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16時,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正式掛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此前已經摘下。那么,為什么設置國家鄉村振興局?五年過渡期,國家鄉村振興局要完成哪些任務?下面跟隨中機院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2月25日上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在去年12月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2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的文章,署名為“中共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這是國家鄉村振興局首次在媒體上公開亮相。署名文章稱,“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重心將實現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
“與脫貧攻堅相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間更長、范圍更廣、難度更大,必須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打贏這場持久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表示,這就需要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工作協調、體系制定。“以產業振興為例,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業發展,還需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
五年過渡期,國家鄉村振興局要完成哪些任務?
實現由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國家鄉村振興局可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呢?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強調,轉化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把握好兩大機制的設計。一是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對處于貧困邊緣的弱勢群體和弱質地區,通過長效方式保障不返貧。第二是長效穩固的提升機制,保證脫貧成效持續穩定發展。這其中也包括防止“新入貧”的情況,即防止前期非貧困戶在面對自然災害、突發疾病等意外情況時落入貧困陷阱。
唐仁健表示,接下來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同時,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及時納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繼續重點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在西部地區的脫貧縣中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同時要有序推進政策優化調整,推動工作體系平穩轉型。脫貧攻堅過程中,中央有關部門出臺了200多個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接下來要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基礎上,逐項推進政策分類優化調整,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逐步實現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