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各專題的設定是通過系統學和大數據等技術分析,對當地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系統識別,包括流域生態環境、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礦山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土地整治與土壤污染、鄉村振興和生態產業發展等,通過歸納、梳理并開展綜合研究,統籌設計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活動的實施范圍,確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分區、預期目標、重點區域和重大工程、技術要求和工程措施、投資計劃和實施路徑等,并通過系列圖件和系列表格等形式將成果直觀地展示出來。
一、研究內容
本專題研究主要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 6 個方面:
( 1) 對當地特色生態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包括特色生態資源現狀、扶貧產業現狀、農牧園區開發現狀、生態旅游產業現狀、一二三產融合現狀; 分析相關規劃要求。
( 2) 特色生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3) 確定主要建設任務。
( 4) 研究國內外相關案例,制定當地特色生態產業發展方向。
( 5) 工程項目及效益分析。
( 6) 制定保障措施。
二、研究途徑
( 1) 特色生態資源現狀: 根據收集的特色生態資源相關資料,分析特色生態資源種類、分布情況以及開發情況。
( 2) 鄉村振興產業現狀: 根據當地產業扶貧專項規劃,分析鄉村振興產業開發規劃,包括主要項目分布情況、重大項目以及已實施項目情況。
( 3) 農牧園區開發現狀: 根據當地現代農牧園區體系規劃,分析農牧園區開發規劃,包括主要項目分布情況、重大項目以及已實施項目情況。
( 4) 生態旅游產業現狀: 根據當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分析當地旅游生態產業發展規劃,了解已實施項目情況。
( 5) 一二三產融合現狀: 根據當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分析當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規劃,了解已實施項目情況。
( 6) 相關規劃要求: 收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總體發展要求、城市總體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要求等相關規劃資料,分析與當地特色生態產業相關的規劃要求和發展要求。
( 7) 特色生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現狀分析以及與當地委辦局溝通,分析特色生態資源、扶貧產業、農牧園區開發、旅游生態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等中存在的問題。
( 8) 確定主要建設任務: 根據現狀分析和問題識別,對特色生態資源開發、已規劃的扶貧產業、農牧園區產業、旅游生態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產業等進行綜合分析; 與相關委辦局進行充分溝通后,確定主要建設任務。
( 9) 特色生態產業發展方向: 根據國內外已有經驗,結合當地已實施項目的經驗,通過與當地政府進行充分溝通,確定特色生態產業發展方向。
三、研究成果
本專題成果包括報告文本和附圖。報告文本主要章節為: 特色生態產業現狀分析、問題識別、建設任務、工程項目及效益分析、實施保障措施。附圖主要為特色生態產業工程項目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