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拿到土地想做農業莊園,那么策劃與規劃你會先做哪個?有很多老板根本不懂策劃與規劃哪個更重要!有些老板誤把規劃當策劃。隨便找來一家規劃公司做個方案,折騰到最后卻以失敗告終!
也有很多老板特別喜歡找一些學院派的專家做個概念規劃,把效果圖做的非常漂亮,說白了就是為了應付政府,只要領導喜歡就好。這些概念規劃根本沒有客群消費的市場分析、項目的總體定位、產業選擇、業態組合、商業模式、開發策略、營銷方案、運營模式、創收回報等。
一個實用的策劃是非常難做的,需要全面的思路和創意,但是大多數的老板都不愿意花錢做策劃,以為規劃就可以一步到位了,還可以省去策劃費。
一個成功的農業莊園項目,必須是先對該項目進行市場分析、精準定位、產業選擇、業態組合、商業模式、開發策略、創新營銷、運營模式、創收回報等策劃之后,依據這個總體思路,再來做下一步規劃。現在農業莊園與田園綜合體一哄而上,只要聽說哪家的農業莊園或田園綜合體做的成功了,就一窩蜂的組團去考察。
如果你去考察的這個農業莊園或田園綜合體經濟基礎本身就好,有歷史古鎮產業資源為根基,有先天的地域文化背景,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那么成功就不是偶然的!在國家沒有政策出臺之前,人家就已經成功了!
如果把西北或者西南或者東北與這家在地理位置上換一下,你也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上做農業莊園或田園綜合體,看看結果是否一樣?再則說,同樣的農業莊園或田園綜合體的基礎條件,將你的運營管理團隊與他們的運營管理團隊互換,結果也會大不相同。
比如,袁家村在西北是成功的,如果把袁家村的項目復制到長江以南,就會出現水土能服?文化可以復制,但根卻沒法移動,成功的農業莊園與田園綜合體,需要在區位優勢、文化、天時、地利、人和、政策、智慧、專業、模式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們不能單單看到別人成功了,就去跟風,去生搬硬套,一定要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民俗等都策劃好之后,再進行落地實施,一定要我做我的,讓別人跟著我的風走,這樣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收獲!
不要完全生搬硬套
現在很多人已經山寨慣了,克隆成風。一聽說某某小鎮很成功,馬上就去克隆一個;比如相關部門經常組織相關從業者去臺灣或國外考察,他們發現某某莊園或某某小鎮很不錯,就要克隆一個。 其實這些項目的某些內容是可以借鑒和參考,但不能完全復制,必須要結合自身項目的實際情況。一個好的農業莊園是通過自身的根基和養分長出來的,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復制出來的。
不要過度追求創新
有些人為了突出特色莊園的“特”,就進行過度創新,想充分的體現“差異化”,認為差異化就是要做到絕對的唯一性,這是個可怕的誤區。有些事情絕對化到一定程度,其實已經不可行了。
還有一種誤區,就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比如,有的專家恨不得做出100多種農業莊園的業態,各種稀奇古怪的都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其實,不管從什么角度分類,農業莊園就那么十來種。過度追求創新,容易走進死胡同。
不要盲目選址拿地
現在農業莊園和農業綜合或農業小鎮投資過熱,導致一些人已經喪失正常的理性判斷,盲目的拿下一些不合適的土地。有些地塊看上去生態環境不錯,看上也去很美,但卻成為一個投資陷阱。農業莊園不是傳統的旅游地產,其核心是發展產業,形成產業鏈條,選址不能像旅游地產那么隨意。更何況以前投資旅游地產的老板大有人在,因選址不當而半死不活的項目案例不在少數。
先策劃后規劃
總的來說,一個項目的落地,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收益與回報,所以需要找專人專業的策劃,深入項目當地進行市場調研,收集地方人文歷史,分析周邊市場需求及消費數據,了解同業競爭對手經營狀況等等,做足前期這些工作;如果沒有進行策劃,并且在這個行業沒有實操能力與成功案例,就把項目隨便地交付出來先規劃,這樣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農業莊園思路目標與原則
(1)思路目標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旅游業為主導,科學規劃、創新機制、規范管理,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創建工作。到2020年,建成100個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基本形成布局科學、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莊園經濟帶。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引領農旅融合發展的新名片。
(2)基本原則
①堅持以農為本
以農業為基礎,以組織化、規?;藴驶霓r業生產基地為載體,努力提高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能力,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②堅持融合發展
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結合旅游資源稟賦,科學開發旅游產品,合理挖掘多元化功能,突出特色,實現農旅深度融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
③堅持市場運作
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與推動作用,不斷提高莊園管理水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④堅持保護優先
遵循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的系統性、完整性及其內在規律,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創新保護機制,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