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鄉村振興與創新發展論壇舉行
匯聚鄉村振興創新發展蓬勃動力
26日,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鄉村振興與創新發展論壇在遂寧舉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遂寧市城市規劃和建設學會名譽會長呂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顧問、同濟大學教授李京生作嘉賓報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主持論壇。省住建廳副廳長邱建出席并講話,副市長羅孝廉致歡迎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總工會主席周霖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施瑞昶,市政協副主席劉楓出席論壇。
論壇現場還進行了“綠點大賽”優秀項目路演。呂斌、李京生、邱建等專家和領導圍繞“鄉村振興”話題進行對話。
9月26日,2018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鄉村振興與創新發展論壇現場,專家對話輕松而又熱烈。
“如何理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隨著主持人拋出第一個話題,與會嘉賓都在進行思考。
“我剛到拱市聯村工作時,我的目標就是:讓土地充滿希望,讓鮮花開滿村莊,讓鄉親們過上城里人羨慕的生活。”遂寧市鄉村居民代表、蓬溪縣拱市聯村黨委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蔣乙嘉認為,這樣做好“三農”工作,就是要因地制宜精細化發展農業產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生活環境,帶領村民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就像總書記說的那樣,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在討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難點在哪些方面”這個話題時,邱建說,“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點。他認為,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的難點是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也說明為什么是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同時,建立和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為鄉村振興順利實施保駕護航,這也是關鍵所在。
蔣乙嘉建議,推進鄉村振興,應當徹底轉變基層農民的思想觀念,要把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政策宣傳好、講解好,讓農民從觀眾變為配角,再成為主角。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長、遂寧市規劃學會顧問張圣海談到“鄉村振興規劃怎樣才能實用”時認為,鄉村振興需要一個好的規劃,是接地氣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我國大多數農村,有些農房存在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在規劃農房建設時,不僅要考慮房屋結構合不合理,還要考慮它和周圍的農村環境、農業產業是否相適應,只有規劃時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我們規劃建設的農房才有內涵,才有傳承性。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遂寧市城市總風貌師鄭小明說,鄉村振興規劃,需要把握好一個尺度,不能用力過猛,也不能避重就輕。在做具體規劃時,既要考慮系統的復雜性,也要關注政策的敏感性,從而推動鄉村振興規劃更好地因地制宜、落地落實。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基礎
——專訪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遂寧市城市規劃和建設學會名譽會長 呂斌
發展農業產業,首先要依據資源稟賦、土地承載能力、環境容納能力、市場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合理布局適合當地的高效、特色、生態、可持續的優勢產業進行發展,是邁好產業興旺的關鍵一步。
遂寧是典型的丘區農業大市。在我看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丘陵地區地形地貌不一定是劣勢。以“十里荷花”景區為例,通過鼓勵農民入股、參與旅游項目建設,以及做優生態本底,提升配套基礎設施,以此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集體經濟增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
發展產業的根本目的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所以應當堅持以農業為主體?;咀龇ㄊ峭ㄟ^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基本趨勢是讓第二第三產業附著第一產業,使原本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變為綜合產業。在我看來,遂寧要發展鄉村產業重點要抓好現代農業、丘陵生態種養循環農業、林農牧綜合發展等農業建設,而想要持續發展,得依托農業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建一批與區域主要農產品相匹配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加工轉化、現代物流、營銷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最終實現精細化農業。
此外,遂寧應當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在農業提品質、創品牌、產業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同時,遂寧應當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飲食民俗、文化傳承、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等產業的嫁接融合。
鄉村規劃要以村民為主體
——專訪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顧問、同濟大學教授 李京生
崔愷院士在作嘉賓報告時拋出了一系列話題:合村并鎮好不好?快速化妝式的錢值不值得花?鄉村民居如何保護利用?鄉村要不要規劃、如何規劃?鄉村新民居為何不如老民居有文化?他給出的結論是鄉村建設要全面兼顧。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具體來說,鄉村是農業生產生活和自然空間的復合體,鄉村規劃是人財物三位一體的規劃。鄉村規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如何將村莊的改造升級與民意“無縫結合”,答案就是作以村民為主體的村莊規劃。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我看來,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生態宜居必須以產業興旺為前提,需大力改善農村水電氣路房等基礎設施,改善教育、醫療、衛生條件。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但鄉風文明并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它需要通過有效治理來保障,需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激發調動農村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引導形成鄉村的新風尚,推進文明進步。鄉村最終能否振興,生活富裕是重要檢驗標準,也是關鍵衡量指標和評價體系。
就遂寧而言,我們應正確認識這五個方面互為貫通、相互作用的內在聯系,因為這些都是構成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