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中機院李院長,協同中機院院長助理兼中機咨詢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鄭大紅、中機院產業規劃所所長助理黃永剛、項目負責人王萍、組員王洪敏在我院大會議室會晤了應邀來我院參加“有關文資辦項目后期專家評論會”的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教科文衛法制司副司長張耀明,中國文化報總編室主任黎宏河,并對專家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本次會議由李院長主持。會上,兩位專家針對我院近期參與的文資辦兩項課題給予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一、針對《北京市文化法律服務平臺的調研報告》開題報告
黎主任針對文化企業、文化法律平臺的定位、平臺性質、平臺定位、會員制度、平臺特點、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許多頗具建設性的提議。他認為,文化部提的文化企業指傳統意義上的文化企業。該平臺承載的內容太多,第一是法律類服務的平臺,第二是行業公共服務的平臺,第三是生產要素交易的平臺,達到要素的交易與轉化。本人認為法律類的平臺建好了,對另外兩個平臺具有推進作用。另外黎主任還建議建立第二塊公共服務平臺,與本臺相區別,實現文化要素的交易,以金融引進來支持行業發展,還有可以加入一個監管平臺。
張司長從報告的整個結構和功能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本課題與其他課題不同,是以需求為導向的,我們在文化創意產業碰到哪些問題,要在加以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來設計平臺。整個過程要以為文化創意類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為主,兼顧到公共類服務。在功能方面,張司長提及在咨詢服務功能、數據庫功能、法律服務功能這大三個功能間有交叉部分,應該予以高度重視。
二、針對《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中的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問題研究》開題報告
張司長認為該研究課題為適用性研究,其討論重點應該是在法律層面上,并且應該明確提出該項研究發現了什么問題。其次,在整體上張司長認為應該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發現資產評估有哪些問題;第二個層次是發現無形資產評估有哪些問題;第三個層次是發現無形文化資產評估有哪些問題。同時張司長還建議建議將本課題改名為《北京市國有無形文化資產評估及其結果使用的問題研究》,以突出其針對性和實用性。
黎主任從實用性和此次評估的目的等方面對該研究報告突出了幾點建議。首先要區別無形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突出文化的區別;其次要把無形文化資產分類,區別開來進行相關研究;最后要明確此次評估的目的,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哪些支持。
除此之外,兩位專家還對兩個項目的共性、總體要求、具體案例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重要價值的參考建議。同時中機院項目組具體負責人也針對報告撰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兩位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次專家評論會在在雙方熱情洋溢的討論中勝利結束。會后,李院長對各位專家的建議深表贊同和感謝,并表示通過此次匯報后的專家評論會,中機院各項目相關負責人受益匪淺,明確的各自工作中出現的缺點和不足,為今后努力指明的方向。該評論會的成功舉行,有力地推動了中機院兩個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