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觀光農業園是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城鄉園林化并與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觀光農業園的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基于農業產業的科學本質和旅游觀光的經營本質需相融配套,觀光農業的開發往往以封閉的農園或開放的景區作為建設載體,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閉和區域的開放相輔相成形成體系,并以農園為核心和重點。作為生產基地,觀光農業園必須遵從科學性,具有產品生產功能;而作為旅游園區,又必須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滿足人們的視覺親歷和心靈感受,所以園區的規劃設計是關鍵。
1、藝術表達遵循科技原理
觀光農業園內的景觀具有科技應用和美學、藝術的雙重作用,但它們的雙重作用表現是不平衡的,首要的體現科學原理,藝術處理處于從屬地位。因此在進行園區規劃時,在體現科技原理指導的前提下,與藝術表達有機結合;比如高科技農業示范區內的智能溫室,在遵循科技原理的規劃思路下,還可以考慮它的藝術特色,比如溫室的造型、色彩、質材的設計和選取。
2、主觀造景服從功能實用
在對觀光農業園進行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園內景觀要素的功能實用性,其次才是它的造景功能。比如在植物栽植上,可選擇一些既具有經濟價值、又具有觀賞功能的經濟林果,充分體現“春華秋實”的景觀效果。
3、布局有序調控時空變化
基于旅游農業的產業本質,農業園的景觀排列和空間組合應首先講求具有序列性和科學性;如觀光農業園內可以隨著地勢的高低以及地貌特征而安排不同種類、不同色彩的農作物,形成空間上布局優美、錯落有序的景觀風貌:園區從入口到園內,可以安排成熟期由早到晚的農作物,以及一些茬口的科學合理的安排,形成時間上變化有序的景觀特色。
4、動態參與與強化視覺愉悅
觀光農業園的規劃既要達到視覺愉悅的效果,又具有動態參與的可能性。除了考慮景觀的靜態效果外,還要強調它的動態景象,即機械化勞作或游人在采摘、收獲果實的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所形成的動態景觀。比如一片綠油油的野菜地,令人賞心悅目,置身于中挖野菜,更是其樂無窮。
5、心靈滿足融進增知益智
心靈滿足與增知益智相結合的規劃思路,也就是游人在參與勞作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滿足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比如在游客參與采茶、制茶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茶葉生產、加工,以及泡茶、飲茶的習俗;或者游人在珍奇瓜果園內,看到一個碩大無比的大南瓜,在視覺及心靈上受到強烈震撼的同時,又被激發起是哪種技術培育出這樣奇特景象的好奇心。
6、結構相融營造人景親和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規劃時,要充分考慮人造景觀構成素材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景觀相融合,也就是結構相融的寓意;比如在一片休閑茶園內,設置一個竹子制成的涼亭,就比一個鋼筋混凝土的亭子自然得多,游客置身于其中,看到這樣和諧的景觀,也充分體會到“天人合一”的深遠意境。
7、創意美與自然美和諧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的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園區內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和諧一致。比如在觀光果園門區營造了一個狀似蘋果的瓜果造型大門,設在其它公園可能是不倫不類,但放在果園門口,與園中的自然景觀非常協調一致,是一種巧妙的構思。
8、主體色彩體現農林氛圍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規劃時,景致是以綠色為主色調的色彩,因為綠色是與整個農林產業氛圍最協調一致的色彩。綠色,讓人產生寧靜、平和的情感,又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在規劃中運用最多的色彩。
9、人文特征反映鄉土特色
指運用鄉土植被、人文歷史、民俗風情、農業文化等以展現地方景觀特色的景觀要素,使設計切合這種手法在農業莊園景觀模式的規劃中采取較多。當地的自然條件反映當地的景觀特色。通俗來說,就是要體現農業、農村、農民、農家的氛圍和特點人文性的景觀創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