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出了鄉村房車露營地七大設計原則,并對整體性原則、安全性原則、生態性原則、以人為本原則、體驗性原則、個性化原則以及輕開發原則進行了詳細探討。
一、整體性原則
遵循整體性原則,以鄉村屬性為中心,將場地的地形地貌、功能、自然資源、基 礎設施、周邊環境、人文特色等構成要素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注重不同功能 之間關聯、滲透,進行合理組織,激發露營活力,使露營地整體功能趨向最大化。 場地內的景觀設計主要形成點狀、線狀和面狀的景觀布局效果,通過道路系統將營地 串聯成一個整體,體現鄉野露營氣息。點狀的景觀主要體現在游客中心等公共建筑的 院落等方面;線狀的景觀主要在道路上體現,如營地內部的道路是整個營地的脈絡,設計時應嚴格遵循整體性原則,將場地各個區域通暢便捷的連接起來;面狀的綠化景觀主要體現在各個功能分區的片狀布局,如一個拖掛式或自行式房車營位組團就是一 個片狀分區。

二、安全性原則
鑒于房車營地通常在開放性戶外環境中開展草地露營、野外探險、體育游戲等多類型的活動,難以避免會發生游客意外受傷等環境風險,因此營地內配備相應的醫療急救設備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夜間通常也是游客開展聚集性休閑活動的高峰期,應設置柵欄、擋墻等硬質隔離措施,以確保房車營地的安全性與相對隱私性。并在出入口及各營區內設置保安室,夜間安排巡邏和值班。良好的夜間照明更是營地需考慮的必要條件,應在游客活動場所配置足夠數量的路燈和景觀燈,以減少因此引發夜間傷害或意外性事故的可能性。
三、生態性原則
露營地的開發建設必然對場地內的生態環境會產生影響,包括汽車尾氣排放對空氣質量產生污染、生活垃圾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等[44]。規劃房車露營地時就要考慮尋求符合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的設施和產品,選址時就要考慮整體的生態環境承受能力,合理的控制露營地的規模,設計上遵循生態性原則,保護原有的植物群落,就地取材利用鄉土樹種。營地內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減少對水生態環境的破壞;供暖制冷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量。
四、以人為本原則
鄉村景觀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產物,房車營地旨在帶給游客身心放松的感覺,人是營地的主體,因此在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滿足的條件下,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從而體現人文關懷,并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服務到位。在房車營地的周邊建設醫療服務中心、就餐中心等服務區,滿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第二,景觀優美,尺度和諧。讓游客完全融入到自然美景之中,陶冶情操的同時舒緩壓力。第三,項目的多樣性。娛樂項目的設置應多樣化的滿足各年齡階段的人群,引導游客通過參加活動深入了解當地特色和文化,從而獲得深刻的體驗。通過活動讓游客親近自然、產生人和自然之間的互動,增強人類對自然的親切感。并通過活動來達到全身心的放松和休憩。綜合以上三點,在設計時應綜合全面考慮以人為本的原則,如為兒童提供專門的游戲場地、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設施、游路設計要適合人的游覽習慣做到便捷通達、場所設計應綜合考慮人的行為習慣、營位設計應考慮生活私密性、植物設計應全面考慮人的適應性和安全性等。
五、體驗性原則
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在其著作《體驗經濟》中將“體驗”分成四類,分別是“娛樂的體驗(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教育的體驗(Education Experience) 、逃避現實的體驗(Escape Experience)、審美的體驗(Estheticism Experience) ”。約翰·西蒙茲的《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是現代景觀設計學的實踐手冊及經典之作,書中明確寫到:“我們要設計的不是場所,不是空間,也不是一種東西,而是一種體驗”。營地景觀設計的物質環境僅僅是基礎,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人的“體驗”,房車營地規劃設計中的物質環境是為了最終創造體驗而服務的。在設計中不僅要能夠表現出具有形式美好和功能適合的環境景觀,還要設計出具有“意境”或飽含“場所精神”的能夠與人的情感世界互動的空間,使人能夠主動的融入營地中,在這里通過休閑實踐,切實地感受到集感官、行為和心靈一體的“生活融入自然”的體驗。
六、個性化原則
露營地景觀設計可充分挖掘當地的自然環境、文化特色,并結合當地鄉村景觀特征,通過提煉、放大等設計手法,突出房車營地的景觀特質、塑造主題景觀,賦予項目地景觀內涵,塑造切合記憶點的特色景觀,打造個性化的房車營地。
七、輕開發原則
鄉村房車營地一般只需具備簡易的道路、停車坪及水電衛生等基礎設施和符合鄉村特色的休閑服務設施,建筑可使用節能環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不用大興土木, 符合輕開發低影響原則,有利于保護原始景觀和生態環境。嚴格遵循輕開發原則,充分尊重原地形,控制開發強度,打造輕體量的露營地。(作者:夏堯)