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裝配式建筑的快速發展,起步于2016年。
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建設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3月,裝配式建筑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9月,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隨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目標及八項任務。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裝配式建筑現場會,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并明確了發展裝配式建筑必須抓好的七項工作。
2017年,裝配式建筑迎來持續聚焦、大力推廣的關鍵一年。
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再次重申“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為未來一段時間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后,關于裝配式建筑的技術標準密集出臺。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30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分布在我國東、中、西部,裝配式建筑發展出現地域性特點;公布了195個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涉及27個省(區、市)和部分央企,產業類型涵蓋設計、生產、施工、裝備制造、運行維護和科技研發等全產業鏈。
去年年底,《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并在全國推廣,預示著裝配式建筑將迎來新的發展浪潮。
《標準》奠定進一步發展基礎《標準》明確了“裝配率”概念。裝配率是指單體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體結構、圍護墻和內隔墻、裝修和設備管線等采用預制部品部件的綜合比例,可以綜合反映建筑的裝配化程度。此前,預制率、裝配率、預制裝配率、預制化率、標準層混凝土的預制率和結構構件的預制率等多種名稱都在使用,明確裝配率的概念,對今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大有裨益。
持續健康發展任重道遠從裝配式建筑進入人們視野到形成如火如荼的大發展態勢,僅用了幾年時間。作為一項“國策”,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國家推進城鎮化建設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建筑業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黨的十九大在綠色生態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革新時代,積極穩妥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提高建造質量、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將成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前10月,全國已落實新建裝配式建筑項目約1.27億平方米,2016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為1.1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4%,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4.9%。未來幾年,我們無疑將看到更令人贊嘆的亮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