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就能蓋出一座賓館”,陜西省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究竟怎樣?華商報記者近日從陜西省統計局了解到,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陜西省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尚屬起步階段。
裝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
受氣候條件制約小
“6天就能蓋出一座賓館”的視頻曾經在網站上點擊量頗高,而其正是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史的一次重大變革,已成為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標志。
陜西省統計局的報告中介紹,裝配式建筑的優點是建造速度快,可縮短施工工期,能夠減少施工現場濕作業量,降低粉塵污染,冬季也能施工操作,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
裝配式建筑工業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趨勢,同時也是我國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迫切要求。例如,雄安新區百分之八九十都將是裝配式建筑。2016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2017年,陜西省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并提出“2020年重點推進地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以上,2025年全省達到30%以上”的發展規劃。
比傳統現澆每平方米成本增加300-500元
近期,陜西省統計局調研了陜西省初具規模、已形成產能、具備預制構件生產條件、具有代表性的3家裝配式建筑企業。調研得知,3家企業正處在項目前期運行階段,所產生的效益很少,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本集團內部建筑工程項目中及企業所在地極個別房屋建筑項目中。
從成本來看,裝配式建筑企業相比傳統現澆每平方米成本增加300-500元。原因是裝配式建筑在房地產市場推廣使用不夠,裝配式構件又難以形成大規模生產,鋼模板種類多,重復使用次數少,成本無法降下來,規模效益無法體現。同時,工業化生產屬生產企業,構件工業化生產產品要交納17%的增值稅,增加了生產成本。
目前陜西省裝配式建筑涉及的項目主要是在企業所在地的周邊。企業裝配式建筑主要應用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商業住宅。三家企業認為建筑市場中多數甲方單位對此仍抱有觀望態度,建筑成本的提升讓多數企業望而卻步。
裝配式構件的應用在全省尚屬起步階段
省統計局經過調研后認為,該行業尚屬起步階段,雖然代表了建筑產業升級的方向,但目前困難較多。從現階段來看,市場對于裝配式建筑產品的認可度不高,裝配式構件的應用在全省尚屬起步階段,很多技術標準仍處于空白,亟需補充完善。
行業標準不夠完善,裝配式住宅的設計、生產、安裝施工、驗收評定等技術標準尚未建立,試點成果無法大規模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僅在西安有工程應用,本土房地產開發企業還沒有一家使用裝配式建筑技術項目建設。此外,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需求市場尚未打開。
省統計局專家對此提出發展建議:應通過多種途徑對裝配式建筑進行宣傳,發揮裝配式建筑環保、節能、污染少的優勢,按照政策推廣裝配式建筑。同時要完善行業技術標準,降低生產成本,強化政策帶動作用,出臺配套優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