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全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建設現場會在襄陽召開。
截至9月底,湖北已建19個示范區,貸款總量在全省占比達25.92%。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238.34億元,較年初增長28.9%,“整村授信”信用建檔評級覆蓋率達100%,創新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140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以下簡稱湖北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學生表示,將實施普惠金融工作站“百千工程”,開發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探索特色化的服務模式,調整優化整村授信金融服務政策,全面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滿足率,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湖北模式”。
精準服務十大農業產業鏈
襄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是正大襄陽百萬頭生豬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今年9月,豬價持續低迷,公司需新增1億元流動資金用于周轉。
中國銀行襄陽分行了解需求后,立即開辟綠色貸款審批通道,授信審批優先受理、優先發放,僅一個星期就為該公司新增發放1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助力公司順利渡過“豬周期”下行難關。
圍繞正大上下游產業鏈,中國銀行襄陽分行推出“豬采貸”“正大經營貸”等產品,建行襄陽分行推出正大飼料貸、正大循環貸等信用貸產品,為龍頭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成立于2017年的襄陽市匯豐田農業有限公司,建育種基地時遇到資金難題,經申請,獲得了農行張家集支行惠農e貸30萬元貸款。今年5月,公司再次向農行申請,獲得了由“省農擔”提供擔保的貸款200萬元。
目前公司擁有53畝生產和倉儲基地、1000多畝自營流轉育種試驗基地和1萬多畝訂單繁種基地。
湖北監管局將金融創新作為示范區建設的首要任務,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對接全省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創新推出“糧食貸”“龍蝦貸”“香菇貸”“藥材貸”“柑橘貸”“助艾貸”等貸款產品,開展茶業保險、小龍蝦天氣指數保險等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拓寬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
同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在金融領域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蘄春縣探索蘄艾倉單質押貸款,宜昌市實現特色蔬菜種植保險全面覆蓋,石首市創新野生動物(麋鹿)致害政府救助保險,大冶市創新“大冶市農民零工意外保險”,嘉魚縣創新 魚養殖保險,有力支持了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
實施普惠金融工作站“百千工程”
會議透露,湖北監管局將實施普惠金融工作站“百家示范、千家精品”提效工程,力爭2024年底前打造100家示范工作站、1000家精品工作站。
普惠金融工作站是通過銀行和保險合作,將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村,并派駐“金融村官”,實現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
襄陽市作為全國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已在全市9個縣(市、區)新建普惠金融工作站80個。
在宜城南營街道辦事處金山村,建行襄陽分行在該村建成普惠金融工作站后,全村有307戶農戶辦理了銀行卡,實現助農交易97筆,實現1000余農戶在家門口繳納社保、醫保,并采集精準預授信農戶159戶,授信金額1049萬元。
目前,各示范區已建立普惠金融工作站2178個,選派“金融村官”4179名。下一步,“百千工程”將以19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為重點,優先選擇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偏遠地區,強化政策咨詢、知識宣傳、轉賬繳費、小額取款、整村授信和保險服務等綜合性普惠金融功能,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