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貴陽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就如何抓好此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記者專訪了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驍。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馬驍介紹,2023年,面對復雜形勢,貴陽貴安“三農”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省“三農”決策部署,按照市委“5555443”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強三農”,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呈現出多年未有的好成績,排位連續前移,貴陽貴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2%、并列全省第二,貴陽貴安“基本盤”更穩、“壓艙石”更牢、“安全網”更密,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貴陽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貴陽貴安將建設全省種業高地、發展山地智能農機產業。作為省會城市,貴陽有全省科研院所及人才最集聚、種業企業最集中、市場要素最活躍、市場規模最大、輻射帶動最廣的獨特優勢。馬驍表示,下一步,將立足貴陽貴安、服務全省,切實扛起省會擔當,加快推動現代種業和山地智能農機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以科技創新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在種業方面將聚焦“保、育、繁、選、檢、推”六個關鍵,依托貴州貴陽(觀山湖)現代種業產業園、岳麓山貴陽種業創新中心,加快育種聯合攻關平臺、企業育種創新平臺、農作物優良品種鑒選平臺、種子檢測鑒定平臺、數字賦能種業平臺“五個平臺”建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種業創新高地。在農機方面將圍繞山地智能農機研發制造、市場銷售、推廣應用三端,通過加快平臺建設、深化聯企合作、抓實項目落地,著力構建“央黔筑資源互補、農工貿同步發力、產學研融合發展”的山地智能農機產業發展格局。
關于今年的“三農”工作,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作出了系統部署,貴陽貴安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貴陽貴安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市委有關工作部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示范建設為載體,堅持“5555443”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強三農”,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陽貴安實踐。馬驍介紹,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今年貴陽貴安“三農”工作將重點抓好三個確保、三個提升、三個強化的工作。
抓確保糧食安全底線、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和耕地紅線“三個確保”。將突出穩糧、保供、優種、活市、聯工“五個關鍵”,強化糧油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把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嚴格落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
抓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三個提升”。將堅持“五個關鍵”和鄉村產業“五個一”,圍繞十二大特色優勢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現代種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和鄉村旅游等業態;持續培育壯大“四大經營主體”,奮力推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農業做優做強。深入推進農村“五治”工作,打造10條“五治”集成暨“爽爽貴陽·旅居生活”示范帶。緊盯黨建“五個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抓強化農村改革、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強化農民增收“三個強化”。將深入推進耕地、林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四塊地”改革,讓農民分享更多改革紅利。持續加快貴陽貴安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關鍵核心育種技術攻關,加快農業機械研發生產推廣應用。聚焦村集體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畝均收入“三大收入”,堅持“一村一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落實技能培訓、有組織勞務輸出、閑置資產盤活、以工代賑、惠農政策兌現等工作舉措,充分推廣運用良種良機良技良法,推行“糧+”接茬輪作模式,綜合施策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