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提供了新契機, 對調動客家鄉民積極性、創造性, 促進石壁客家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對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時代價值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表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具有文化、社會、經濟以及體育等多重價值, 它是鄉村文化的有力把手和客家鄉民健身娛樂的重要途徑, 能夠提供穩定社會秩序和經濟動力支撐等, 是深入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
我國擁有五千多年農耕歷史文明, 農村人口數量龐大, 6億多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40%[1], 因此, 實現鄉村振興成為新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內容.2017年10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2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頒布.2018年7月, 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 標志著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任務將堅定、持續地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內生動力, 對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建設美麗鄉村意義重大。
民俗體育是一種民俗文化現象, 體現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民俗生活事項中, 以其集體無意識的切身感、以體育形式和日常生活風俗 (如節日、禮儀等) 的融入與依附及反映地方風俗的特色化構成其現代化的文化生命力[4].它所蘊含的“根”文化是民族凝聚力與民族精神認同的重要動力來源[5], 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內容, 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要求.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是客家先民在長期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以宗族群體為本、以儒學倫理為中心, 強調整體性、統一性和兼容并蓄的客家體育文化圈。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體現了客家人獨特的精神品性, 是客家經濟、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的生動寫照, 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因此,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 認真梳理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發展歷程, 探討其文化、社會、經濟、體育等價值, 必然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作為研究對象, 以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
2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演進
石壁, 史稱玉屏, 位于福建省三明寧化縣西部, 東經116.31', 北緯26.14'與江西省石城縣相鄰, 土地面積約136.5平方公里.人口約34680人.石壁客家先民最早在商周已經出現, 客家民系屬于漢民族支系, 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結果[7].史料記載, 東漢開始有中原人遷入石壁地區,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唐朝末年“安史之亂”后, 稱為石壁客家孕育誕生期.在漫長歷史進程中, 石壁成為客家文化初始形成地之一, 是世界公認客家祖地之一, 成為孕育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搖籃.同時, 其獨特的地理和社會條件也成為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孕育、產生和繁榮的先決條件。
2.1 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產生的條件
2.1.1 地理條件
石壁泛指以石壁村為中心的地區, 代指寧化西部山區, 位于武夷山南段山脈東麓.區內95%以上海拔在400米以下, 丘陵、盆地、平川、山谷交錯縱橫, 氣候溫和, 雨量充沛, 可謂“近山勻稱, 遠山環抱, 山水交匯”. 族譜、史料對石壁地理環境進行了詳盡描述.石壁是古時省際交通樞紐, 境內多條古道通往江西石城, 是史上客家流遷主要路線之一.同時, 域內西溪、東溪、長溪素有“三江之源”之稱, 是重要的交通航道.石壁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宜人的氣候、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交通為客家先民避亂繁衍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同時, 為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孕育、繁榮創造了條件.
2.1.2 社會條件
石壁地區的社會環境相對平靜、少受戰亂波及, 是中原氣息濃厚的宗族社會.首先, 石壁地處閩贛兩省交界山區, 地處行政管轄的邊緣地帶, 一直是“山高皇帝遠”.羅香林先生《寧化石壁村考》稱其為“避難良所”.石壁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成為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繁衍生息的沃土.其次, 石壁客家社會宗族文化特征明顯.中國人特重家庭倫理, 蔚成家族制度, 雖相沿自古, 但各時各地亦有變化不同[8].石壁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 客家先民保留了古中原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文化, 聚族而居的情況普遍, “一個村落就是一姓, 一個家族” [9], 形成了漢族為主體的多姓氏、多宗族聚居的社會結構.相對平靜的社會環境為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2.2 客家民俗體育的基本內容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源遠流長, 伴隨著客家文化的孕育、形成、發展, 在繼承古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基礎上, 與閩地畬、瑤等少數民族文化風俗交流融合, 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光輝燦爛的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石壁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和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孕育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是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文化土壤和動力源泉.在漫長歷史過程中,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保留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體育活動, 如鬧花燈、舞龍、舞獅、舞傀子、踩高蹺、劃旱船、鐵桿故事等.這些民俗體育文化活動既獨具地域特色, 又與古中原文化一脈相承, 是客家鄉村文化的靚麗名片, 蘊含著豐富的時代價值.
表1 石壁地區部分客家民俗體育內容
3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的價值審視
3.1 文化價值:客家文化傳承與記憶的載體
文化之于社會的意義, 牽涉到承載與傳播優秀價值, 延續傳統之文明基因, 改造國家之意識結構, 革新民眾之思想觀念[10].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既是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內在要求, 也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11].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既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對中國文化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石壁民俗體育文化作為客家文化傳承與記憶的內容和載體, 主要是在傳統節日、時令、祭祀期間以舞龍、舞獅、劃旱船、舞傀子等民俗體育活動為表演內容, 配合特定儀式, 實現客家族群的共同文化記憶并在長期歷史傳承中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凝聚著客家人對生活的美好愿望, 是全世界客家人心中的文化符號和客家文化的精神圖騰, 對客家文化的歷史傳承與記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已經成為鄉村文化工作的有力把手, 將客家鄉民喜聞樂見的民俗體育活動作為突破點, 有利于促進客家鄉村文化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地生根。
3.2 社會價值:促進族群認同與民族統一
族群認同即社會成員對自己民族 (族群) 歸屬的認知和感情依附[12].民俗體育文化族群認同價值指在特定群體內, 民俗體育活動成為全體成員思想言行、宗教文化以及社會關系、社會秩序黏合的標志、記憶符號[13].石壁作為世界公認的客家祖地之一, 是世界客屬的精神家園.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體現, 是客家族群認同途徑之一.客家祭祖期間, 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體育活動是對客家族群生活、血緣、語言、文化、習俗等客家文化意識的“場景”再現, 強烈的“場景”效應能夠激發世界各地的客屬們內心深處的客家精神記憶進而強化客家族群認同.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是促進兩岸交流, 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文化紐帶, 對密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維護祖國民族統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同時,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有利于形成團結、有序的社會秩序, 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3.3 經濟價值: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資源
鄉村振興戰略成功的關鍵在于鄉村文化振興.民俗體育活動過程實際是一定范圍內社會經濟再生產的過程, 能夠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石壁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客家文化沃土, 蘊含著豐富的客家民俗體育文化資源, 已經完全融入了客家人日常生活之中, 成為石壁客家鄉民們的重要文化生活內容.立足新時代, 挖掘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經濟價值, 對于大力發展鄉村客家民俗體育旅游業, 實現客家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發展, 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市場和經濟價值開始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 客家民俗體育活動與鄉村旅游、商業開發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它在展示石壁客家風土人情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客家民俗體育文化服務地方經濟, 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經濟價值正日益凸顯.此外, 還可以充分發揮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在世界客屬團體、個人之見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鼓勵、引導客屬企業家回鄉興業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動力支撐。
3.4 體育價值:客家鄉民健身娛樂的重要途徑
客家民俗體育源于日常生產、生活, 集健身性、娛樂性于一體, 是鄉民們喜聞樂見鄉村業余文化生活方式.健身與娛樂是民俗體育與生俱來的屬性, 它是強健體魄、自娛自樂、溝通情感、豐富生活、增強客家鄉民群體精神活力不可或缺的文化內容[15].例如:石壁客家“舞傀子”集民間武術表演與娛樂于一體, 具有較高的健身、娛樂價值.舞傀子既有單人表演“殺四門”、大刀、劍戟、棍棒等器械表演以及集體攻防表演等豐富的武術元素, 又有“彌勒佛捉小鬼”、“疊羅漢”、“筒車卷水”、“老鷹窺井”等項目.表演中, 人們或屏氣凝神, 或喝彩陣陣、笑聲不斷……快樂的氛圍, 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體育活動為客家鄉民們提供了舒緩情緒、宣泄壓力的場所, 不僅增添了節日氣氛, 活躍了文化生活, 而且為實現客家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4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 符合新時期的發展要求, 回應了廣大農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作為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家人生活、經濟、政治、文化、宗教以及風土人情的生動體現.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表現出強大的文化、社會、經濟以及體育等多重價值. 它是客家文化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 有利于實現族群認同與維護民族統一, 同時, 是客家鄉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方式, 是農村文化旅游的文化資源.鄉村振興戰略為石壁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 應該充分發揮客家民俗體育文化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動力支持。(作者:崔勝利 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