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建委副主任李東曄解讀了市政府近日制定下發的《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是本市推進建筑行業建造方式的變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政策扶持方面對裝配式建筑予以引導和推進。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形象地說就像在工廠組裝汽車那樣造房子,像小孩堆積木那樣,把建筑工程各部件組裝起來。裝配式建筑具有建筑品質高、建設周期短等多種優勢,是建筑方式改革和發展的新潮流。遼寧省政府要求本市到2020年底,大連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要達25%以上,到2025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40%以上。
政策解讀
■分區推進
據悉,我市對政府投融資的建設項目,要求全部采用裝配式技術。對非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分為核心區、重點區和積極發展區分類推進。
■裝配式建筑全部實行全裝修的要求
按住建部要求,我市裝配式建筑單體的裝配率不低于50%。從現在起,中、西、沙、甘、高新五地區,新出讓土地的住宅項目,取消毛坯房,全部實行全裝修。其他區域的裝配式住宅項目也必須實行全裝修。此外,政府投資裝配式建筑項目應采取工程總承包模式。
■資金獎勵支持力度大
按規定,對非政府投融資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符合條件的,市財政給予每平方米100元資金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不超過500萬元。對符合要求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建裝配式建筑構件產業化項目,可享受市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資金補貼。
對購買裝配式商品房的,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按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給予支持,在不超過當地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限額的情況下,使用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
比起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有哪些好處呢?
有效避免資源浪費
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由于建筑構件的尺寸很標準,表面平整度很高,不再需要進行找平抹灰等濕作業,可節約大量的原材料,降低建筑成本,墻體減薄后增加了室內使用面積,有利于節約建設用地。據相關統計顯示,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施工現場模板用量將減少85%以上(幾乎不用腳手架),用水量、混凝土損耗、鋼材損耗等也都相應減少。
有效提高建筑品質
采用產業化生產方式建設的建筑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提升了建筑的綜合質量和品質。多數構件使用“模具”進行生產,比手工的生產更容易控制精度,構件的誤差減少,尺寸更加標準,鋼筋的綁扎定位、混凝土澆筑、門窗安裝、預埋件和水電管線的安裝可以做到準確無誤,建筑構件在出廠前已經進行了質量檢驗。
減少用工確保施工安全
現場裝配式建房,減少了建筑垃圾、鋼筋、磚塊等物料的堆積,現場施工人員減少50%。施工現場采用大型吊裝機,不搭建任何腳手架,易引發消防隱患的保溫材料提前預制到構件當中,降低了安全事故隱患。同時,純工業化生產方式,減輕了建筑工人的勞動強度,避免了因疲勞引發的傷亡事故。
有效縮短建設周期
大量的建筑構件是在工廠生產完成,現場只是以組裝和安裝作業為主,現場工作量減少,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極大地縮短工期,提前交樓投入使用帶來潛在的效益。以一般民用住宅為例,高層建筑的施工可以縮短1/3左右的工期,多層和低層現場工期可以縮短50%以上。同時,使寒冷地區施工告別“半年閑”,大大縮短建設周期。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行建筑產業化能帶動新的產業模式,促進產業升級,可拉長建筑產業鏈條,全面提升規劃、設計、施工等全行業的技術變革,同時還能增加建筑附加值,初步測算,可實現增加建筑業產值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