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21日召開的全省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推進會上獲悉,目前全省各類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達2535家,從業人數4.5萬余人,年接待游客達1646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4.7億元,發放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6.3億元,創利潤突破10億元。
近年來,青海省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拓展農業功能,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加快美麗田園、美麗鄉村建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初步建立,框架基本形成,經濟、社會效益初步顯現。初步形成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觀光型”、以城郊設施農業為主的“設施農業休閑型”、以民俗文化為主的“民俗文化體驗型”、以草地畜牧業為主的“草地生態旅游型”、以旅游景點為主的“風景名勝依托型”等5種發展類型,并逐步向主題化、產業化、區域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
目前,全省通過國家認定的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8個、最美鄉村12個、美麗田園3個,全國及省級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35家。隨著《青海省“十三五”休閑農牧業發展規劃》《青海省關于加快發展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的意見》等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全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發展的政策措施,引領和規范了全省休閑農牧業的發展。
在全省召開的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推進會上,青海省還成立青海省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綠色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11名行業領頭人組成了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