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四川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推進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到2025年,四川省預制菜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副省長羅強出席推進會,并為四川省預制菜產業聯盟揭牌。
預制菜是指將各種食材配以輔料,加工制作為成品或半成品,經簡易處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風味菜品。目前,市場常見的預制菜有即配、即烹、即熱、即食四大類。預制菜是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有積極意義。
四川省高度重視預制菜產業發展。近年來,通過依托農產品資源稟賦、加工能力、科技人才、區域物流、消費市場等優勢,從政策支持、企業培育、創新提升、平臺搭建等方面精準發力,支持預制菜產業做大做強。目前,全省預制菜生產企業近700家,2021年實現產值約700億元。
下一步,四川將通過進一步壯大產業集群、培育優質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建設、拓展市場空間、保障食品安全等舉措,扎實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我省食品飲料產業在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再上新臺階。
成都預制菜行業規模突破百億元
去年以來,預制菜成為食品行業發展最快的品類之一。成都企業紛紛感受到了預制菜的“火爆”,紛紛布局預制菜產業。
記者昨日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71戶,已開發預制菜品種500余個,產業規模達110億元,基本構建起以中國川菜產業城為主承載地、天府現代種業園等7個園區為協同發展地的多層次跨區域產業發展格局。
2021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進入6萬+餐飲門店,“6·18”“雙11”京東、天貓速食菜熱賣榜、回購榜等品類第一……新希望六和食品板塊旗下超級大單品“美好農家小酥肉”,已經成長為預制菜界的現象級爆品。
“美好農家小酥肉”是成都企業布局預制菜的一個縮影。在雙流區龍大美食預制菜超市,工作人員忙著洗切、分裝、冷藏……這是成都首家以鮮切凈菜為主業的預制菜超市,隨著該店的菜品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預制菜這個餐飲新賽道、消費新場景,也以更加細分的產品供給,豐富著人們的餐桌。
企業紛紛布局預制菜,其背后是一個潛在的萬億元大市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達到10720億元。
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任偉維告訴記者,從行業機遇來看,預制菜主要有兩大市場機遇,一是餐飲連鎖化的加速,讓預制菜的需求持續增加。同時,消費升級之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認可預制菜,這就進一步催生了相應的消費需求。任偉維介紹,目前成都有超過200家食品企業已經布局或正在布局預制菜市場。
在位于郫都區的川菜產業城,川海晨洋、港股上市企業味千拉面,川菜本土連鎖企業、一線餐飲品牌紅杏酒家等一大批企業已在預制菜上“下功夫”。據悉,今年1至5月,產業城已簽約聯拓、川商投、華神科技項目3個,協議總投資34億元。其中“153”項目1個,重大項目2個。目前,產業城聚集了天味家園、新希望、豐樹等產業項目137個。
預制菜持續火熱的同時,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呢?“企業應該找準定位,推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大單品。”在任偉維看來,新希望六和食品便是以美好小酥肉的成功為基點,陸續推出了美好香酥排骨、酥炸平菇、雞肉酥肉等矩陣化的酥炸系列產品,以此讓川渝的特色肉制品優勢持續進入全國市場。任偉維建議,發展一項產業,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以“川味”馳名的四川美食,無疑是發展預制菜產業的沃土,預制菜產業在這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