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日本_成人在线视屏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成人精品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_日本wwwcom

 
 
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走進中機院 > 中機院觀點 > 中機院觀點

國家特色小鎮政策匯總及特色小鎮規劃編制研究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17-07-04  點擊:937
特色小鎮發展詳細攻略:國家特色小鎮政策匯總以及特色小鎮規劃編制研究

一、國家特色小鎮政策匯總
 
1、《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
 
☑發布部門: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
 
☑政策點評:該《通知》屬于一般性、綱領性文件。
 
☑政策要點:
 
        建設目標:到2020年建成1000個特色小鎮。
 
        原則:突出特色、市場主導、深化改革。
 
        領域: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責任主體:縣級政府,(鎮政府負責實施工作)。
 
        資金支持:國家發改委支持特色小鎮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中央財政給予獎勵。
 
2、《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2016.8.3)
 
☑發布部門:住建部村鎮建設司
 
☑政策點評:該《通知》主要闡述特色小鎮推薦流程及選拔標準。
 
☑政策要點:
 
        推薦數量:根據經濟規模、建制鎮數量、近年來小城鎮建設工作及升級支持政策確定。
 
        推薦材料(4樣):1.基本信息表;2.工作情況報告及PPT(還可以提供視頻材料);3.總體規劃;4.政策支持文件。
 
        推薦程序:省(區、市)組織專家評估、考核-報住建部村鎮建設司-住建部村鎮建設司、財政部農業司復核+現場抽查。
 
        候選要求:近5年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污染、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群體性社會事件、歷史文化遺存破壞現象。
 
3、《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10.8)
 
☑發布部門:國家發改委
 
☑政策點評:該《意見》對特色小鎮建設的諸多方面進行了具體部署。
 
☑政策要點:
 
        總體要求:創新探索,因地制宜,產業建鎮,以人為本。
 
        分類施政:大城市周邊重點鎮:加強與城市發展的功能配套與統籌規劃,發展成衛星城;遠離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鎮:完善基礎設施,服務帶動周邊農村。
 
        人才+勞動力吸引:鼓勵外出農民回鄉,強化校企合作,依托職業院校等建設培訓基地培養人才。
 
        商業環境:鼓勵“雙創”,吸引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以構建創新生態圈,深化商事仲裁、負面清單管理等制度。
 
        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原則,包括:道路、供水、供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物流等。具體包括提升公路等級和通行能力,推進市域鐵路發展,建設多層次軌道交通,建設公共停車場、鼓勵利用地下空間。
 
        公共服務:完善教育、醫療資源在小城鎮的供給,提高質量和水平,超過10萬人口的特大鎮按同等城市標準配置教育和醫療資源,其他參照縣級醫院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小鎮布局三甲醫院,推動市縣知名中小學和城鎮中小學聯合辦學。推進電網、寬帶網絡、快遞網絡建設,推進電商“快遞下鄉”。
 
        生態環境: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協調綠地、河湖、林地、耕地,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互促共融、新型城鎮化與旅游業有機結合。鼓勵有條件的小鎮按照不低于3A級景區標準建設。
 
        建設主體:政府、社會、市民共同參與。政府負責制度供給、設施配套、要素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管等,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環節,減少行政干預。激發社會資本活力,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市民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管理。
 
        戶籍:放開小城鎮落戶限制。
 
        土地:盤活存量土地,建立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自愿有償流轉和退出機制。
 
        投融資: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鼓勵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共同發起設立建設基金。研究設立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傾斜支持特色小鎮開發。鼓勵國開行、農發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城鎮發行債券融資。
 
        降低行政成本:“大部門制”、賦予鎮區人口10萬人以上的特大鎮縣級管理職能和權限。
 
4、《關于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通知》(2016.10.10)
 
☑發布部門:住建部、農發行
 
☑政策點評:該《通知》主要闡述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范圍、模式、申報方案等。
 
☑政策要點:
 
        支持范圍:
 
        1.以轉移農業人口、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承載能力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包括:土地及房屋的征收、拆遷和補償;安置房建設或貨幣化安置;水網、電網、路網、信息網、供氣、供熱、地下綜合管廊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水體生態系統與水環境治理等環境設施建設;學校、醫院、體育館等文化教育衛生設施建設;小型集貿市場、農產品交易市場、生活超市等便民商業設施建設;其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2.為促進小城鎮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的配套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標準廠房、孵化園、眾創空間等生產平臺建設;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文化交流中心、民俗傳承基地等展示平臺建設;旅游休閑、商貿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平臺建設;其他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3.優先支持貧困地區,設立貸款綠色通道,相關項目優先受理、優先審批。
 
        設立貸款項目庫:
 
地方住建部與農發行對接,落實承貸主體。小城鎮編制項目實施方案→縣政府批準→向農發行分支機構申請→省級住建部、農發行編制項目清單、申請報告→每年12月底前交住建部、農發行總行,
 
        項目管理:
 
        1.融資模式:政府購買服務和采購、PPP。
 
        2.主體:農發行各分行聯合其他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3.貸款方式:銀團貸、委托貸款
 
        4.質押擔保:小城鎮建設項目涉及的特許經營權、收費權、政府購買服務協議預期收益等。
 
5、《關于公布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的通知》(2016.10.11)
 
☑發布部門:住建部
 
☑政策要點:公布了127個“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6、《關于實施“千企千鎮工程”推進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通知》(2016.12.12)
 
☑發布部門:國家發改委、國開行、光大銀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城鎮化促進會。
 
☑政策點評:核心在于將企業轉型升級和特色小鎮建設的有機結合。
 
☑政策要點:
 
        創建模式: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
 
        主要內容:
 
        1.聚焦重點領域:產業發展和城鎮功能提升兩個重點。培育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傳承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
 
        2.建立信息服務平臺: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簡歷“千企千鎮服務網”,開發相關數據庫。
 
        3.搭建鎮企合作平臺:舉辦“中國特色小(城)鎮發展論壇”,召開建設交流研討會、項目推介會。
 
        4.鎮企結對樹品牌:依托服務平臺,企業和城鎮雙向選擇。
 
        工作要求:
 
        1.各地發展改革部門:強化推進,積極引導
 
        2.國開行、光大銀行各地分行:重點幫扶帶頭實施“千企千鎮工程”的企業。
 
        3.各地企業聯合會:把企業轉型升級和特色小鎮建設有機結合。
 
7、《關于開發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脫貧攻堅的意見》(2017.1.13)
 
☑發布部門:國家發改委、國開行
 
☑政策要點:
 
        加強規劃引導:
 
        編制特色小(城)鎮發展專項規劃;統籌考慮財稅、金融、市場資金等方面因素,做好系統性融資規劃和融資顧問工作,明確支持重點、融資方案和融資渠道,推動規劃落地實施。
 
        支持發展特色產業:
 
        1.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開發銀行各分行要加強協調配合;
 
        2.開發銀行各分行要運用“四臺一會”(管理平臺、借款平臺、擔保平臺、公示平臺和信用協會)貸款模式,推動建立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以批發的方式融資支持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
 
        3.在特色?。ǔ牵╂偖a業發展中積極推動開展土地、資金等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探索將“三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資本化。
 
        補齊特色?。ǔ牵╂偘l展短板:
 
        一是支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包括土地及房屋的征收、拆遷和補償;安置房建設或貨幣化安置;水網、電網、路網、信息網、供氣、供熱、地下綜合管廊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水體生態系統與水環境治理等環境設施建設以及生態修復工程;科技館、學校、文化館、醫院、體育館等科教文衛設施建設;小型集貿市場、農產品交易市場、生活超市等便民商業設施建設;其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環境設施建設。
 
        二是支持各類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建設,包括標準廠房、孵化園、眾創空間等生產平臺;旅游休閑、商貿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平臺建設;其他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開展試點示范,對試點單位優先編制融資規劃,優先安排貸款規模,優先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多種類型的PPP 模式,引入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發揮開發銀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基金”綜合服務功能和作用,在設立基金、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面提供財務顧問服務。
 
        強化人才支撐,開發銀行扶貧金融專員要把特色?。ǔ牵╂傋鳛榻鹑诜盏闹匾獌热?,幫助特色?。ǔ牵╂傄恰⒁?、引技、引資,以“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地方干部培訓班”為平臺。
 
        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國家發改委和國開行要建立定期會商機制,確定重點支持領域,設計融資模式;建立特色?。ǔ牵╂傊攸c項目批量開發推薦機制,形成項目儲備庫。
 
二、特色小鎮規劃編制
 
▲小城鎮區別于城市的特色
 
(一)產業布局
 
1. 統籌安排用地指標和空間布局
 
        (1)從縣域層面統籌安排產業用地指標和空間布局,引導布局適度集聚;
 
        (2)有條件發展產業的鎮要預留發展空間和用地指標,避免來了企業無地可用。
 
2. 提高工業用地建設強度
 
        (1)不宜將工業園區作為小城鎮現代化標志進行打造;
 
        (2)設定工業用地建筑密度和容積率下限,綠地率不宜超過10%,產業集中地區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宜超過15米;
 
        (3)整理閑置企業用地,適度引導企業集中。
 
(二)鄉村田園環境
 
1. 保護山水田園,修復生態環境
 
        (1)保護山水格局,城鎮建設與環境統一;
 
        (2)預留視線通廊,做到顯山露水;
 
2. 全域協調統籌,建設美麗鄉村
 
        (1)提出鎮域鄉村建筑風格、色彩與形式的管控要求,保護鄉村傳統格局與歷史空間,促進鎮域整體風貌的協調統一。
 
        (2)通過對鄉村的農房、公共空間進行改造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山水秀美、設施完善、生活便捷的美麗鄉村。
 
(三)整體格局
 
1. 順應山水,契合地貌
 
1.1 水網地區小城鎮
 
        水網地區的城鎮,應順應原有水系形態進行布局、營造多樣濱水公共活動空間,避免城鎮建設強行對河流水系截彎取直、填河圍湖。
 
1.2 山地、丘陵地區城鎮
 
        山地、丘陵地區的城鎮,應順應地勢,建筑隨地形條件布置,避免城鎮建設削山平地、破壞地形起伏。
 
1.3 平原地區小城鎮
 
        (1)宜采取相對集中布局方式,避免侵占耕地;
 
        (2)保留鎮區內部林地、池塘等自然資源,建設為公共開敞空間。通過防護林帶或生態廊道的建設,將外圍農田等自然要素引入鎮區內部,構筑平原地區小城鎮特色的風貌。
 
2. 用地混合、新舊區協調
 
        (1)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的適度混合,推進產鎮融合發展。避免采取功能分區的方式割裂小城鎮生產、生活空間。
 
        (2)鎮區規劃建設應延續原有的格局和肌理,協調好新老鎮區的布局關系和風貌特征,避免新老區各自為政。
 
3. 路網格局合理
 
3.1 順應地形,延續肌理
 
        (1)濱水地區的路網要順應河流走向,隨水岸線布局。
 
        (2)山地、丘陵地區路網要順應等高線布局,人行步道可采取垂直等高線布局方式。
 
3.2 提高路網密度,增加支路和巷路
 
        小城鎮居民綠色出行特征明顯,日常出行以步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為主,步行出行比例達50%,對支路和巷路需求高,需增加路網密度,小城鎮的道路網密度不宜低于12km/km2(不含巷路) ,道路間距以100-150米為宜。
 
(四)建設強度與街坊形態
 
1. 控制建設高度與強度
 
2. 推行開放式街坊住區
 
        (1)住區不宜設置封閉圍墻,實現破墻透綠、設施共享,增強小城鎮的活力和親切感。
 
        (2)街坊內部以巷路相連,注重公共交往空間的打造,增加居民交流交往。
 
3. 建設小尺度街坊住區
 
        小城鎮應以小尺度的街坊住區為宜,以100-150米的道路網間距劃分街坊住區。
 
(五)商業與公共服務設施
 
1. 商業有序布局
 
1.1 商業布局因類制宜
 
        (1)商業街(包含底商)——以服務小城鎮生活或旅游功能為主,應結合生活性道路布局。
 
        (2)集貿市場——應在鎮區邊緣單獨設立,臨近對外交通和鎮區生活性道路。
 
        (3)區域商貿中心——應結合對外交通性道路布局,與生活區域保持一定距離。
 
1.2 管控商業店鋪,防止無序蔓延
 
        (1)根據小城鎮區位、性質、規模、空間形態等,統籌布局商業用地,適度控制規模。
 
        (2)鼓勵有條件的重點鎮、特色小鎮建設綜合服務體。
 
1.3 引導底商業態
 
        (1)保護傳統商業業態。除滿足居民日常需求外,商業業態還應與娛樂消遣、地域特色體驗、旅游等活動相結合,構建獨具地域特色的業態形式。
 
        (2)在居住區集中的區域,限制底商經營具有噪聲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商業類別。
 
2. 公共服務設施充實完善、集約高效
 
        (1)營造20分鐘生活圈。要充分尊重居民出行習慣,合理布局教育、醫療、文體等設施。
 
        (2)完善公共服務功能配置。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實現公共服務全覆蓋。
 
        (3)集中設置行政辦公、文化健身等設施,充實公共服務設施服務內容。
 
        (4)鼓勵建設一站式服務大廳,多功能混合。
 
(六)道路與交通設施
 
1. 打通斷頭路,過境公路宜改線
 
        (1)打通斷頭路,形成完整的路網,改善居民出行條件;
 
        (2)控制小城鎮用地沿過境道路布局,有條件的鎮應將穿鎮公路改線至鎮區路網的邊緣。
 
2. 街道尺度適宜
 
        (1)優化道路斷面設計,道路寬度要適宜,兩側建筑要合理退線。
 
        (2)生活型道路高寬比以1:2左右為宜,不宜低于1:4;傳統街區的街巷高寬比則更大。
 
3. 完善設施建設
 
        (1)實現路面的硬化平整,完善信號燈、路燈等設施,結合街道空間設計停車位。
 
        (2)通過道路綠化、街道家具等進行各類交通行為的分隔,設置小廣場、休閑長廊、茶座等供居民使用。
 
(七)綠地和開敞空間
 
1. 各類綠地靈活布局,方便可達
 
        (1)因地制宜安排不同尺度的公園、廣場、街頭綠地等;
 
        (2)綠地服務半徑宜為150-300米,確保居民步行5分鐘能夠到達;
 
        (3)結合宅前、道旁、樹下、橋邊、街頭巷尾等空間布局小片綠地。
 
2. 公園廣場尺度適宜,多元利用
 
        (1)提倡建設節約型綠地,規劃建設尺度適宜的公園廣場,嚴格控制大草坪、大廣場、水景噴泉等形象工程;
 
        (2)鼓勵建設滿足居民休閑、交流、健身、舉辦活動、科普等多元需求的復合功能型綠地廣場空間,通過布置兒童游樂、健身、座椅看臺等設施豐富各類綠地廣場功能。
 
3. 鄉土特色,生態建設
 
        (1)本土植被——優選鄉土植物或經引種馴化后適應當地氣候、長勢良好的外來植被,營造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觀。
 
        (2)就地取材——在景觀小品、鋪裝、設施等設計和建造上盡量就地取材,彰顯地域特色。
 
        (3)生態建設——廣場及綠地中宜減少硬質鋪裝面積,選用透水材料,靈活設置集水綠地、蓄水池、生態草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鼓勵采用生態駁岸設計打造河岸系統,避免完全渠化的工程駁岸設計。
 
(八)鎮容鎮貌
 
1. 建筑風貌引導
 
1.1 傳統建筑的保護與利用
 
        (1)對傳統風貌建筑應遵循保護原則,進行風貌整治不得改變原有建筑風貌。
 
        (2)通過改水、改電、改廚、改廁等方式,實現對現有傳統建筑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適度,提升公共建筑利用效率。
 
        (3)鼓勵“以用促保”,采用多種形式利用傳統風貌建筑,對傳統風貌區加強保護與利用。
 
1.2 新建建筑體現傳承與創新的協調統一
 
        (1)鼓勵引入高水平建筑設計。傳承與創新建筑形式,延續傳統風貌,滿足現代使用需求。
 
        (2)精心設計建筑細部,屋頂、門窗、腰線、地腳線、墻角等細節應體現本土建筑特色與風貌。
 
        (3)色彩提取當地的標志性色彩。建筑材料應就地取材,選用本土材料,適當運用現代建造技藝,建設新建筑。
 
2. 街道空間整治
 
2.1 沿街立面整治
 
        (1)通過對沿街建筑的高度、面寬、色彩、材料、開窗方式、細節裝飾等方面的控制,塑造連續、和諧的街道空間。
 
        (2)應對第五立面(屋頂)進行管控,達到形式相近,風格統一。
 
2.2 街道環境整治
 
        (1)店鋪牌匾應與建筑協調。
 
        (2)規范店前空間使用,禁止占用店前空間經營。
 
(九)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
 
1. 傳統風貌的保護
 
        (1)建議在傳統建筑集中的區域劃定傳統風貌區,在建筑色彩、體量、材質等方面進行整體建設指引。
 
        (2)對體現城鎮文化、展現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傳統風貌建筑進行登記掛牌,予以重點保護。
 
        (3)嚴格劃定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建筑應與文保建筑相諧調,其建筑高度不得高于文保建筑。
 
2. 非遺的保護、傳承與開發
 
        (1)做好傳統手工藝 、民俗活動、節慶、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摸底工作,形成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通過展覽、展示、比賽、交流等形式,營造濃郁的地方傳統文化氛圍。
 
        (3)推動民間優秀的非物質文化的產業化發展。
 
3. 文化場所的營造
 
        結合綠地廣場建設特色空間,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展示與傳承的空間場所。依托文物古跡、特色商業、傳統民居、古橋廟閣等歷史空間開拓綠地廣場空間,打造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節點。
上一篇:中機院全面解讀特色小鎮發展攻略
下一篇:中機院闡述美國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歷程和法律法規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视频 在线播放 | 欧美四虎影院 | 伊人导航 | 乳罩双性受给攻喂奶高h | 2一3sex性hd| 日韩欧美在线看 | www.日韩在线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九九热视| 日韩综合色 | 久草手机在线播放 | 色站综合| 龙珠z国语版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操 | 嗯啊你轻点好深啊hh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99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看 | 91爱爱 | 欧美天天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婷婷综合色|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免费 |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a毛片 | 狠狠干av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免费 | 亚洲伦理在线 | a级成人毛片久久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 | 国产无遮挡一级毛片 | 久福利 |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久草在线观看首页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 亚洲国产系列久久精品99人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