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呼和浩特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從國家層面賦予呼和浩特“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定位,核心功能定位是“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
呼和浩特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金少琳介紹,2024年11月30日,《呼和浩特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2024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市九個旗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
《規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密圍繞把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從目標與任務、新發展格局、空間管控、歷史文化保護、綜合交通、韌性城市、集約節約、協同發展等十四個方面形成了規劃框架。
《規劃》是呼和浩特第一部“多規合一”、全域全要素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規劃》構建了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強化北部大青山等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協同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提升南部丘陵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整體推進黃河沿岸生態系統保護。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圍繞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六大產業,推動“六大產業集群”耦合化成鏈,推動工業園區規模化成勢。
《規劃》構建了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提高面向毗鄰國家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協同推進黃河“幾字彎”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首府都市圈,強化首府輻射帶動作用,培育經濟發展增長極。促進形成功能明顯、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協同發展新格局。
《規劃》明確了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20.75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693.4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100.46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 600.24平方千米以內。將呼和浩特打造成為“I”型大城市。
《規劃》系統優化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明確“一主一副、兩軸多點”城鎮空間格局,“一主”為城市主中心,包括中心城區和現代智慧健康谷;“一副”為城市副中心;“兩軸”為銜接京津冀,聯通烏蘭察布市、太原市,協同包頭市的區域綜合發展軸,以及連接二連浩特口岸和內蒙古自治區沿邊通道,輻射鄂爾多斯市、榆林市的區域開放發展軸;“多點”為旗縣城關鎮綜合服務節點。明確“兩屏四帶多點”的生態空間布局,“兩屏”即北部大青山、南部黃河灣兩大生態屏障;“四帶”即首府三北防護林帶、大青山前坡生態綠帶、小黑河環城水帶、大黑河郊野花帶;“多點”即各類公園。中心城區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延伸的綠色出行交通體系。未來中心城區二環以內,以更新提質為主,重點突出文化、商業、科教功能;二環與三環之間擴容升級,重點強化人口和科技產業集聚;三環與四環(繞城高速公路)之間重點加強城鄉統籌,高品質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同時,要彰顯“草原古都韻、活力現代城、首府文化魂”的景觀特色。加強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推動文旅商品牌化成線。
此外,在市級總規的指導下,4個區、5個旗縣的總規已經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復。其中,新城區建設首府文旅融合及科技創新發展先行區;回民區建設首府商業服務和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區;玉泉區建設首府文旅融合及城鄉統籌發展先行區;賽罕區建設首府金融行政商務區、軍民融合示范區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土默特左旗建設重要乳業科技創新及先進制造業基地;托克托縣建設能源化工及綠色農畜產品生產輸出基地;和林格爾縣建設城市副中心和自治區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清水河縣建設生態旅游、現代化工能源及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武川縣建設文化旅游、清潔能源及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據了解,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切實維護好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抓好規劃落實實施,建立健全“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好國土空間管控體系。繼續大力發展以乳業、草種業為龍頭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以綠色電力為引領的新能源產業;以碳基、硅基材料為基礎的新材料產業;以生物疫苗、合成生物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以綠色算力、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低空經濟、航空航天為代表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六大產業集群”。繼續建設首府半小時都市圈、引領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融入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打造面向俄蒙歐對外開放圈“四大經濟圈”。繼續打造區域科技創新、區域交通物流、區域現代消費、區域休閑度假、區域教育醫療、區域綠色金融“六個區域中心”。繼續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五宜”城市。全力構建“一橫兩縱四環三樞紐十二輻射”的立體交通布局;構建“一廊兩軸五帶”的文旅發展布局。
據悉,《呼和浩特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呼和浩特市九個旗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將陸續發布公開稿,并將在呼和浩特城市規劃展示館進行專題展覽,屆時歡迎廣大市民、游客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