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是由前沿技術驅動,當前處于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已成為衡量城市科技創新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所謂產業園區“未來力”,即是從園區的維度衡量未來產業的聚集程度和發展潛力。2024產業園區“未來力”指數報告共選出931家產業園區樣本,從企業聚集度、創新聚集度、資本聚集度等維度進行指標搭建。此次發布的2024產業園區“未來力”指數30強榜單,成都共有4個產業園區入圍,位于溫江的產業園區占比達到50%。由此可見,溫江產業園區未來產業的集聚程度高,發展潛力大。

成都醫學城
建設西部一流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
作為成都市發展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診療的主要承載地,成都醫學城堅持“研發+制造+服務+總部”,全力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基本形成了涵蓋醫學研發、醫療服務、醫藥制造的完整生態體系。
目前,成都醫學城已集聚醫藥健康企業600余家,其中創新藥198家、醫療器械180家、診療及藥械流通224家。同時,搶先布局核醫藥領域,遠大醫藥、通瑞生物、鐳比澳醫藥3個放射性藥物龍頭項目相繼建設,擁有藥明康德分子影像及核藥物研究中心、省輻射監測站等研發平臺和專業機構,具備培育發展核醫藥產業的先發優勢。
圍繞醫藥健康全產業鏈需求,成都醫學城建設重大創新平臺,組建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已打造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研發中心9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2個。同時,引進院士、國千領軍人才近200人,醫藥健康產業從業人員10000人以上。創新人才與平臺不斷匯聚,讓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在園區競相迸發,目前,園區在研藥物器械1136個,在產藥物器械437個。
下一步,成都醫學城將圍繞“建設西部一流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目標,加快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努力成為西部最具競爭力的生物醫藥CXO集聚高地、最具代表性的BT+IT產業高地、最具辨識度的檢驗檢測及認證服務高地、西部一流的放射性藥物產業高地。
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
建設西部知名的綠色食品產業高地
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緣于臺灣統一企業到溫江投資發展。1992年7月,因臺灣統一企業落戶溫江,成都臺商工業區在溫江成立。1998年,更名為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成為全國四家之一、西部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
截至2023年底,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入駐各類企業2900余家,實現營業收入750億元,工業總產值500億元,稅收37億元。在園臺資企業22家,就職員工近4500人,稅收3億元,規上工業企業12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4.7億元,其中頂益食品、統一食品、安德魯森等5家企業稅收均突破千萬元。
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先后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被省科技廳評為優秀高新區。
綠色食品一直是溫江工業的源發產業,締造了溫江首個百億級制造業集群,產業規模排名全市第三,產品涵蓋飲料、方便食品、調味品等7個大類,基本實現綠色食品重點領域全覆蓋。未來,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將聚焦預制菜調味品、精制飲料、功能食品等特色賽道,打造“川派火鍋·味在溫江”IP品牌和供應鏈體系,吸引更多優質綠色食品企業來溫發展,聚力建設西部知名的綠色食品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