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標志性成果,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遵循農業強國建設的一般規律和中國特色,立足資源稟賦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大局,發揮區位優勢、政策優勢,走好走穩具有海南特色的高質量鄉村產業振興之路,夯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壓艙石”。
一是做好“土特產”文章,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海南是全國唯一的全域地處熱帶省份,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做好經略南海文章,向海洋漁業要糧食。高起點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復制推廣現代漁業“工廠化”養殖模式,加快發展深海養殖等業態,積極培育發展漁業種苗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業,爭創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藏糧于海,推動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南繁硅谷文章,向科技要產出。推進南繁一體兩翼協同發展,做大“種源+種業+市場”的南繁產業,用好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等平臺,打造國家種業創新策源地。加快引進和培育國外優異果蔬,引導果樹苗木上山上坡,蔬菜園藝依靠設施農業和工廠化種植,促進產業結構、發展方式變革。做好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文章,向補鏈延鏈強鏈要效益。做好“六棵樹”文章,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完善全產業鏈綜合支持政策。積極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加快探索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引導旅游要素與市場向美麗鄉村集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做精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全產業鏈升級,切實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性。
二是健全多元投入機制,走好適度規模經營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方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既離不開多元的經營主體作支撐,也離不開生產要素的規模化集聚作保障。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積極培育本土化市場經營主體,在尊重群眾意愿、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支持有條件的農村集體根據發展需要創辦企業,在開展農田集中連片整理、解決細碎化問題,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等方面發揮“蓄水池”作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要增強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信心,增強規劃、土地政策、財稅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用好用足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優勢,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租賃等途徑創新穩定的投入方式,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要完善強農惠農資金政策,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發揮涉農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探索建立鄉村振興基金,深挖涉農資金在培育農業農村新業態、支持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先導作用,提高支農效能。提升海口市、三亞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服務水平,完善海南農村集體產權和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從傳統低效資源利用向高效集約、規模化綠色發展轉型。
三是暢通城鄉要素循環,走好新型城鎮化之路。縣域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流動、平等交換等體制機制壁壘仍然存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壁壘,要在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城鄉互通上下功夫,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從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全局著手,圍繞打造“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完善區域農業產業發展政策,平衡農村農業資源要素投入。聚焦農墾“八八戰略”主業,推進城鄉和墾區一體化協調發展,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揮海南省直管市縣體制優勢,加快布局一批中心城鎮、商業重鎮、特色小鎮,加快補齊科教文衛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短板,提升“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服務水平,輻射帶動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創造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機會,構建城鄉輻射農村建設、農村支持城鄉發展局面。依托海南省重點產業園區,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打破要素瓶頸制約和體制機制障礙,激發“三生”融合發展活力。
四是主動服務發展大局,走好更高水平擴大開放之路。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深化現代農業對外開放、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應有之義。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創建中國(海南自貿港)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瓊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等平臺載體,以熱帶農業為重點領域,大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高質量、高水平國際合作,推動農業資源、技術、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和“引進來”,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構建農業跨國空間產業鏈。要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拓展農產品供應保障體系。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等項目建設,加強境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倉儲物流、采購加工等全產業布局,推動貨港航企業協同聯動,建立多元化農產品供應體系,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