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意見》解讀
1.產業優勢
軟件產業領跑高精尖產業體系建設,引領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功能由產業賦值、經濟賦能向社會賦智升級演進。通過軟件產業與其他智能產業跨界融合與創新升級,驅動形成了“數據引領、軟件定義、應用帶動”的融合型產業生態。2016年,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7287.6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增加值2697.9億元,同比增長11.3%,占全市GDP的10.8%,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用進一步加強。2017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實現增加值2144.5億元,同比增長10.2%;1-10月,實現營業收入6403.1億元,同比增長12.7%。
軟件產業科技創新要素高度集聚,深入推進全國科創中心建設。北京是全國軟件產品和技術創新的集聚地。2016年,北京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為82490件,占全國20.2%;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為17499件。截至2016年,行業有效發明專利數17784件,每家企業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5.5件,萬人有效專利數260.4件。
北京是行業骨干企業、高成長企業的集聚地。北京企業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等各類榜單中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2017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榜單中,北京共9家企業入選,其中7家均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
北京是技術創新載體的集聚地。北京軟件領域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59家。北京市與工信部合作共建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已正式啟動。
新興領域的創新成果層出不窮。云計算產業鏈已較為完整,可信開放智能計算系統產業化(TOP)項目取得成效,北斗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迅速。
軟件產業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輻射引領全國創新發展。2014-2016年共470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1120家。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三地已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進展順利。京津冀大數據應用感知體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國數壩”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阿里北方數據中心已啟動投入運營。京津冀大數據協同處理中心建設順利推進,已初步形成三地合作鏈條。京津冀北斗一體化協同發展,發布《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7-2020年)》。
2.發展目標
到2020年,進一步鞏固并提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基本形成與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定位相適應的創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基于互聯網的數據服務、信息服務、內容服務輻射和引領全國發展,產業融合應用效應凸顯。創新紅利、數據紅利和模式紅利加快催生釋放,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
3.重點方向
圍繞創新驅動、融合提升、協同開放、國際視野四大原則,提出了三大主要任務。
一是加強技術創新。
第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缺芯少魂”問題,建設軟件“強基”工程,大力發展基礎軟件,構造網絡強國技術基礎。第二,著力研發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關鍵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新一代軟件技術跨越升級,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第三,大力推動軟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信息技術服務創新,培育信息消費新熱點。
二是推進融合創新。
第一,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水平。發展信息傳輸服務新技術,強化云計算基礎設施能力。第二,推動智能制造構建新優勢。進一步發展工業軟件,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大力推進工業技術軟件化。第三,打造智慧城市應用新標桿。構筑動態的數據采輸體系,打造完善的城市數據大腦,打造重構的服務應用體系。第四,推動現代服務業實現突破。培育現代服務業新業態,發展新興服務模式。第五,全面提升信息安全能力。突破關鍵信息安全技術與產品研發,完善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堅持開放創新。
第一,提升集群聯動效應。打造“一帶多點”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營造開放合作產業發展環境。第二,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實施“一帶一路軟件行”發展計劃,對接國際創新資源,加快企業國際化發展進程。
二、典型案例
案例1.龍頭企業: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以及最大的中文網站。公司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搜索產品及服務,其中包括:以網絡搜索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貼吧為主的社區搜索,針對各區域、行業所需的垂直搜索,Mp3搜索,以及門戶頻道、IM等,全面覆蓋了中文網絡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在面對用戶的搜索產品不斷豐富的同時,百度還創新性地推出了基于搜索的營銷推廣服務,并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互聯網營銷推廣平臺。
百度新使命為“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變得更簡單”,為實現這一使命,百度堅持兩大核心戰略: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一是夯實移動基礎。強化手機百度、資訊流和愛奇藝業務,建設內容生態,引領移動時代;二是著力打造“百度大腦”,依托“百度AI開放平臺”,向各行業開放全球領先的語音識別與合成、圖像文本識別、人臉識別等服務;三是打造Apollo(阿波羅)開放平臺,構建全球最強大的自動駕駛生態;四是著力推動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開放平臺,打造智能時代的“安卓系統”;五是重點打造百度ABC智能云,百度ABC(即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三位一體的智能云)已成為目前業界的共識;六是重點提升百度金融業務。
案例2.創新型企業: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是中國最大的獨立軟件企業,目前擁有13000余名人才,其中電信核心軟件規模為亞洲第一。亞信自1993年4月創立,秉持“把互聯網帶入中國”的理想,搭建了中國第一個商業化互聯網骨干網-ChinaNet,并為全球10億用戶提供電信業務支撐服務。
亞信2014年開啟產業互聯網戰略轉型,致力于成為產業互聯網領航者。目前,亞信的業務領域已經由運營商市場拓展到金融、政府、醫療、電力等多個行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形成了大數據、網絡安全、電信軟件、運營服務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亞信除服務中國市場外,還為丹麥、匈牙利、印度等多個國家提供專業化軟件與服務。
產業互聯網時代,企業將從“產品提供者”轉型為“客戶運營商”,與用戶建立“強關系”。亞信依托二十余年的大型系統軟件研發實力與豐富的現場項目管理經驗,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積淀研發實力,厚積薄發;聚焦用戶體驗,夯實運營基礎,尋求商業創新,助力各行各業的客戶向數字時代的客戶運營商轉型,為用戶提供實時、精準、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亞信愿攜手客戶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的軟件商業模式,創造更加剛健與繁榮的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案例3.創新型企業: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北京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其獨立研發的“今日頭條”客戶端,2012年8月上線,通過海量信息采集、深度數據挖掘和用戶行為分析,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信息,從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新聞閱讀模式。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面對的選擇越來越多,選擇過多,信息超載,也常常會使人無所適從。在這種情況下,推薦引擎便開始展現技術優勢,發揮威力。今日頭條就是一款基于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客戶端,沒有采編人員,不生產內容,運轉核心是一套由代碼搭建而成的算法。算法模型會記錄用戶在今日頭條上的每一次行為,在海量的資訊里知道你感興趣的內容,甚至知道你有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并將它們精準推送給你。
“今日頭條”推出了開放的內容創作與分發平臺--“頭條號”,是針對媒體、國家機構、企業以及自媒體推出的專業信息發布平臺,致力于幫助內容生產者在移動互聯網上高效率地獲得更多的曝光和關注。截至2017年10月,“頭條號”平臺的賬號數量已超過110萬個,經過5年地快速發展如今已經躋身新聞資訊客戶端第一陣營。
案例4.民營企業:東華軟件股份公司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軟件”)成立于2001年1月,公司以應用軟件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信息技術服務、網絡流控安全產品及互聯網+為主要業務,擁有80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東華軟件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早通過軟件能力成熟度集成(CMMI)5級認證的軟件企業,國家首批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大型一級企業,具有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甲級資質及軟件開發單項資質。
東華軟件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的力度,已為數千個用戶提供了優秀的軟件和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涵蓋多種應用與技術平臺,用戶遍及醫療、金融、電信、電力、政府、交通、國防、科研、煤炭、石化、石油、保險及制造等行業。
東華軟件十分注重同業界各類知名IT廠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共享市場資源與技術資源跟蹤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與市場動態,把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用一流的服務帶給用戶。多年良好的業績及服務已經得到眾多廠家的信任與認可。目前,東華已成為數十家國際國內知名IT企業的增值代理商、系統集成商或戰略合作伙伴,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和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