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前報發改委,逾期未報的城市(縣、區),視為自愿放棄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關于抓緊報送城市地下管網管廊及設施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預計在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急催地方上報城市地下管網管廊及設施建設改造實施方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政策落實與項目推進需求
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城市地下管網管廊及設施建設改造是國家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戰略舉措。急催地方上報項目有助于加快落實相關政策,確保國家戰略在地方得到有效實施。
利用政策機遇窗口:當前國家在基建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等。通過催促地方盡快上報項目,可以讓符合條件項目及時納入支持范圍,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加快項目落地和建設進度。
城市發展與民生保障需求
提升城市運行安全:城市地下管網是城市的 “生命線”,包括供水、排水、燃氣、供熱等多種管線。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地下管網老化、損壞等問題日益突出,急催上報項目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這些安全隱患,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和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改善城市環境質量:通過建設改造地下管網管廊,可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減少地面開挖和管線暴露,提升城市的美觀度和整潔度。同時,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如減少污水泄漏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等。
經濟穩定與產業帶動需求
發揮基建托底作用: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快城市地下管網管廊及設施建設改造,可以有效拉動投資,促進經濟增長?;A設施建設具有較強的產業鏈帶動作用,能夠帶動鋼鐵、水泥、管道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支撐。
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項目實施過程中,會促進相關技術和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推動地下管網建設行業向智慧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帶動產業升級和轉型,提高產業競爭力。
資金與資源統籌需求
合理分配資金資源:國家需要掌握各地項目的具體情況和資金需求,以便進行統籌規劃和合理分配資金、資源。及時上報項目可以使國家更好地了解地方的實際需求,避免資金分配的盲目性和不均衡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避免資源浪費重復建設:通過集中審核和統籌協調各地的項目實施方案,可以對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進行嚴格把關,避免地方盲目跟風或重復建設,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
地下管網包括哪些內容
城市地下管網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這些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對于城市的正常運轉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撐。具體來說,城市地下管網工程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和子系統,包括但不限于:
?供水管網?:主要包括自來水管網、水泵站、水池等設施,負責為居民和企業提供清潔、安全的飲用水,確保城市供水的穩定與可靠。
?排水管網?:包括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負責收集、輸送和處理城市雨水與污水,確保城市排水暢通,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
?燃氣管網?:包括燃氣管道、調壓站、儲氣設施等,負責為居民和企業提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滿足城市能源需求,促進節能減排。
?供熱管網?:主要包括熱力管道、熱力站等,負責為居民和企業提供熱水或蒸汽,滿足城市供暖和生活熱水的需求。
?地下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公共設施管線或專業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
國務院新聞辦就"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在城市更新中新聞發布會說明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目前,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增量建設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階段,可以說今后一個時期,城市改造更新的任務將越來越重。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為例,有關方面預計在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
一攬子增量政策明確,要加強城市更新的重點建設,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職能,繼續統籌用好各類資金,提前安排相關項目的清單和投資計劃,加快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健全完善可持續的更新改造機制,積極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盡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的短板,充分釋放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巨大潛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下一步有幾項工作要做:
一是分類有序推進更新改造任務的實施。區分任務的輕重緩急,按照短期聚焦消除安全隱患,中期推進老化設施更新,長期促進設施功能完善的工作思路,組織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改造行動,優先推進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和重要民生保障的城市地下管網安全提升、老舊居住區宜居改造、城中村綜合改造、城市交通設施安全改造等工程建設,有序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轉型提質、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提升等工程建設。
二是在提前下達明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當中,優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點項目。目前城市地下管網的資金需求量比較大,很多項目也比較成熟,我們想下一步在提前下達批里面優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點項目。
2023—2024年,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增發國債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共超過4700億,重點支持城市燃氣、排水等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今后幾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資的支持重點,2025年也將繼續加大力度。在兩個1000億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當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突出人口規模大、密度高的重點城市和中心城區,重點支持在建工程和今年四季度可以開工的項目,推動解決燃氣管網老化、城市內澇、供水管網漏損等突出問題,同時還要繼續統籌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危舊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的支持力度。也要研究將老舊街區(老舊廠區)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范圍。
三是積極探索創新融資的模式。城市更新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項目的投資額比較大,單靠政府投資遠遠不夠,必須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也必須大力度吸引民間資本的廣泛參與。我們將對市場化程度較高、經營屬性較強的領域,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對回報水平適中、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意愿的領域,也將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也就是PPP新機制的作用,還有基礎設施REITs等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社會參與的可持續更新改造模式。
涉及市政及水務口的政策支持

(一)排水設施建設專項,主要支持:
1.排水管網建設與改造加大排水管網建設力度,逐步消除排水管網空白區。改造易造成積水內澇問題和混錯接的雨污水管網。改造易澇積水點周邊雨水口,增設雨水篦。因地制宜、集散結合建設雨水調蓄設施。
2.泵站建設與改造對于外水頂托導致自排不暢和抽排能力達不到標準的地區,改造或增設泵站,提高機排能力。根據應急預案,按需配備移動泵車等快速解決內澇的專用防汛設施設備。
3.排澇通道建設。合理開展河道、湖塘、排洪溝、道路邊溝等整治工程,提高行洪、排澇能力,確保與城市管網系統排水能力相匹配。因地制宜恢復因歷史原因封蓋、填埋的天然排水溝、河道等,利用次要道路、綠地、植草溝等構建雨洪行泄通道。
4.智慧平臺建設完善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在排水設施關鍵節點、易澇積水點布設必要的智能化終端感知設備,加強數據實時采集與傳輸,滿足日常管理、運行調度、災情預判、預警預報、防汛調度、應急搶險等功能需要。
(二)污染治理專項,主要支持:
1.水污染治理和節水。支持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和污泥處理設施及城鎮污水管網新建和改造,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海水(咸水)淡化工程及關鍵材料裝備示范工程。
(三)超長期國債,可能涉及:
1.生活污水處理廠覆蓋范圍內的污水管網新建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及相關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2.大規模設備更新,污水處理,再生資源利用等市政基礎設施老舊設備更換。
3.城市燃氣老化管道及設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城市供熱老化管道及設施、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和老化更新改造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