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在北京新國展盛大開幕。此次展會以“綠色生態發展”為主題。北京住總集團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應邀攜旗下北京住宅院、住宅科技公司、住三公司、工程總承包部四家二級單位重磅亮相。對外展示了集團全產業鏈強大優勢及最新的科研實踐成果。
北京住總萬科建筑工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曉科在現場接受了中國網地產的采訪。
北京住總萬科建筑工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曉科
中國網地產:作為裝配式建筑的先行者,您如何看待當前國內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現狀?
馮曉科:我們國家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至80年代的創建和起步期。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2000年的探索期。第三階段:2000年至今的快速發展期。
進入到快速發展期得益于相關政策和措施相繼出臺。尤其是2013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國辦發〔2013〕1號),明確將推動建筑工業化作為十大重點任務之一。在大力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背景下,各大城市陸續出臺支持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地方政策。國內的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總承包企業和預制構件生產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加大建筑工業化投入。從全國來看,建筑工業化進入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這個時期是我國住宅產業真正進入全面推進的時期,工業化進程也在逐漸加快推進,但是總體來看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
2017年2月21日頒布國辦發〔2017〕19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北京地區這個時限則是提前到2020年。
因此傳統建筑業必然會向裝配式建筑轉型。
中國網地產:當前從國務院到地方都在出臺政策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請您簡單談一談發展裝配式建筑能夠助力哪些國家新形勢?
馮曉科:裝配式建筑發展在建設美麗中國、打贏藍天保衛戰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雄安新區建設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一是有助于建設美麗中國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主題的貫徹。由于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建筑業能極大降低污染和資源浪費,加速提高裝配式建筑滲透率有助于建設美麗中國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主題的貫徹。
二是助推建筑業相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廣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可部分替代傳統混凝土建筑,也有利于實現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去產能目標,支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三是助力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建設的需求。雄安新區建筑裝配式建筑占比將達80%-90%,裝配式建筑比傳統建造方式工期短和現場勞動力節約的特點能實現雄安新區建設更高效成本更節約。
中國網地產:對于裝配式建筑未來的發展您的信心如何?怎么看待未來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馮曉科:我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趨勢是充滿信心的。
首先,隨著環保意識的強化,人民群眾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意愿更強烈,不止京津冀區域,全國在綠色發展上的標準和要求都越來越高了。傳統的建造方式與當前的形勢不相匹配了,這是一個大環境,也是趨勢。
其次,建筑業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了。三到五年后,傳統建筑業人工成本占比會接近40%到50%,如果人工成本超過20%甚至臨界點25%,就應該堅決推行能減少50%的勞動力的裝配式建筑。
第三,從國家層面上,現在從國務院到各級政府,都在著力推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規定和發展目標的出臺,意味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迎來了春天,發展裝配式建筑,是社會所向,也是行業趨勢,大環境已經形成了,必須要順應大勢。
從這三個方面看,裝配式建筑從大勢上應該是勢不可當的。
另外,從整個國家對裝配式建筑這么多年的積淀來講,無論是技術的儲備,還是行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基本上具備了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前提條件。我對裝配式建筑的前景非常有信心。
但是也要理性應對裝配式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設計標準化程度較低。二是行業監管體系和商業模式需要創新和優化。
中國網地產:由于現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形勢導向,一些傳統建筑企業紛紛擴充裝配式建筑版塊,請問您怎樣看待這個現象?
馮曉科:首首先對于看到許多傳統建筑同行向裝配式建筑這一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建筑方式轉型,我表示十分欣慰。北京住總是最早推進建筑業轉型的集團化企業,前期在裝配式建筑探索與實踐過程中也走過一些彎路,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基礎。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創新,形成了核心技術和EMPC模式,貫通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施工、安裝、運營”全生命周期的全產業鏈。
住總科技股份公司是華北地區首家成功登陸“新三板”的裝配式建筑企業,還擁有住建部第一批認證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公司的設計研發團隊,承擔國資委、住建部及科技部多項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多項北京市地方標準的制定,以及大學本科教材的編制。
市場上競爭者增多對我們來說的確是挑戰,但是任何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必然離不開競爭,這是好事。我們作為行業的先行者,期盼著與更多的行業內優秀企業合作,攜手推進裝配式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一方面我們期待與同行廣泛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另外,也希望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管理,在產業布局和市場準入方面給與統籌,避免惡性競爭。共同推進裝配式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把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更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帶給百姓,造福人民。如住總宣言中所說,“為生民安其居,為建筑立偉業”。
中國網地產:北京住總和萬科等多家房地產企業表態將共同推廣裝配式建筑,并承諾到2020年,實現北京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為此,北京住總未來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有哪些規劃和舉措?
馮曉科:從戰略布局方面,為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住總集團立足北京順義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分別在天津寶坻,河北保定、定州、豐寧建設東西南北四個產業園區和基地,年總設計產能達到40萬立方米。
從總承包模式方面,住總通過轉型升級,拓展有利資源,搭建產業平臺,逐步形成了具有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管理信息化和應用智能化的EMPC模式。
我們最突出的舉措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BIM云服務平臺,利用物聯網、ERP等技術系統的集成,實現設計研發、部品制造、施工裝配及后期運維,提升全過程、全產業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解決以往普遍存在的“設計、加工、裝配”脫節問題,實現項目各參建方的信息共享、協同工作,提升企業對項目的策劃、周期、質量、成本的管控能力。提高整體運營效益,以最終實現“智能管理、精益建造”的終極目標--精益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