軌道交通走出去和引進來發展的趨勢來說,從設計咨詢、建設、到最后的運營服務,這些東西全產業的輸出。我們在世界的軌道交通上占有一息之地。
產業鏈的第二個層次就是專業系統,設計咨詢包括咨詢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里包括建設、土建等。裝備制造就涉及到三十多個轉變。運營會隨著我們運營里程而增加,現在將近三千公里,運營維護的同時還會有一些增值的服務。增值服務包括管理培訓、技術培訓、物流陪送等等。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間。
產業鏈的特征,我們從微笑曲線上可以看到,整個的前期設計咨詢這一塊,利潤空間很大。還有在后期延伸服務的利潤空間也很大。
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以華簡化,專業規劃。工程建設當中,我們分為總承包和土地施工。工程建設是整個比例當中最高的,大概占到40%到45%。這個基本上就是當地的企業來完成,實際上產業鏈最根本的核心裝5%,制造業占我們產業鏈的25和30%的裝備。
從產業鏈條的分析上來說,我們感覺有幾個特點,以北京為例,北京軌道交通的設計咨詢,建設管理、高端裝備、制造和運營服務,是一個全產業鏈條的優秀企業,應該是處于國內的領先水平。特別是北京軌道交通產業重點輸出的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設計、咨詢和核心的一種控制系統的研發。像江蘇一帶就是裝送零部件。長春、珠江則是以車輛為產業鏈條。
第三政策層面的支持。中國前期的軌道交通,陸陸續續有二十多年,國家一直在發展的是鐵路軌道交通。一直到2014年新發布的國家城市化發展戰略,很多章節都提到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同時把區域間軌道交通,作為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行業的政策導向當中,重點有幾個,加快裝備制造業的出口稅收,然后在質量安全方面,還有一個是促進戰略新型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重點關注
(1)首先出臺了關于支持建設實施開發政策。加之根據國家的節能減排國家戰略。我們重點關注高端咨詢,新型軌道交通的車輛制造機維修,電子信息綜合集成與監控,運營安全監控、節能環保還有一些新型的施工技術與裝備,安全認證與培訓。在這些新技術方面,我們也可以"走出去,引進來|。
(2)重點關注民資入鐵的概念,推廣PPT的財政部出了文之后,實際上各地的響應非常的強烈。比如江蘇省在8月份的時候,推出了15個采用PPT基礎模式的項目試點,總投資8750億元。提出了六十個鼓勵社會資本的項目,包括蘇州轄區的各個區縣的有軌電車項目。產業化投資中有軌電車比較容易,相對簡單,投資量也不是很大。
(3)重點關注節能減排問題。國家在建筑節能、工業節能上形成了標準,碳交易基本上都形成了相關的產業。而軌道交通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但是隨著國家的節能減排的要求,應該會引起更多的重視和要求。
(4)重點關注創新能力建設。之前發改委也發布了要重點加強軌道交通的創新能力建設,包括打造五個重點實驗室,車輛集成實驗室,列車通訊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