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九江石化產業園,九江石化年產150萬噸芳烴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加速推進,首批超限設備——分離塔順利抵達施工現場,總體進度完成約27%。該項目計劃明年10月投產試車,下游PTA、PET項目同步推進,一條“煉油+芳烴+PTA+PET+終端產品”全產業鏈正在長江沿岸加速成形。這也是九江市向新而行打造臨港型區域制造業中心,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邁出的穩健一步。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要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積極部署未來產業,努力構建體現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對于九江而言,制造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九江市深化落實全省“1269”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制造業“9610”工程,錨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三大路徑,著力構建體現九江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打造區域制造業中心。2024年,該市新增百億企業4家,總數達到7家;新增千億產業1個,總數達到2個;新增千億園區1個,總數達到2個。
江西心連心二期項目一次開車成功,國能神華九江電廠二期工程3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大湖塘鎢礦、武山銅礦等項目有序推進,藍星星火鳳凰、瑞奇碳纖維等項目建成投產,使得九江市傳統產業加快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根基更加穩固。投資100億元的天賜鋰電材料延鏈補鏈、巨石智能制造產業園、生益科技二期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新興產業動能強勁,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今年營收有望突破1000億元,九江市過千億元新興產業將達到3個。
九江市堅定不移走強鏈壯群之路,扎實推進制造業攻堅行動,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十百千萬”工程,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提能升級的重要舉措,強化跟蹤調度和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同時,建立專業化“小巨人”孵化、“專精特新”培育、“小升規”扶持等分類培育機制,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壯大頭部鏈主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扶持入規上市企業。1月至8月,該市新增規上企業82家,總數達2483家。
聚焦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九江市推動新興產業規模倍增與能級躍升,“一產一案”編制主導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一群一策”出臺特色產業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計劃。此外,積極謀劃未來健康、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航空和人工智能“4+1”未來產業,加快布局新賽道,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持續動能。彭澤天紅核科技反應堆主廠房工程全面推進,瑞昌核物理應用研究院加速器研發中心項目開工建設,上海重塑能源氫燃料電池等項目有序推進,未來產業賽道加速布局,新質生產力培育邁出堅實步伐。
如果說結構優化是九江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功,那么數字化轉型就是功力的“放大器”。政府搭建平臺、服務商提供方案、企業唱主角的“1+1+N”模式,讓數字的門檻大大降低;405名“數字專員”奔走于車間廠房,成為推動企業“上云用數”的使者……九江市堅持分級分類推進、標桿示范帶動、破難機制創新,全市制造業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上云上平臺”工業企業超5萬家,國家數字領航企業2家,國家級5G工廠15家,30戶企業獲評國家級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2024年,九江市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全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
九江市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互促共進,加快布局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中試基地等和現代產業學院“一集群六平臺”建設。同時,著力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2024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775家,獲批科技領軍及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36家,獲批種子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5家,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累計達到80家。
綠色低碳成為九江新型工業化的鮮明底色。該市以政策體系為支撐、以技術改造為抓手、以資源循環為突破,構建全鏈條綠色制造發展模式,先后出臺《九江市綠色制造優化提升專項行動計劃》《九江市制造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聯合國家節能中心對84家高耗能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成功創建國家綠色工廠40家、省級綠色工廠81家,國家綠色園區2家、省級綠色園區10家,綠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