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個五年工作做出具體部署。從發展格局到機制保障,再到推動步調,《規劃》對推動鄉村發展做出了系統規劃,這對京東等致力于精準扶貧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鄉村振興 企業大有可為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出臺的,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據。
《規劃》指出,當前鄉村振興存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村產業間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村人才匱乏等問題。
然而,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城市輻射帶動農村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中高端、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是必然要求。
鄉村的現實需求和城市輻射能力的提升,為企業下沉農村,打通城鄉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在《規劃》的指引下,企業大有可為。
品牌先行 扶項目也扶思路
《規劃》特別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臺,而在這方面,京東既是先頭部隊更是典范榜樣。今年6月,京東成立電商行業首個農產品滯銷幫助中心,希望通過自身的平臺優勢和銷售能力,幫助各地解決直銷難題,化存量為增量,把滯銷變暢銷。
農產品滯銷幫助中心的成立不僅為各地政府和農民提供了一個產品銷售的通路,更是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點名表揚。9下,隨著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農業農村部與京東共同將“京東農產品滯銷幫助中心”升級為更高位面的“京東農產品產銷對接中心”,旨在解決農產品上行難、產銷信息不對稱、物流運輸困難等問題。
《規劃》還要求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加快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大宗農產品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的農業品牌格局,這同樣給以京東生鮮為代表的精準扶貧力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事實上,京東生鮮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已經探索出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的新思路,幫助農戶從根源上擺脫貧困。比如針對農戶“小而散”的特點,京東積極探索全產業閉環,不僅對接產銷,更深入生產環節,讓農戶既獲得收益又掌握技能。
如在河北武邑啟動的“跑步雞”項目,京東為當地貧困農戶提供雞苗和技術指導,散養的跑步雞在跑滿100萬步后,京東生鮮會以高于市場價三倍的價格進行回收。每個養殖周期,每個參與“跑步雞”項目的貧困戶都會獲得3000元的補貼,不僅實現了“產-養-銷”全產業鏈閉環,還可以為消費者帶來真正優質的雞肉產品。
京東還一直心系生鮮農產品品牌的培育。比如京東生鮮與陜西省政府連續兩年合力打造的陜西蘋果節,就為以洛川蘋果為代表的陜西蘋果帶來了空前的曝光量和消費者認知,區域公共品牌的屬性日臻完善。今年,京東還將與陜西22個貧困縣開展果業品牌發展和扶貧層面的具體合作,繼續為陜西地區的蘋果品牌打造添磚加瓦。
隨著《規劃》的出臺,鄉村振興勢必大步前進,農村農業將迎來大發展。在利好的政策面前,京東生鮮將繼續探索精準扶貧模式,整合供應鏈、技術、物流、金融資源,在助力農產品上行、布局農村電商等方面發力,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